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针刺辅助手法的探讨

 山峰61ye6ty8ub 2019-02-11

针刺辅助手法是与毫针基本手法有别的另一类针刺施术方法。《灵枢·邪客篇》中有“持针之道,……左指执骨,右手循之,…….辅针导气,邪得淫佚,真气得居”的记载。其中“辅针”即指针刺辅助手法而言,乃欲达到某种针刺目的的针法。目前能全面掌握这类手法的人已较少,故尔撰写专文,和同道们讨论。


(一)古籍中的有关记载

有关针刺辅助手法的运用,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其文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意即右手持针而着力推针内入,左手协助扶持针身而驾驭之。这种双手协作的进针方法中,左手的作用对右手即起一种辅助作用。左手施行协助针刺动作的方法有多种,都是辅助手法,上述专用于进针之时的手法,可称进针辅助手法。

此外,也有用于进针前、进针后的各种辅助手法。例如《灵枢·周痹篇》中指出:“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也有“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有痛痹”的记载。这两段文字明确地指出,在施针之前,辅助手法可以用来作为诊察经脉疾病的方法。用在进针后的辅助手法,如《灵枢·官针篇》冲说:“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这就是在进针之后,留针过程中施行循按的手法。还有在施行补泻过程中及出针时应用辅助手法的例子。如《灵枢·官能篇》说:“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其中“切”“摇”“引”“推”等动作,均属辅助手法的范围。

《素问》中关于辅助手法的记载也很多,如《素问·离合真邪论》中认为,补其不足时“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其中“扪”“循”“切”“推”“按”“弹”“怒(努)”“抓”“引”等都是指不同的辅助手法而言。

《难经》中有关辅助手法的记载,是秉承《内经》经旨而来的。《难经·七十八难》中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强调了左手的辅助作用。并强调在针刺之前,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荣俞之处,“弹而努(弩)之,爪而下之”。所称“压”“按”“弹”“努”等法,袭自《素问》,然未能逸出其上。《难经·八十难》中所称“有见如人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人,有见如出也”,反映了在整个针刺过程中左手始终必须参与针刺操作,说明辅助手法的应用,必须贯穿在整个针刺过程中,决不可半途而废。


(二)后代医家的阐发及应用

金元时代,随着针刺手法的发展,辅助手法也有很大的发展,并且超出了《内》《难》仅以左手施行辅助手法的范围,将其内容也扩展到右手,如弹法、刮法等。甚至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针刺动作,如盘法、摇法、飞法、努法等。这些方法散见于金代窦汉卿的《针经指南》、明代汪机的《针灸问对》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书,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手段。但诸家由于师承不同,经验各异,所以同一手法的操作也不尽相同。兹据作者学习中的体会和经验,逐一讨论如下。

1.爪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置穴,方有准也。”后《针灸问对》亦有记载:“爪者,掐也,用左手大指甲著力掐穴,右手持针有准,此下针之法也。”此法专在进针时应用,目的在于探索或固定穴位,使进针时不致移位。例如穴位在骨肉会缝之间,或在两骨之间隙,或在骨骼之边缘,或在筋骨之缝间,或在两筋之会缝,或近动脉,或迫器官,进针时须避开筋骨及动脉、器官,方能刺中气穴。要达到这种目的,在针刺时先须用左手指甲在取准的穴位上爪压定位,或将须要避开的组织推向一旁,然后下手进针,才能正确无误。

2.切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故也。”后《针灸问对》则说:“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旁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令血气宣散,次用爪法。”据后者之意,本法多在爪法之前使用,即在针刺前先在穴位四旁切压揉按片刻,以使气血宣散,然后再用爪法进针。

爪法和切法都在进针前应用,两法相连于同一进针过程,所以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将其联称为“爪切”法,近人文献也常联称为“爪切押手”。其作用除上述固定穴位和宣散血气外,笔者体会,还有转移病家的注意力、减轻针刺的痛感和防止刺伤血管和脏器的作用,因此十分重要。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其意义也是如此。

3.循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循者,凡下针于穴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经云:推之则行,引之则止。”《针灸问对》中说:“下针后,气不至,用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日循以至气。”这种方法杨继洲称为“指循”法,多用于经气不足、得气缓慢的病例。施术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平按在所针穴位的经络通路上,顺着经脉的循行方向,上下往来轻轻按摩,以使气行加速,促使针刺得气。笔者体会,施行本法按摩时,必须顺经,不可逆经而循,同时用力不能太大,否则反而阻碍经气的流行,得不到预期效果。

