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贴正文】
以上为药典摘录,以下为个人理解。 ①:肉苁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因其资源匮乏,2005版药典加入管花肉苁蓉。管花本为地方习用品,经北京大学屠鹏飞教授研究,可列入药典。 ②:注意为肉质茎,抽薹后的木质茎质次。 ③:春季采挖的叫“春大芸”,秋季采挖的叫“秋大芸”。什么时候采挖质量好呢?对于未露出地面的,秋季相对好;对于露出地面的,春季相对好。肉苁蓉是多年生寄生植物,每年春夏秋生长,冬季休眠。其营养生长在地下,露出地面后开花、结果。所以对于未露出地面肉苁蓉,经过三季的生长,营养积累最多,晚秋采收质量最佳。对于露出地面的肉苁蓉,抽薹、开花、结果,其营养快速消耗,故春季采收质量最佳。另外,对于野生品,由于不知其位置,多为春季破土采收;对于栽培品,多为秋季采收。 ④:除去茎尖,主要指刚破土的春大芸,因为茎尖分生能力强,会继续生长,消耗营养成分。对于秋大芸,由于气温低,植物本身将进入休眠期,则影响不大。 ⑤:传统直接切段晒干,但时间较长。现有产地切片晒干。也可以高温杀酶后,晒干,有研究表明此方法可将药物含量提高5-10倍。 请各位老师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