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姓迁入博白的各支系情况

 广东黄汉光 2019-02-13
黄征旺
历史进入元朝时代,黄氏族人陆续迁入白各乡村屯,与原住民融和在一起开创基业。白县现有人口160多万,其中黄氏人口约20万,是白的李、刘、陈、黄、庞、王、朱等几大姓之一。黄氏的人口在全球约一亿二千万,在全国七千多万,是全国的第七大姓。白的黄氏是元朝开始陆续迁入的,至今繁衍30多世代(一般情况下,以25年左右称为一代,60年称为一世,活着的称为代,逝世的称为世)。迁入白后,很快和当地的原住民团结融合,对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过去白的有关史料、族谱在写到黄氏族人的时候,只说在白的黄氏是高州族、老人湾族、廉江族这三支系族。笔者经过这几年的考查,得出的结论是六支以上的族群。
第一支高州族:第一支黄氏族人是在元朝时代从福建漳州南靖县永丰里迁入博白径口乡新屋地村,一世祖黄均埔是黄峭山的后裔,当时进仕功名,至今传至24代,七百多人。从明朝初期开始,大批人马迁入到广东的高州,随后移居白,至今繁衍26代,15万多人,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分居在文地、宁潭、那卜、白等20多个乡镇,1000多个村屯,因为是从高州迁来的,后称这族人为高州族。
第二支老人湾族:明朝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这支人从福建漳州迁至广东潮惠,明末癸末年迁入博白,迁入的始祖是文科公,现繁衍18代,有3万多人,分居在沙河、顿谷、菱角、江宁、合江等乡镇的100多个自然村,后称这支人为老人湾族。另有居住在沙河、江宁、菱角、东平乡镇的一些黄姓人,约有一万多人,自称为荔枝湾族,他们与老人湾族人联合起来成立了“白黄氏两湾族奖学金基金会”,并于2009618成立后,就集资伍万元,对当年考上大学本科的33位“两湾”族黄家子弟进行了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这是这支族人做的好事善事。
据笔者初步查证,他们应该是同一族人,即博白的史料、族谱称为老人湾族,他们自称“两湾”族。
第三支廉江族:明朝中叶,峭山的后裔黄顺公字和光的第一夫人罗氏生3个儿子,而顺公的第二夫人刘氏生一子拓基,顺公和二夫人及拓基留在福建传承发展,而罗氏带着3个儿子,从福建迁入广西陆川县上旺乡,老大黄开创住在黄村,形成后来的黄村族,老二黄创基住在佳龙村,形成后来的佳龙村族,老三黄肇基诚益公去广州担任广州守府,后居潮州饶平县营前村,后又作客广东廉江根竹村创立门户,娶妻詹氏生3个儿子天銮(无后嗣)、天镉、天佑,这三个儿子和詹氏留在廉江继续传承发展。黄肇基一人从廉江到博白县东平塘龙江背垌落户创业,后娶继室李大一娘,生一子黄伦长,这支人传承20世代,按字辈排列为:伦长—应邦—文亮—泗弟—登远—含章—中炜—色新—相怀—日、云、辉、彩、征、佳、瑞、德、泽、流、芳……这支人约有五千多,分居在东平、沙河、宁潭、龙潭等乡镇的40多个自然村屯,后称这支族人为廉江族。
第四支黄村族:清朝时期,陆川县黄村黄氏族人,由开基—黄仲—黄贵—黄千—黄万—(震山)、黄万二(北山)、黄万三(艮山),这三兄弟的后裔逐渐外迁,其中震山支系迁到博白的三滩、黄凌、亚山等乡镇的20多个村屯居住发展。震山—彬—金壁—祈分(福厚)—钦—标—昭、文、质、朝、德、执、贤、光、宗、耀,从开基到“耀”字辈传至21世代,从震山到耀字辈16代。在博白史料、族谱中包括在廉江族内,笔者认为这是不确切的,应该分离出为黄村族。
第五支佳龙村族:罗老孺人的次子黄创基迁到陆川县后,居住在滩面乡佳塘佳龙村,至二世祖分房,六世才分四大房,创基具体的传承是:创基—创建—纲克—克廉—德正—福田、福贵、福寿、敬文(六世分四大房)福田在清初迁入白县三滩窝还、冲苍。福田传承—如寿—建才—勤善—永明—广才—甫、仕、道、显、德、成、文、俊、天、锡、纯欢……迁入白传至17代,约800多人。佳龙村族过去被博白史料、族谱包括在廉江族内也是不确切的,应分离出为佳龙村族。(第四、五支系的情况根据黄有光199810月主编的《黄村族族谱整理》)
第六支庞村族:庞村族的始祖讳黄金字玉秦,祖妣巫、刘、郭三氏共5子,于明朝中叶自闽省莆田携妻巫氏并三男富仁、富义、富礼、来到广西(当时叫粤西)博白县(今陆川)鹤浪水井头定居。(后来刘、郭二氏及子富智、富信下落不明)。定居后劳垦地开荒,植粮种粟,日子过得很好,得天地之精华,逐渐丁财两旺。玉泰公深感人口逐年增多,耕地渐少,遂留长子富仁侍母居鹤浪,携二子富义、富礼迁入广东平山另辟基业去了。在平山定居后,得天时地利人和,家财万贯,到四世又由富礼大部子孙又迁往广东廉江塘蓬发展。至今玉泰公后裔达十万余众。
留在原籍的长男富仁得钱氏为妻产一子日新。日新娶妻刘氏,产二子传佰、传千,传佰无嗣,传千娶妻张氏产一子显达。显达配妻陈氏产二子添生、贵米。添生配妻江氏产二子良初、静初。贵米被贼所害,无嗣。
良初配妻李氏产一子其孝。其孝配妻宋氏产一子日选。日选配妻刘氏产二子殿武。殿文配妻何氏产一子有德;殿武配妻黄氏产二子有才、有志,无传。有德配妻江氏产二子光辉、光亮。光辉配妻刘氏产二子必传、必昌;光亮无传。必传配妻吴氏产一子玉传。玉传配妻谭氏产六子志章、志文、志昭、志成、志康;志章、志文、志昭长成后迁往越南,今下落不明。
志武配妻李氏产子文琮、文友。文琮配妻江氏产三子德宽、德安、德金;文友配妻饶氏无出,以文琮第二子承继之;今文琮公人丁甚众,永霖、永辉是德金公之子也!志成配妻氏产一子文十;志康配妻杨氏无出。文十配妻阮氏产一子德先,承继志成,志康两柱。
良初公后裔住博白文地车子铺村,有人口一百六十余人。
静初公配妻刘氏产五子其仁、其义、其礼、其智、其信。其仁配妻赖氏产三子日乾、日坤、日亨。其义配妻周氏无出,以其礼第四子承继。其礼配妻陈氏产四子日正、日相、日清、日传。其智配妻氏产一子日旺,无传。其信配妻江氏产一子日俊,无传。
其礼公得天地之佑护,人丁大发,原居鹤浪,柑子园,由于人多思迁,遂留长子日正留居鹤浪柑子园,其余三子各携子孙陆续迁往博白宁潭境内的庞村、羊贝垌周岭、大湾径等地居住,此后又有迁北流山围、贵县(今贵港)蓆草塘、黄凌、靖西、崇左、宾阳、陆川和广东省雷州市、英益村。由于迁往庞村的人较多、人才辈出、这就是庞村族人由来。
目前庞村族有人口一万余众,如果加在始祖玉泰公名下族众近十万余人,分居广东广西(即旧时称的粤东西部、粤西南部)等地区。

