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昵称49030363 2019-02-11


【 蘑菇心理  第818天 】

  

文 | 武志红

 01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02 

他们为什么成为“强者”?



尊重自己的感觉,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股神巴菲特的父亲一再对他说:“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时候,你就更需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


巴菲特说:“这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教诲。”这种教诲深入骨髓,他才能做到“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动漫之王宫崎骏说:“我从来不考虑观众。”


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说:“过于揣测别人的想法,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我作为记者和心理咨询师,见的人越来越多后发现,身边的“强人”们普遍有一个特点: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们很小,如初中、小学甚至刚记事起,就有了一个意识——我要过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几十年过去后,他们的人生也的确活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


比如一个女强人,在她从小就对父母失望至极,于是对自己说:“我发誓这辈子不再靠任何人。”现在,她是成功的企业家,非常独立。当然,回避依赖也导致她的亲密关系会出问题。


又如我的一个朋友,60岁了看着还年轻、貌美,她没多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但她活得惬意,生活一直在按她的意愿前行。虽然她有过那个年代的人容易遇到的一些很“凶险”的选择,但她都能逢凶化吉。


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每到一个重要的选择关头,她都没有随波逐流(别人怎么过,我也怎么过;别人要什么,我也要什么),而是强烈地知道“我想要什么”。

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聆听这些“强人”的故事,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外在现实,是由他的内在意识所决定的。特别是放到几十年甚至一生的长度去看,这个结论就更容易看到。


谁都如此,只是“强人”们在他们有所成就的领域里,没有从众(即听从别人的意志),而是一直在坚持自己在这方面的自我意识。其他人则向外寻找一种生活标准,而遗忘了自我。


03

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基础,这相当于人生的起跑线,而能否做自我归因与自我觉知又是一个关键。

 

我们一生中,势必会遇到各种挫败。而挫败中,有人会为了维护自恋,而去做外部归因——是别人或环境让我不成功,有人则倾向于做自我归因——是不是我自己的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导致了失败。

 

做外部归因的人,会一时爽,但因此失去了升级自我的机会。

 

做自我归因的人,看似难受,但他的自我会因此“松动”,而有了被“淬炼”的可能。

 

归因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人生:做外部归因的人,他的心理逻辑基本没发生过改变,于是不断有同样的轮回;做自我归因的人,随着内在意识的升维,他的外在人生也在升级。

 

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的生命,就会倾向于将自己适当地封闭起来,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向世界里自己说了算。

 

又如,一些人的自毁,是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生命几乎都是父母说了算,因此他们想毁掉自己的人生,以此证明父母的意志是错的。同时也证明了,他们至少可以通过自毁来证明他们有说了算的地方。

 

所以,你必须去为自己的生命争取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说了算。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幸福感的主要源头是人际关系的深度,但当你在人际关系中不能做自己时,你不会去构建太有深度的关系。你需要从关系中撤离一部分自我,好保护你做自己的空间。

 


04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而不是其他。你必须知道,你有多宝贵。美国现代舞创始人玛莎·格雷厄姆说: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经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

 

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管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成为你自己,这是简单的哲学。但将它活出来,殊为不易,特别是当我们的教育一直是听话哲学时。

 

我从在北京大学读心理学本科开始就明确地思考这个问题,到现在已有25年。

 

并且,我从未被父母教育过听话,我一生没挨过父母一次打骂,他们也不会左右我的选择,所以我是难得的有一个在原生家庭里就可以自己说了算的空间。

 

我不仅一直在身体力行这一哲学,还借助心理学工作,有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真切理解。

 

我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梳理出了一个简单的思想体系,形成了《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分活出自我篇和终身成长篇。

 

我所认为的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我也的确认为,这是最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不过,我现在仍然在路上,所以并不是在教大家如何走路,而是与大家一起探讨:


如果我们想成为自己,该如何前行?

 

活出自己是一件很美的事。

 

一旦你活出了自己,你会发现,你对外界的善恶感知,其实源自内在的善恶;你所看到的外界的黑暗与光明,其实是源自你内在的黑暗与光明。

 

成为自己是一条长路,约瑟夫·坎贝尔称为“英雄之旅”。完成了这个旅程的人,会彻悟到这一点。比如,王阳明在死之前指着自己的心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相反,那些没有活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有太多能量在潜意识的黑暗中,也因此滋生出大量的恶来。

 

所有关于生命的哲学,都不是哲理这么简单,它是活生生的现实。你会体验到,当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