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品”董其昌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2-11


在中国艺术史上董其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上承宋元的书画成就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貌,他集诗、书、画之大成于一身,令康、雍、乾三代盛世皇帝为之倾倒,无数文人雅士争相仿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用来评价董其昌再合适不过了。



董其昌的书品

圆融畅达  谨守法度


 董其昌临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


董其昌是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七岁时他参加松江府会考,恃才傲物的少年董其昌本以为自己的文章肯定会高中第一,但是发榜时他的名次居然屈居自己侄子董原正之下。原来是因为主考官认为董其昌的文章虽好,但是字迹不好看,才把他的名次排在第二。


 董其昌临颜真卿《多宝塔碑》


这次考试失利对于董其昌的打击是铭心刻骨的,年轻人的傲气刺激了他,此后他奋发努力研习书法。董其昌认为学书一定要尊重和学习古人。他从颜真卿入手,学习唐人严谨的法度,而且他把上起晋唐、下至宋元的各家书法深刻钻研临习。


他坚信把古人书法学习到极致自己也能够到达很高的水平,他临习前人的书法作品可以说达到了技巧纯熟、无懈可击的境界。


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董其昌在书法史上第一次提出“意临”观点,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学习古人要领会笔法的精神,要摆脱形式上的束缚,追求意境和精髓。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中他充分领会了颜真卿笔势雄强奔放的豪情,但是又加入了自己圆融的态势,少了一些颜真卿原帖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沙场武威气势,多了一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士子中庸之道。


 董其昌《临唐明皇鹡鸰颂》


董其昌所处的时代是明朝后期,社会的动荡和朝廷中的政治斗争都使得文人们处于飘摇之中,他们内心的不安也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之中。董其昌深谙官场之道,虽然他身为帝师,但是他并没有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去,而是选择了传统文人的中庸之道,他进退得宜,这种思想在他的书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董其昌书法立轴


董其昌书法以柔为美,使转变化中藏锋隐晦,线条流畅婉转,显示出他恪守本分的为人之道。清末书法大家康有为评价他的字说:“局束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意思是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像被套上枷锁的马,又像新入门的媳妇一般怯懦。难怪康熙、乾隆都把董其昌的书法作为当朝的书风进行推广,其中蕴含的不仅是艺术的感染力,更是帝王需要维护统治秩序的三纲五常的号召力。董其昌生前就赢得了无数文人的赞许,身后更被清代皇室推向了圣人的境地。



董其昌的画品

细微之处见精妙


董其昌在研习经史和书法之余,也开始和同僚切磋绘画技艺,品评高下。由于董其昌在京中做官,他有机会见到宫廷内府和大收藏家的传世画作,他废寝忘食终日把玩这些历代名作,并且临摹学习。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


在绘画上董其昌同样强调了以古为师的宗旨,随着他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也反对单纯机械地模拟前人,创造了一种与前代不同的新文人画,在绘画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董其昌《空山梵宇图》


董其昌在学习传统画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笔墨论”。他将笔墨从所表现的物象中完全抽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绘画语言,意味着文人画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其后,清四僧、四王金陵画派、新安画派乃至晚清近三百年的画坛,在其理论影响之下形成了文人画创作高潮。


 董其昌《溪山清樾图》


董其昌的画论与书论相同,都提出了不可信手而为,要谨守法度的原则。他推崇宋代院画的“精微”、“严谨”和元代文人画的“直率”、“天真”,他在吸取前人严谨法度的同时又能不失率真之气,使得董其昌的山水画在意境上具有恬淡的韵味。


 董其昌《封泾仿古图》


当时禅宗在社会上十分盛行,董其昌创造性的提出了“禅家有南北二宗 , 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画派的“南北宗论”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他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他推崇南宗的文人画,贬低北宗的行家画。他的“南北宗论”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尤其是清末以来很多人质疑他的论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及足以支撑的理论依据。然而无论是非对错,董其昌的画论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其昌的人品

闪展腾挪  进退有度


董其昌的书、画可谓二绝,他的艺术成就尽人皆知,然而他的人品却是饱受争议的。


史书上载有民抄董宦事件。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董其昌的儿子及仆人,殴辱前往董家的生员范启宋家妇女,引发了松江、上海、青浦等地的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民众焚毁董其昌的房宅,并在儿童妇女中传唱“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的歌谣,以至于董其昌逃往外地避难数月。


 明佚名氏撰《民抄董宦事实》


民间传说对于董其昌是大加挞伐的,评其人品极为低劣,用贪官、恶霸来形容他。民间甚至有人出版《民抄董宦事实》和《黑白传》两种书对其人其事进行恶评,古往今来有人被如此差评的也是绝无仅有的。


董其昌出身于松江望族,凭借着自己的天资聪颖考取功名,而且成为了明光宗朱常洛童年时的老师。他熟读中国的历史,他也研习儒家经典和禅宗微密。他一生仕途三起三落,在明末的政治暴风雨中闪展腾挪,既与阉党结交也和东林党人过从甚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是能够参与上层的政治斗争,然而他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书画研究中,显然他把中庸看做自己的行为准则,他的书论、画论也都体现出了同样的精髓。


董其昌是一个历史存在,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去评论。古人说人品即画品,心正则笔正,都是把人品和艺术水平维系于一体。然而,在当今兼容并包的时代环境下,“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世俗生活和精神境界有时是可以分开评论的。



从艺术成就上评论,董其昌必定会被后人不断追摹品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