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冰溜子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2-12

散文:冰溜子

春天来了,咱们中国地大物博,长江以南的感觉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咱东北这地方感之春天的气息是挂在家家户户房檐下的冰溜子。

我童年的冬天,天气非常冷,乡下住的都是泥草房,冬天下雪以后就一层层地堆积在房盖上。立春以后,天气一天天渐暖,房盖上的雪开始融化,融化的雪水顺着屋檐开始“滴滴哒哒滴”往下滴,晚上的时候,气温降到了冰点,水滴开始了冻结凝固,房顶的水依然往下流,于是越积越大,形成了粗细不等的冰柱,大的有一尺多长,拇指粗细,老百姓叫它为“冰溜子”。

冰溜子是春天乡村里一道风景线。小时候孩子们都好奇,顽皮,早晨起来,我们就用木棍去捅,冰溜子应声而落,大多摔得粉身碎骨。为了得到一个大个的冰溜子,小孩子站在小板櫈上,或者梯子上,拽下来大个的,好玩又新奇。大人们看见就吆喝,一是怕摔了,二是怕把苫房拽下。拽下来的冰溜子,大家想尝尝啥滋味,用舌头去添,用牙去咬,吃的““咯嘣、咯嘣””直响,其实,一点没有甜味,一股土腥气的味道,有的里面还带有草棍等脏东西。大人看见了,不让吃,说吃冰溜子会长大粗脖根,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有些害怕。不让吃,就握在手中,当做锋利的宝剑,相互模拟着交锋,可惜,一碰即断,不太好玩。

记得冰溜子有这样一个谜语呢:远看一支鞭,挂在房下边,太阳见一面,越哭越心酸。迷面就是冰溜子,非常好猜,因为年年大家都见过。

在城市居住以后,春天里,很少能够一抬眼见到冰溜子了。往往是在楼前看见物业公司贴出来的温馨提示:“注意头上的冰溜子”,才抬头看一眼,马上匆忙走过离开,怕冰溜子亲近自己,完全没有了小时候对它那份感情。

散文:冰溜子

别看冰溜子不起眼,还是一道上讲究名菜叫“油炸冰溜子”,不知道你吃过没有。它的来历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从前,东北的饭馆门前挂几个幌很有说道,一般是一到四个幌子。挂一个幌是罗圈小幌,表示只能做民间日常饭食;挂两个幌是能做地方上的各道炒菜;挂三个幌是南北大菜都会做,至于挂四个幌可就了不得了,客人点啥做啥。

传说有一个老汉开了一个饭店,把他的一个侄子找来当跑堂的。这个侄子对挂几个幌子毫不知情,有一天,老汉不在家,他把四个幌了全挂了出去。

不一会儿,一个看上去足有90多岁,穿得又破又烂的老人走了进来,跑堂的根本没有理会。

老人说:“你们都有啥名菜啊?”

跑堂的说:“啥都有,怕你吃不起”。

这时,门外走来一个穿着皮大氅的富贵人家的公子哥。跑堂的立刻迎上去,围着人家连连地问:“您吃啥?喝啥?”

公子哥说:“你挂几个幌?”

“四个”。

“那就是要啥有啥啰?”

“当然”!

“好。给我来个油——炸——冰——溜——子——”

什么?这跑堂的连听都没听过这道菜,立时傻了眼。公子哥一见,手一挥,招来几个随从,说:“把幌子和这店堂都给我砸了!”

这些人刚要动手,就听有人大喝了一声:“慢!”

大伙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身穿破长衫的老汉。公子哥问:“你为啥不让砸,难道你会做油炸冰溜子?”

“不会做就不敢挂四个幌子。”

“这么说,你是这饭店的后台老掌柜的啦?”

“正是。”

“好!那就上这道菜!”

老汉对愣在一旁的小跑堂的喝道:“还站着干什么?去,给我拿一个盆来!”

小跑堂的这时才像如梦初醒,急忙取来一个铜盆递给老汉,老汉接过盆推门走了出去。这时,外面冰天雪地,饭店的房檐下,一排排的冰溜子,长短不一地挂在那里,老汉掰下几个冰溜子端到后厨调味、裹面,入滚热的油锅一炸,马上端到了公子哥面前。

这时,饭店掌柜的回来了,小跑堂的把事情前后经过一说,老掌柜心里很是感激,说:“快去请那老者!”

小跑堂的跑出去,在茫茫的风雪中,老汉早已不知去向。从此,“油炸冰溜子”这道菜在东北民间流传了下来。

其实,这个菜做起来也很简单:就说明一点,这冰溜子可不是房檐下的冰溜子,是冰箱冷冻出来的。首先将冰溜子上面包裹上面粉,然后再次冷冻。随后用面粉、淀粉和泡打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起糊,不断搅拌,直到表面形成金黄色。

面糊调制好后同时将再次冷冻的冰溜子拿出来,此时的面粉已经被冻在冰溜子表面,形成了一层面粉包衣,再将冰溜子放入调好的面糊中,使面糊完全包裹住冰溜子,形成第二层面糊包衣。随着面糊包衣的快速成形,准备开始油炸。炸的时候火头一定掌握好,太旺冰溜子易化,太小,外面的包衣不酥脆,当冰溜子从油锅里飘起,包衣泛着金黄色,迅速将冰溜子捞出,装盘。油炸后的包衣表皮焦酥,口感清爽,外皮酥脆的油炸冰溜子制作完成。

笔者声明:朋友到我家做客,千万别点这个菜,我可不会做啊!哈哈——

散文:冰溜子

散文:冰溜子

散文:冰溜子

散文:冰溜子

散文:冰溜子

散文:冰溜子

散文:冰溜子

散文:冰溜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