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水多喝水少都有危害,这样喝才是好的选择

 斯郎曲培卓拥 2019-02-13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大部分都由水组成的,婴儿的水分含量高达90%,成人体内含水量也有70%,而我们的肾与人体水分的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分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之后,对人体有利的返回体内,而一些代谢废物,则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喝水太少或由于腹泻等原因导致水分丢失太多的时候,身体可能处于脱水的状态。有数据表明,脱水会降低身体的认知能力,如降低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等;脱水还可能降低身体的体能,如耐力下降、体能下降和干扰体温调节。

那是不是喝水越多越好呢?

凡事都讲究物极必反,过度喝水也是如此,如果喝水喝多了,平时人们经常听说的“水中毒”就由摄入水分过量所导致的。摄入过量的水分,超过我们的肾最大的利尿速度,则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从而可能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的肾的排出能力是有限度的,太多的饮水只会增加我们的肾的负担。虽然说健康的我们的肾最终还由能将多喝的水排出,但我们实在没必要无端考验我们的肾的抗压能力。而且对于一些患有肾病的人来说,喝太多水我们的肾无法及时排出,容易使体内水太多而引发水中毒。

我们的肾不可能无限制调节水量。因此如果长期喝大量水,超出我们的肾能力的范围(每min16ml),那么可能出现水的潴留。从而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导致身体别的脏器的问题出现。别的脏器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肾。

我们人体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以自动的感受血浆张力的变化,从而影响我们渴觉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的释放,进而再影响水分的摄入和排出。人体的渴觉会告诉你应不应该喝水,以防止人体缺水。

当喝水的需求满足后,人会有不想再喝水的感觉,大脑中的前扣带皮层以及眼窝前额灰质区两个区域就会发出停止饮水的信号。这时候人本能的就会不再喝水,因为自身觉得喝水不舒服。假如忽视这一信号,仍要继续喝水那就可能带来水中毒,并对身体产生危害。

对于喝什么水,并不一定。有的说喝淡盐水的,可以为人体补充盐分,并且它能刺激肠蠕动,帮助顺利排便;也有的说喝蜂蜜水的,说是通肠润便。不过有人担心淡盐水会增加盐的摄入,蜂蜜水会使血糖升高,为此很纠结。

其实相较于花样繁多价格不一的各种类型的水,个人建议: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多数过度包装的水,不过是商家赚取智商税的一个噱头,本质没有太多变化,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白开水就能基本满足人体对水的需求,还不用花钱担心有添加,何乐而不为呢?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