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停车的?还是个老师呢!”——师德与“私德”不能混为一谈

 芳草屋845 2019-02-10

我所住的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场。只有地面几十个公共停车位,供不应求,物业也没有规范管理。业主们停车,常常要见缝插针地“抢”。

春节期间,小区的车辆明显增多。昨天我从外面开车回家拿点东西,车位已经满了。考虑到马上要离开,便将车横着停在距离公共车位约5米远的空地上。空地另一边是尚未正式通车的公路,这块空地的规划是公路侧的绿化带和人行道。

当时空地上另有一辆横停的车,跟公共车位靠得太近,肯定挡住了别人的出路。下车后,我目测了一下自己停车的位置,垂直对应车位上的车应该是可以顺利出来的,于是放心锁车上楼。

“怎么停车的?还是个老师呢!”——师德与“私德”不能混为一谈

上楼不到三分钟,手机响了。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把车挪一下行不?挡住我出路了。”

我有些意外,拿了东西,匆匆下楼。见一女子在车外指挥,一男子在车内手忙脚乱地倒车,显然是个新手。我笑了一下,说:“这么宽倒不出去呀?”没料到,那男子突然大怒,冲着我吼:“你怎么停车的?还是个老师呢!”

我的车前挡放了一块学校统一印制的校园出入证,上面有学校名称和个人电话号码。

我一时语塞。我车停得没毛病且不说,这跟我是老师又有什么关系?真是不可理喻!

“怎么停车的?还是个老师呢!”——师德与“私德”不能混为一谈

细细想来,当老师的,平白被人这般指责的情况,还真不少。比如:

节假日打点小麻将娱乐一下,就有人看不惯——一个当老师的,竟然打牌赌博,不注意社会影响。

被人骂了不能还嘴,被人打了不能还手,否则马上有人指责——一个当老师的,竟然说脏话;一个当老师的,竟然动手打人!

甚至不能穿着睡衣逛街,否则也会有人指出——一个当老师的,要仪容端庄,注意形象。

曾听到一个笑话,说是老师上厕所,被学生们看到,十分惊奇,奔走相告:啊呀呀,老师也上厕所呢,哈哈哈哈……

而另一些道德绑架的现象,则更令老师感到愤慨了。比如:

领导语重心长:当老师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教师不能追求社会地位,也不能追求物质生活。

专家慷慨激昂:当老师的,要有奉献精神。要做春蚕蜡烛,要甘为人梯!——教师只能谈工作,不能谈回报。

学者侃侃而谈:当老师的,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集智慧与高尚于一身。

以上说的当然都没错。问题是标准太高,只有圣人才做得到。而太平盛世是没有圣人的。庄子不是说过吗:天下无道,圣人出焉。难道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当下的祖国,不是一个和谐大治的社会,需要老师们都化身圣人,然后挽国家民族于危亡?这样的话,就真的是政治不正确了。

“怎么停车的?还是个老师呢!”——师德与“私德”不能混为一谈

我经常在各平台上写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文章。我屡次发现,如果我在某篇文章中为教师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发声,帖下必定有很多人攻击。对于那些不理性的谩骂,我当然是懒得回应的。但其中也确有一些人,对教师这个职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才予以批评指责的。

很多时候,他们是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混为一谈了。

“师德”不等同“私德”。“师德”,是指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这方面,国家有明文规定(如上图)。只要遵守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而“私德”是个人在法律框架内的道德修养,与个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关。

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条文可知,“师德”对教师的约束,主要在校园之内,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教师离开校园,离开教学岗位,其身份属性就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教师,而是社会自然人。所以,也就只能以社会自然人的平均道德标准来要求,而不能再以“师德”的标准进行约束。

当然,我们倡导任何人都应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教师尤其如此,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但这只是一种道德自觉,不能绑架或者胁迫。

明确区分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不给任何人贴身份标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官员在岗位上是领导,下了班,就是平民。既不能再要求他为人民服务,也不拥有任何特权。教师在学校里应该尽职尽责,下了班,也没有义务为你辅导孩子功课。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个人财富有多少,既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道德要求也必须执行同等标准。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法治的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