4.摄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针灸问对》中说:“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本法杨氏称为“爪摄”法,顾名思义,要用爪指来施术。与循法不同,本法多在针刺滞针时用。操作时在针刺穴位的上下左右,并所属经络的通路,用指爪分段切压片刻,以使气血宣散,紧张的肌肉趋于松弛,以便行针或出针。

“循法”和“摄法”,同在进针后施用,但前者的目的在使气行加速、血脉和通,所以是一种补的作用;后者目的在迫使气血宣散、邪气疏泄,所以手法较重,属于泻法的范围。这两种方法目前临床上都在应用。《灵枢·官针篇》中“报刺”时所用的“左手随病所按之”的方法,即属此类辅助手法。

5.扣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扪者,凡补时,用手扪其穴也。”《针灸问对》中说:“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日扪以养气。一说:痛处未除,以手扪摩痛处,外以飞针引之,除其痛也。”这种方法专在开阖补法出针时应用,即《灵枢·官能篇》中补法时所用“推其皮,盖其外门”的方法。《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其有“令神气存”“大气留止”的作用,所以汪机认为其作用在于“养气”,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手法。

6.按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按者,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针灸问对》中说:“行针之时,开其上气,闭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气必下行。如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本法即《金针赋》中所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临床应用时,在找到针感传导后,欲使上传,用指按压所针腧穴的下方,欲使下传,按压在上方,效果比较显著。但古人认为要将针按住,不得进退,笔者认为不必拘泥,在按压过程中仍可结合其他的行气手法,协同操作,可以加强效果。

以上六种辅助手法,都是不直接接触针体,主要依赖左手的方法,所以《难经》的作者强调“知为针者信其左”。说明针刺过程,如果舍弃左手不用,单用右手操作,是不够全面的。


7.弹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弹者,凡用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如泻,不可用也。”《针灸问对》中则说:“补泻之时,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用大指弹之,伤左补也;用次指弹之,伤右泻也。每穴各弹七下,故日弹以催气。”弹法的应用,一般须在针刺得气以后,并须在守气(指保持针刺得气状态而言)的情况下,于留针过程中施行。一般是弹动针柄,使针体微震动,从而加强得气的感应。窦氏认为只能在补法时应用,杨氏亦同此说,惟汪氏称补泻皆可用之,并称用大指弹伤左为补,用食指弹伤右为泻。笔者认为,弹针虽不应拘泥于补法专用,但因其作用在于催气、行气,以使得气的感应绵绵不断,即《灵枢·小针解篇》中所说:“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的境地,故其作用可因不同手法而异,也与留针一样,兼有补和泻的双重作用。施行补法留针时使用弹法,则属补的性质;反之,在施行泻法留针过程中使用弹法,则属泻的范围。至于大指弹针伤左为补,食指弹针伤右为泻,这种以大指、食指配左右阴阳的说法,未免有生搬硬套之弊,应予存疑。此外,明代李挺在《医学入门》中还说:“病在上,大指爪轻弹向上;病在下,次指爪轻弹向下。”此种以大指、食指弹针以行气上下的方法,也有待实践去证实其价值。

8.刮法

见《医学入门》。其文说:“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能移不忍痛,可散积年风。午后又从针腰刮至针尾。”又云“病在上刮向上,病在下刮向下。有挛急者,频宜刮切。”这种方法也须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并在守气的过程中使用。医生用右手刮切针柄,以使针体震动从而加强感应,也与弹一样,随不同的补泻手法而有或补或泻的作用。刮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针体的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起一些作用,故从“推内”“下阳”为补,“动伸”“上阴”为泻的原则考虑,应能起补泻作用,但上刮气行向上、下刮气行向下的理论以何为根据,有待查考,故笔者之意也应存疑,待实践来进一步给予验证。

以上二法,同为用在进针得气以后,同是医生的手指不直接掐住针柄而在针柄上用其他手法以加强刺激的方法,颇有类同之处,目前临床上也常应用。


9.进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此之为进也。”《针灸问对》冲说:“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春夏秋冬,各有浅深。又有补法,一退三飞,真气自归。其法:一提至天部,三进入地部,提针宜速,进针三次,每停三息,宜缓,进时亦宜吹气,故日进以助气。”这种手法也在不得气时应用,操作时按捻转补泻原理,男子大指前进,左转推进之,女子大指后退,右转推进之。春夏属阳宜浅刺,秋冬属阴宜深刺。另一进法,实即徐疾补法,在“烧山火”手法时应用(详参《略论毫针基本手法与平补平泻及平针法》和《有关“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文献研究》二文),不属本辅助手法的范围。

