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的春节,除了吃喝玩乐,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了”,知性大气的董卿,几位学识渊博的老师,来自社会各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齐聚一堂,再加上紧张刺激的答题环节,是一个难得能耐得住性子陪一家老少守在电视机前看完的节目了。 虽然有些诗词自己不会,但看着别人答也是赏心悦目的,优秀的文化总是有自己的魅力。不过,对陶瓷略作了解的人不免会想起,在陶瓷界也有这样你来我往的诗词应和,其中最为知名的就要数唐代长沙窑绘诗文的器物了。 长沙窑位于湖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因归铜官镇管辖,故过去又称为铜官窑。创烧于初唐时期,中晚唐达到鼎盛,五代后逐渐走向衰败。它虽属于南方青瓷系统的一支,但却并非只生产单一的青釉瓷器,而是以青釉加彩绘的成就在唐代陶瓷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的彩绘器物一般有青釉褐彩、青釉褐绿彩、白釉绿彩、绿釉等等。 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张”字纹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条纹水注 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绿彩塔纹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窑白釉褐绿彩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正是有这丰富的彩绘基础,让长沙窑的窑工有机会创造出了更多玩法,其中从陶瓷界影响到文学界的就是长沙窑的彩绘诗文,它是直接以诗文作为装饰,描画在器物上。 长沙窑器物上的诗文涉及内容广泛,有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成语、谚语、广告语等等。周世荣先生曾将长沙窑瓷器上的唐诗辑录成册,发表在《中国诗学》(第五册)。这些诗文有些来自《全唐诗》,是千古传唱的名作,有些就是当时民间传唱或是窑工自己的作品。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唐代人民生活画卷。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 铭“君生我未生” 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这首“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老。” 很多不知道长沙窑的同学,对这首诗也能“口到擒来”。末句的“老”应为“早”,这里可能是误写,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这首五言的意境。它可能只是窑工所撰,但与唐代杜牧“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有“可怜开谢不同时。谩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这三首意境相近,“君生我未生”虽在文学蕴藉上稍逊于文人笔,却能以更直白的情感成为传唱度最高的那一首。这再一次证明了,长沙窑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具有强劲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老师就曾将长沙窑壶上的四句诗编入她演奏的《梁祝》中,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其中不可言说的动人情感。)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 铭“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 铭“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啼春声。” 除了意境优美的诗句,长沙窑器物上一些发人深省的谚语、俗语也十分出彩: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 铭“悬钓之鱼,悔不忍饥”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 铭“罗网之鸟,悔不高飞”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 铭“仁义礼智信” 长沙窑的这些诗文,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也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反映当时社会情形的文字资料,让我们切实领略到了当时普通民众的诗歌文字修养。虽然它们大多内容浅显直白,还存在许多别字、误写等,但仍能看出唐代不愧是一个全民皆有诗意的时代。 最后,因为今天是大家春节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送上一句长沙窑壶上的市井吉利,祝大家“日日斗黄金”。 限时免费,即将截止 春节期间给坚持学宋瓷的朋友发福利:只要您现在打开ROSE App,就会看到原本只能普通会员和铁杆会员观看的【宋瓷培训课】回放功能,在春节期间(2.5—2.11)免费会员也可以看前三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