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儿有讲:“正月初七是人日子”,但这个“人日子”是什么意思?年轻点的朋友,有可能会一脸雾水,为了大家清楚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从女娲造人的传说讲起。 女娲造人前,先后创造了几种动物,依次顺序是:鸡、狗、猪、羊、牛、马,有了这几种动物后,世界开始有了生气儿,看着一个个生命相继的诞生,在第七天的时候,女娲突发奇想,想造出与自己外形一样的生命,所以就用泥土捏出一些泥人,但不知道什么差错,一口口仙气吹出去,呆板的泥人还是呆呆板板,一动不动。 万般无奈下,女娲飞上天界,偶遇一位老神仙,在老神仙的指导下,女娲开始为人开七窍。一窍不通到连开七窍,女娲整整用了七天,当第七天的时候,开了七窍的小泥人有了生命,自此人类就诞生了。这一天,被后人称为“人日”,也成了咱们人类的生日。 基于这个传说,古人便将每年的正月初七定为“人日”,故而在这一天,各地人民便齐齐过起了生日。因为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了很多不同的风俗,下面就来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人日”的风俗习惯。 民间流传的关于“人日”的各种习俗非常多,比如有剪彩纸的习俗,人们将彩纸剪成花或人的形状,或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大门之上,称之为“人胜”,以此象征新一年人丁兴旺。 民间还有用种蔬菜熬“七菜粥”的习俗,在人日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也有许多地方熬制“七宝羹”同样有着类似于此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正月初七,北方地区另有吃面条的习俗,并讲究面条越长越好,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而在特区香港,市民在初七的时候,都会给孩子们熬“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在科考场高中状元。正所谓:初七人吃及第粥,来年金榜题名时。 在古代的时候,正月初七这天,因为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要以人为尊。即使孩子犯了错事,家长也不会体罚与他,而是允许孩子继续玩耍,因此,在这一天,是过年期间,儿童最为开心的一天。 初七的习俗真的有很多,如果不是要来写这篇文章,我之前也不会知道,竟然在这一天,有如此多的民俗文化在里面。民俗文化有很多,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愿这些文化的瑰宝,继续在我们后代人口中流传。
|
|
来自: 小桥流水1i79ra > 《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