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奇:敦煌农民抗粮风暴

 司敬雪书院 2019-02-11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政府始行采买粮。

时,清政府移民两千余户至敦煌,每户领荒地50亩进行耕种,例纳田赋两石三斗零四合。数年后,经过农民精细耕种,着力改造,“土地肥美”,荒地变为良田,“小麦等项下种一斗,收至一石三四斗不等。口外奸贩、囤户,闻知敦煌粮贱、兴贩射利。陕甘督署查郎阿查知其情,奏准朝廷,敕令总兵,道员严加查禁,并传谕户民,一年所需扣存外,其余即在本处粜卖,以资兵丁、商民之口食。若本地籴者少,地方官酌量情形,若有将盈余之谷情愿出粜者,动官银照市价籴买,存储公所。

朝廷体恤户民,俾粜谷得价用度丰庾之至,意着该地方官善于奉行,不可勒令粜卖,生事滋扰。孰知日积月储,阎闾情形移,移民粮本不粜卖,而地方官机心射利,规定每年每户“采买粮”4石,缴卖于官府,例发官价钱三千六百文,利归于官,害归于民,永为定例。

后来地方官吏巧立名目,并以农民拖欠为借口,扣发“采买粮”的银价,农民无形中增加了四石粮食的额外负担。农民不堪其苦。

1904年,敦煌武举人张壶铭等人,以“采买粮”为陋规,屡次要求减免,并联名呈请县署、知县汪宗瀚,免除“采买粮”。

王宗瀚等以“事关成例,不肯免除”。并强加于参加联名上书的农民以非法罪名,捕拘王翰、朱永和、刘嗣徽等人,禁锢数月,以敬其余。然而,敦煌农民并没有被吓倒,张壶铭等人,“誓以必免”,嘱咐朱永和、谢文、何三德等,赴安西州、肃州道上控。安肃道批令安西牧查复核办,但“执政者咸庇官以抑民,道州两署绅民请愿者往返三、四次,而买采粮终不获免。”

敦煌农民见道州两署,不免采买粮。1905年,张壶铭、朱永和、吴奉美、吴宝善、任发仓等,赴兰州省府控告采买粮案。同时停止交纳“采买粮”。10月,省府委派候补道直隶州候葆文赴敦煌调查此案。陕甘总督深恐激起敦煌人民的反抗斗争,将知县汪宗瀚调离敦煌。

第二年2月,委派黄万春接替汪宗瀚之职。黄万春到职后,恐农民滋扰闹事, 于7月,在城东门外文昌宫设宴,邀约“采买粮”案内诸人和案外绅耆20余人,以息事为名,安抚众心。张壶铭深知黄万春何其用心,拒不前去参加。而案外绅士老者们,不敢得罪于官府,便前去赴宴,并随官府之意,同意上缴采买粮。此行动,忤逆百姓农民之意,于是数十农民百姓,邀众人于途中,怒骂厮打随顺官府之人等,或毁诸人门楼,以泄其愤。

黄万春知其计不行,诬陷朱永和、刘嗣徽等人以挟众抗粮为罪名,派兵抓捕,拟监禁五年。虽然,官府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动摇敦煌农民抗粮斗争,但人民的反抗斗争却来越高涨。

省府见黄万春无力应付敦煌农民抗粮斗争,又委王家彦代替黄万春之职。19073月,王家彦奉命赴任敦煌知县。到任后,布告四石采买粮减免两石,其三十一、二两年未上之粮,亦自本年起分期带征。

此时,朱永和、刘嗣徽等抗粮志士被逼走。王翰、张鹏万等人重受惩创,多萌退志,有许可之意,而张壶铭兄弟却不松懈,“拒不纳”。 190851日,以念经祈祷神灵为名,秘密召集民众大会,号召农民行动起来,坚持抗粮斗争。

县令王家彦听到消息,恼羞成怒,诬陷张壶铭兄弟“大忤王旨”。614日,派官兵何林带巡勇20名,于半夜潜入城东张家堡子,搜捕张壶铭。张壶铭闻讯,出门援梯登上屋顶。何林见屋里无张壶铭,便也率众兵勇登上屋顶。在月光中发现张壶铭,即命巡勇开枪。张壶铭中弹受伤,被何林推下屋顶,昏迷不知人事。

是时,张壶铭兄弟张盘铭乘空隙出走,所剩张氏男女老少,全部遭殴打侮辱,财产也被洗劫。

何林下房后,令巡勇押解张壶铭回县府。至县署,天已破晓,张壶铭在途中已气息全无。王家彦见张壶铭已死,愤悔顿足,深知此事必将激怒敦煌百姓,即招来敦煌参将林太清,关闭城门及衙署,令巡勇们全部登上署门,持枪警备,

严加防范,堵击进城百姓。

天亮后,敦煌百姓闻听张壶铭身死,或被羁押在监狱里,气填胸臆,群情沸腾。于是,在西云观、文昌庙两处鸣钟集会,3000多敦煌民众,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斩关扭键,蜂拥入城,齐赴县署。

守在衙府高门上的众巡勇们举枪轰击,血腥弹压,但百姓们为解救张壶铭,虽枪林弹雨而不顾,喧嚣雷动,冲破县府衙门,寻找张壶铭。见张壶铭已死,被放置在署西马王庙,众百姓更是愤慨难忍,必欲生啖王家彦而甘心。

而此时,王家彦全家老少早已被林参将引领藏匿在参将署。众百姓不见王家彦,愤不能泄,将县署内器物任情摔砸,并打死巡勇14名,而后,一哄而散。

张壶铭已死,王家彦知道事态已经扩张,后果不堪设想,便急驰报安西州署。州牧恩光电报省署。甘督电令州牧,安西副将张某、玉门游击康某弹压。三人先后到敦煌,验明张壶铭尸体。三日后,各回安西、玉门。

7月,省府委安西州吏目张乃诚处理。8月,安肃道署差提王家彦及何林和张壶铭的堂兄张盘铭赴省对狱。及至肃州,省府委张掖县令潘龄皋至肃州审讯此案。当庭对四次。又要提添谢文等16人。这16个人,皆抗拒不到。来吏及县令张乃诚害怕百姓势重,恐激起事端,不敢操切。

后,肃州镇总兵柴洪山提兵百余名,催解谢文等16人。这16人早已闻讯,躲逃避之。惟有谢文一人首先慷概投案,正言道:“大家作事,如何令少数人赴难也!”于是,谢全、谢大伦、李正贵、李正基、任发仓、韩禄六人皆投案。

6个人到了肃州,经过14次拷问审讯,而后判定:谢全、任发仓、李正基拟斩,韩禄拟绞,张盘铭、谢大伦、李正贵、吴宝善永远监禁,其余开释。采买粮也于此时全免。

19092月,谢全、任发仓、李正基被杀于肃州、韩禄被绞死。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张鉴铭、李正贵、谢大伦、吴宝善大赦出狱,只谢文一人死在狱中。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43年),敦煌地方因兵匪之乱,负担粮秣十倍于从前。敦煌民众苦不堪言。追思往事,思张壶铭、张鉴铭二先生为民抗粮功不可磨灭,联名公请县署为先生立碑,以志不忘。县长杨灿以二先生功在生民,泽流后世,非立碑所能表扬,特准建祠,永久记念与兴事者十五人,共同奉祀以先生兄弟(张壶铭、张鉴铭)为之首云。

祠堂建成后,朱永镇先生撰书一联:

大书特书,公德当书,以免采粮八千石;

先死后死,精神不死,殉难烈士十五人(参考《敦煌市志》等有关资料)     

 ——选自《百年酒泉》第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