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配乐散文】不老的家园

 江山携手 2019-02-12

不老的家园

作者:张晋宏

朗诵:彩 衣

 

                                               (一)

 

    听着夜色里的狗吠声,从身边蔓延来的寂静逐渐吞噬着我的灵魂,仿佛自己躺在旷野中,又仿佛在上帝的怀抱里,这种虚无的感觉在孤独的世界里最真切。许多年深居黄土高原,在北方的四季轮转里,我清晰的看到人类的痕迹,怎样与自己的大自然进行活动,这些无论我的祖父还是父亲最明白,经历了生存自己所剩余的是对北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感激。

    北方的高原在经历了寒冬的洗礼后,在初春的懵懂中逐渐苏醒,那时,放惯一个冬天的毛驴与羊群肆无忌惮在高原山峁上留下歪歪斜斜的足迹,在风中想念着自由的流浪与安闲的等待,落叶与野草是风与土的听者,在黄土坡上看着晨曦的光辉挥洒在大山的脊梁上,而夜猫子的哭嚎仍然留在深山林子里的树枝上,许多年了,一听到这种声音就想到是否又要有我的长辈们要离开这个世界,在北方故土,朴素的农民认为,夜猫子的哭嚎是不吉利的代言,意味着这个土地上又要有人离开这个地方融入大自然的泥土中,惊粟、恐惧、失落一夜一夜延续着我的心,对于父辈们来说,死亡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今天或者明天就会有一个非常熟悉的人名字离开这片土地。父亲说:人是一盏油灯,随时都会熄灭。后来,感觉每个人经历过太多的死亡后,就会明白,人是来到世界超度苦难的,死亡也许是最后的结局,也许是苦难的结束与终点,另一个世界将是我们的开始。

    刚过冬的泥土,看似进入初春,但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松软,北方的春天仍然要度过一段寒冷而坚硬的时期,

一些遗留的痕迹也是去年拉下的的往事,虽然陈旧,但感觉亲切。

    麻雀高高的站在电线上,仿若点缀的音符一样,在大山里,飞来飞去,犹如高原的精灵,携着刚出锅的炊烟飞往山的尽头。现在想来童年捉住麻雀,燃一堆柴火,和伙伴们烧着吃。成年后,感觉对麻雀的残忍,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弥补这种罪恶与践踏。疼爱生命,对我们的心灵或者大自然都是一种回报与赎罪的最真感悟。我的祖先们比我们要明白的更多,因为不论哪个年代,每一个人都要经历同样的年龄与路程,那种心存的善良,过多少年,仍然像一团火,始终燃烧着,在高原深处。


                                               (二)
 

    荒芜的蒿草发出枯萎的土气,残冬的痕迹随处可见,有一只野兔窜出积雪的草丛,往远处跑去,消失在视野里。这是冬天刚过,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思想,整理书柜,我在风很浓的山梁,想为什么汾河依旧,山峦依旧,而人要面临黄荒?有时还一个劲的装年轻,愚蠢与无知,也许属于刚露头的人。

    我是在父亲的教书里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涵养,我也是在父亲的农具里看到农民的朴素,多年了,我不敢去写父亲,总要把父亲的农民的形象展露出来,而忘记父亲教师的形象,也许是爱的这片土地太深,总要把父亲与土地捆绑起来,而让许多人不了解,我的父亲是一个放下课本当农民,拿起课本当老师的两面人,无论教书还是种地我都崇拜我的父亲,这里没有麻木和偏见,有的是我对这片土地上贫穷教师和劳苦农民的尊敬与爱戴。

    风还往西北吹,吹散黄土地的黄尘,吹散脚下零散的记忆,北方永远是一首高亢的唢呐,也是一首掩不起书卷的民歌,悠远与绵长,厚重与古老,仿若出土的瓷器,要经历一次碰撞的破碎与古老的弥合。站在脚下才觉得我们要给黄土地留下一点文字,包括,我的村庄,我的父母,我的磨盘,我的油灯,这些既属于过去真实的事物也属于未来消亡的事物,而我们只能用一点文字,记录过去,憧憬未来。

 

 

 

【配乐散文】不老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