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梅丸 |《伤寒论》「方得人心」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9-02-11












乌梅丸

《伤寒论》


乌梅30g  细辛3g  桂枝6g

黄连9g  黄柏6g  当归6g

人参6g  附子炮6g  蜀椒炒香5g  干姜9g



现用法:乌梅用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晒干,研成细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温脏安蛔



? 原有蛔虫,复由肠寒胃热,蛔虫上扰 ?


主治:蛔厥证





1、蛔虫喜温而恶寒,“遇寒则动,得温则安”,患蛔虫之人,蛔寄生于肠内,若肠寒胃热,即上热下寒,则不利于蛔虫生存而扰动不安,逆行窜入胃中或胆腑,阻塞胆道

脘腹阵痛,烦闷呕吐,甚则吐出蛔虫

2、蛔虫起伏无时,虫动则发,虫伏则止

时发时止

3、腹剧痛,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四肢厥冷,发为蛔厥






方歌

乌梅-丸用-细辛-桂

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附子-椒-姜-

温脏安蛔寒厥剂




 药  典  参  考


胆南星


肉豆


乌梅






细辛






桂枝





黄连





黄柏






当归






附子









?






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方剂学》

本内容仅供中医药学习参考及其文化传播

请在医生的处方下正确用药

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