10.退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退者,为补泻欲出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此为退也。”《针灸问对》冲说:“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时宜补三呼,再停少时,方可出针。又一泻法,一飞三退,邪气自退。其法:一插至地部,三提至天部,插针宜速,提针作三次出,每一次,停三息,宜缓,提时亦宜吸气,故日退以清气。”这种方法专在出针时使用,杨继洲将其称为“指拔”法,即在穴位一定深度施行一定的手法后,不要立刻出针,须先将针退出一豆许,留置片刻,以待针下松滑,针感消失,然后出针,这样可以避免针后有酸胀等反应,临床上常常应用。至于《针灸问对》中所说“补时宜泻三吸,泻时宜补三呼”,不过是怕“补之过实,泻之过虚”,产生不良后果而设,在理论上也可以理解,与《针经指南》之说并无矛盾。还有泻法时一飞三退的退针法,即徐疾泻法,在“透天凉”手法中应用,也不宜归属辅助手法范围。

11.动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动者,如气不能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中说:“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呼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日动以适气。”动法来源于《难经·七十八难》。原文说:“动而伸之,是谓泻。”“动”作“摇”解,“伸”即指“提”。所以动法的操作多在泻法时应用,如气不行,感应不扩散传导,可以将针边摇边提,以增强感应。这种操作方法类似《针灸问对》中的“提法”,《针灸大成》中则称“摇法”。至于《针灸问对》中结合呼吸和提插、捻转等基本手法,多在“白虎摇头”时用。

12.摇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者也。”《针灸问对》中说:“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日摇以行气。此出针法也。”本法专用于泻法出针时,即《灵枢·官能篇》中所说“摇大其穴,气出乃疾”的方法。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十二字分次第手法》中则称为“针摇法”,具体地指出:“凡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一部摇一次,计六次而已。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麻孔穴开大也。”至《针灸问对》所说青龙摆尾法中使用的摇法,则是横卧针身,针头指向病所,在施行针向行气法的基础上如扶船舵状的摇摆,虽也可归属摇法,但与前者完全不同(详参《针刺复式手法的组合与应用》)。“动法”与“摇法”没有严格的区别,都是动摇针体的手法。所不同者:前者是直立针身而摇,多属泻法,如泻法时的出针及白虎摇头法;后者是横卧针身而摇,目的在加强行气的感应,向远处放散,在一定范围内,能起补的作用。

13.搓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针灸问对》中说:“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故日搓以使气。”本法与捻转补泻中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的意义相同。向外卧针而搓,能行阳补阳,故令病人觉热;向里卧针而搓,能行阴补阴,故能令人觉凉。《针灸问对》中更结合提插,插针推内以下阳,提针动伸而上阴,作用更为显著。此法之理与烧山火法和透天凉法有类似之处,宜互相参考。

14.盘法

见《针经指南》。其文说:“盘者,为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己。”《针灸问对》中说:“如针腹部软肉处,只用盘法,其法如循环之状,每盘时务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盘以和气。”此法专在腹部使用,施术时待针入得气后,将针身倾斜15~45°,补法时向左顺时针盘转,泻法时向右逆时针盘转。如与提插动作结合,则左盘与插针相结合为补,右盘与提针相结合为泻。也可与捻转动作结合,即左盘时左转,右盘时右转。

15.飞法

见《神应经》。其文说:“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飞法的操作是用右手拇、食二指掐住针柄,细细搓针,不必分左右,连搓数下,然后张开二指,一搓一放,如飞鸟展翅之象,所以称为飞。施行飞法,针体细细搓动,不分左右,目的在于疏导经气,加强针感。一搓一放,使针感断断续续,所以也是一种催气、守气的方法。赤凤迎源法即以本法为主。此外,《针灸问对》中还将飞法解释作进,不足为凭。

16.弩法

见《针灸问对》:“下针至地,复出人部,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掐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弩机之状。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这种方法目的也在于行气。施术时,虚补实泻手法完毕后,找到针感,并在有传导感的基础上,将针掐住,用中指按压针腰。若要针感向上传导,弩按的方向要在针的下方;要针感向下,弩按要在上方。多在针刺通关过节手法中应用。弩法和按法,同是行气的方法,同样是以“闭其下气,则气上行;闭其上气,则气下行”的理论为依据,但弩法用右手持针、中指按在针上,按法则用左手按压在所针穴位的皮肤上,操作上略有不同。《针经指南》中没有将按法的操作讲清楚,致使后人发生误解,或与弩法混淆不清,或则认为右手掐住针体,不进不退,即为按法,均属误解,应予区别。

以上从“进法”到“弩法”,共八种方法,虽云辅助手法,但其共同特点都用右手,并且是掐持针体进行操作的,故实际上是一些特殊的针刺手法,为了有别于进针、提插、捻转针、针向、留针等五种基本手法起见,所以也归入辅助手法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