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机大轰炸,二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轰炸行动

 铁血老枪 2019-02-10

二战进行到1942年,英国的皇家空军凭借着雷达和新型战机的投入使用,在空战领域已经对德军占领了上风,局面也由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轰炸德国。

1942年的3月至4月间,英军发动了2次大规模的轰炸行动,分别出动了190架轰炸机和468架轰炸机对德国的两个城市进行轰炸,结果轰炸不仅造成大量的建筑物被毁,更重要的在德国民众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后者才是英军希望看到的。

英军的重型轰炸机“兰开斯特”

时任皇家空军轰炸司令部司令的哈里斯,计划来一次千机大轰炸,即一次出动1000架飞机,在短时间内对德国一个城市进行密集的轰炸。当时空军轰炸司令部下辖37个中型和重型轰炸机中队,装备了大约400架的飞机,另外还有大约400架的后备轰炸机,即使如此飞机的数量也还相差200架,最后哈里斯又向皇家岸防司令部借用了250架飞机,这样终于凑足了1000架。

“溪流”式密集编队,让英军很好的躲过了德军雷达的探测。轰炸机大编队飞行最容易被雷达发现,为此英军发明了一种“溪流”式密集编队,就是一种纵长横短的条状编队。这主要是针对德军的雷达系统设计的,当时德军的雷达已经可以引导战斗机夜间在空中作战,但是一架“华盖床”雷达系统,一次只能引导一架战斗机,因此英军可以用轰炸机的数量来压制德军。

巨大的轰炸机机头

轰炸目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轰炸的效果。最初身为轰炸司令部司令的哈里斯希望轰炸德国的第二大城市汉堡,从而造成巨大的“轰动效应”,但是丘吉尔首相认为应该轰炸德国的工业中心埃森,这样有利于打击德军的装备补充能力。显然二人都不想让步。

莱茵河畔的科隆

最后作战室的专家们们给出的目标是鲁尔工业区的科隆,一则科隆距离英国本土较近,可以缩短轰炸机的航程,二则科隆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如果摧毁科隆,那么德国的运输能力将会大大削弱。否定埃森的理由则是埃森是一个工业城市,简直就是一个“雾都”,每天无数的烟囱冒出大量的浓烟,在夜间轰炸机根本无法找到目标。

轰炸中唯一幸免的科隆大教堂

由于德国汉堡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城市上空始终是厚厚的云层。德国城市科隆的噩梦就此开始了,1942年5月30日的夜间,1047架飞机从英国境内的53个机场奔向德国科隆,飞行员们到达西欧上空后,开始寻找莱茵河作为飞行坐标,因为科隆就坐落在莱茵河畔。

准备装弹的兰卡斯特

第一批到达科隆的轰炸机飞行员们,迅速就找到了自己的轰炸区域,而德军的防空部队却没有能够事先发现英军,随着英军一颗颗燃烧弹投下,整个城市顿时火光冲天。这样的大火,使得英军后续轰炸机编队轻易的就找到了轰炸的区域,这些轰炸机连续轰炸了大约1个小时。

惊人的毁坏能力,因为英军投掷的大部分都是燃烧弹,所以科隆城的火光在160公里外都能清晰的看到,大火燃烧的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市中心更有一半以上的街区被彻底的烧毁。科隆城市大约有70万的常住人口,但是轰炸后至少15万的市民逃离科隆。

投弹中的轰炸机

最重要的是,这次轰炸英军仅仅损失了43架飞机,损失率为4%,大大低于平时的战损率,从此德国的厄运开始了,埃森、不莱梅,这些城市都一一遭到了千机大轰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