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在网媒上看到一些网友咨询如何读书的帖子或留言,想来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世俗诱惑增多,还是有不少人有读书需求,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渴求知识之急迫,令人欣欣然也。 《阅读与思考》 其实,网友提出的如何读书的问题,纠结点是一个略读和精读之关系的处理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好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问题。 鉴于知识瀚海无边,而人的精力却有限,就阅读而言,如果贪多务得,不知取舍,结果会无所专长,得不偿失。 启功题读书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说,一个人一定不要做许多无关宏旨的事,才容易集中精力干成一件事。 《孟子》 苏东坡也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东坡画像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世界上有趣味的东西异常之多,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里,如欲有所成就,就必须专注于一事,而不可分散精力于多方面”。 黑格尔画像 有学者提出“善取不如善弃”的原则。这是由于学问文章之事,本甚广博,一个人的聪明才力,不可能遍知尽能,自必有所别择去取于其间,集中精力于有用之学,才能取得成就。 程颐程颢塑像 程颐曰:“君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说:“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教育家斯霞指出:“知识无穷,人生有限,知识的积累应有一个方向,一个范围,一个中心。漫无目的的积累,是很难取得成就的。因此,应该围绕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来积累知识”。 《斯霞教育经验选编》 当代研究教育学、人才学的学者敢峰说,以有涯的一生,在无涯的知识海洋中扬帆进击,必须要研究学习上的战略问题,打好基础,确定主攻方向,选择最佳的攻关路线,并据此建造起相应的科学的知识结构。 愿天下子女都成才:敢峰教育思想述评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例证,有的人样样都学、行行都干,结果样样不行,行行不专,也就是什么都学,结果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没有学到。 《杨贤江纪念集》 教育家杨贤江强调:“读书宜有一定之秩序。何书宜读,何书不宜读,何书当细读,何书当略涉,何类之书先读,何书继续,均宜有一成算在脑,方可循步渐进,读一书见一书之效,读一时得一时之功”。 ![]() 爱迪生图 发明家爱迪生说:“不论是谁,只要把他的思想始终不懈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他终能做出一些东西来,他也终能成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