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疸的汉方治疗

 369蓝田书院 2019-02-11

有关黄疸的汉方治疗,最集中的论述是大塚敬节氏的《根据症候的汉方治疗实际》一书。这是根据《金匮要略》黄疸病篇所载的症状和治法,重复其经验而加以应用的记录。大塚氏在书中指出了以下的处方及应用范围。

(1)茵陈蒿汤:黄疸、口渴、尿不利、便秘、胸内苦闷。无黄疸也可用。急性肝炎初期,未出现黄疸而有恶心、食欲不振、便秘、尿少、发热等,若用之,可使黄疸出现亦轻微,早获痊愈。茵陈4克,栀子3克,大黄1克。

(2)茵陈五苓散:是五苓散加茵陈的处方,用于口渴、小便不利。在茵陈蒿汤之后用此方较好。泽泻、猪苓、茯苓、白术各4.5克,桂枝、茵陈各3克。

(3)栀子柏皮汤:黄疸而无腹满或胸胁苦满,也无恶心、呕吐、口渴、尿不利。(一般地说,是黄疸虚证的处方。) 栀子3克,甘草1克,黄柏2克。

(4)大黄硝石汤:黄疸、便秘、尿短赤、腹部膨满严重。(有持氏认为适用于里实重症)大黄、黄柏、硝石各4克,栀子2克。

(5)小建中汤:黄疸而小便自利。(矢数有道氏用于里虚寒证的黄疸)桂枝、生姜、大枣各4克,芍药6克,甘草2克。

(6)人参汤:黄疸乏力,舌不干燥,脉弱,食欲不振,下痢,呕吐,恶心等。(这也用于里虚寒证)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3克。

(7)四逆汤、茵陈四逆汤:黄疸的阴证,脉沉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者。甘草3克,干姜2克,附子0.5或加茵陈。

(8)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用于胸胁苦满明显者。柴胡6克,半夏、生姜各4克,黄芩、芍药、大枣各3克,枳实、大黄各2克。

(9)当归白术汤:黄疸缠绵不愈者。大黄2克,白术、茯苓、当归、杏仁、半夏各4克,猪苓2.5克,茵陈、枳实各1.5克。

(10)炙甘草汤:黄疸而脉结、滞,心动悸者。甘草4克,生姜、桂枝、麻仁、大枣、人参各3克,地黄、麦冬各6克,阿胶3克。

书中还指出,茵陈蒿汤的虚证用栀子生姜豉汤。而《汉方诊疗医典》上又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亚急性黄色肝萎缩有效”的记载。此外,荒木氏认为“应选用黄芪建中汤或柴胡桂枝汤”。译自日本《汉方研究》(69):332,1977


     Ref:曾德昌.黄疸的汉方治疗[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02):107.


整理丨王德福

图片丨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