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伊始,阳气初生。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气温回暖。肝火上行,细菌病毒也开始复苏滋生,此刻养生刻不容缓,预防疾病的流行!

春季注重生发阳气,入春后天亮的比冬季要早。人们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以养肝护精气神。 中医学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吃酸会使肝功能偏亢,因此,春季饮食宜遵循少酸增甘原则。春天阳气上升容易伤阴,所以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立春之后往往冷暖不定,要当心“到春寒”。特别是对于体弱的人来说,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情。中医认为,洋葱、姜、蒜、芹菜这些带味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 立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也有的地方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过后会吃春饼。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现代人都会用一些时令炒菜卷着吃。
食材:煎饼皮 韭菜 豆芽 虾仁
功效:养肝 通便 防中风
中医讲究春夏补阳,而四季常青的韭菜又叫“起阳草”,还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具有补肾温阳,健胃养肝,行气理血,润肠通便等功效。以春天吃为最好。
食材:鸡蛋、韭菜、海米、干豆皮
功效:温肾补阳、润肠通便
说到春季第一芽,有人会说香椿芽。但是香椿要到清明前后才能吃。作为入春后的第一芽,专家推荐了豆芽。
豆芽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是常见而又便宜的蔬菜。相信很多人还有自己在家发豆芽的经验。
别看它便宜,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还能润肠通便,清除血管垃圾。
食材:黄豆芽 绿豆芽 黑豆芽 海蜇皮
功效:疏肝 理气 解肝郁
老年人在春天肝阳旺盛,容易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容易出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失眠、盗汗等症状。
枸杞养肝、滋肾、润肺、补虚劳、强筋骨,是滋补性强壮药,菊花清心明目、生津润喉,现将两者合二为一成茶饮,能够起到益肝肾明目、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血压等功效。
俗话说,春天“百草回芽,百病复发”。如果阳气不足或是阳气受到压抑,各种病征就会卷土重来。
晒春阳
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养阳去百毒,那就是晒春阳,春阳怎么晒?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提醒大家,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晒背,第二个是晒头顶。

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人的头顶有百会穴,晒春阳时摘下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有助通畅百脉、调补阳气。晒背和晒百会结合起来效果最好,能去百毒。
春季养阳“第一菜、第一芽、第一饮”,您可千万吃全了!身体健康一整年~
还有经过了一整个暗沉的冬天,偶尔也要晒晒太阳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