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吐温为什么偷钱?心理医生3招教你带养出“听话”的孩子

 思明居士 2019-02-11

文︱范青

经常会有家长控诉孩子,“你说这孩子都多大了,还这么心里没数,做什么事情都要七催八请的,甚至于我不发火他都不行动,还怪我们唠叨,说我们脾气不好,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能有好脾气?!”

孩子们的反馈却是这样的:“本来爸爸妈妈提醒的时候我就准备去做了,没想到他们嘚啵嘚啵说起来没完,一遍一遍的重复,催促,甚至于还把好久之前的事情拿出来当我做不好事情的证据反复说,烦死了,他们越叨叨,我越不去做,气死他们!”

还有的妈妈控诉孩子没有良心:“你说我每天早起晚睡的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反而嫌我烦,嫌弃我管的多,嫌弃我都是废话,我越说他越跟我对着干,反而他爸爸一句话甩过来,他该干嘛就干嘛去了,这是什么道理啊?”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那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超限”发生,有效缓解孩子逆反呢?

首先,批评孩子次数不能多,要适可而止

尤其是同一件事情,说清楚说明白了就好,不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超过三遍,孩子孩子内心的歉疚感就会消失,甚至出现委屈和愤怒,因为孩子觉得反复的批评就不是只是提醒他做错事了,而是家长在宣泄情绪,已经偏离了教育的目的。批评的次数越多,孩子的情绪反应越强烈,进而出现逆反。

其次,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不要总翻旧账,也不要过度概括

孩子这次迟到, 家长不能说孩子做什么都拖拖拉拉,不能因为一次迟到就说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一下子过多的负面信息和批评,会让孩子感觉委屈,感觉家长言过其实,反而会有这样的想法“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不是个好人了,那我还这么辛苦的做事情干嘛?”所以,家长批评孩子,把当前的问题说清楚,简单明了的就事论事就好。如果能做到批评的同时能看到孩子的行为里值得肯定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效果会更佳。

最后,家长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在问题中学会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晚上不暗示睡觉,起晚了上学迟到了老师会批评,因为迟到而落下的功课要自己找时间补课。孩子总是在错误中进步,家长不可能帮孩子避开所有的问题,所以,给到孩子空间和时间去自我管理,自我调整,慢慢进步。而这样的进步,是孩子能力的一大提升,看似慢,实则是为将来的独立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孩子出现问题,家长给到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孩子自然会听从,又何来的逆反呢?

作者简介:范青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级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罗秋兰本体能量学导师团成员

催眠治疗师

青少年高效学习导师

儿童心理评估师

儿童行为矫正师

NLP训导师

专业从事临床心理咨询工作十余年

累计咨询时间过万小时

成功个案千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