(关于庞村族的情况由文地车子辅黄永霖提供)

至此,博白黄氏就形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支系,包括高州族、老人湾族(含荔枝湾族)、廉江族、黄村族、佳龙村族、庞村族,共有20多万人。这几个族的具体情况还有待于这几个支系的负责人再进一步查清。但这里有个原则问题,现在以上六个支系都以迁来博白的始祖为第一世祖,这可以由各支系的族人决定。但是2003年至2006年以峭山公的各义建成的“黄峭山宗祠”就必须要以峭山公为第一世祖,峭山是第119世,这样才能统一黄氏的世祖,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关于黄峭山公排列那一世祖的问题,海内外的各族谱原来的排列各不一致,例如我廉江等族排列为125世,庞村等族排列为129世,而全广西的《黄氏世谱》(1998年宾阳县黄光玑主编)排列为119世。全国的《江夏黄氏峭山公宗史》(福建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会长黄承坤主编,香港奔马出版社,200711月出版)也是排列为119世,现在全球峭山公后裔都认同119世,所以博白黄氏也应该统一排列119世,各支系再从119世往下排就同中华黄氏统一了。
黄氏迁入博白,出了几位名人,最著名是文地镇汉平村的黄文金和他的堂弟黄文英。黄文金生于1831年,卒于1864年,从小胸怀大志,骁勇过人,1847年洪秀金创办的拜上帝会传播到博白,他带领家人黄文玉、黄文英等亲属加入拜上帝会,并在旱坳村设坛拜教,在各村设立功夫馆,练习武艺,并建立拜上帝会组织。18507月,黄文金接到洪秀全发布的团营令,聚合文地等附近的民众2000余人,与陆川县赖九率领的数百余人汇合于山猪浪,打败了陆川清朝团练,声威壮大。同年10月。洪秀全命令黄文金和赖九赴桂平金田起事,途经黄凌、径口、茶根、入玉林沙田,击溃玉林福绵清朝练勇,队伍增至5000人,18511月到达金田,参加了金田村的起义誓师大会,5000人全部编入太平军。此后,黄文金挥师北上攻占永安,转战湖南,挺进湖北,攻夺汉口,扫荡长江沿岸,屡立功勋,队伍发展壮大。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1855年,黄文金受封为东殿三十一承宣。当时,清军屡犯湖口军事要地,东王杨秀清命令黄文金镇夺,镇守三年,清军屡次来犯,大小数十战,再毙清将肖捷三、罗胜发、史久立等,清军极为畏惧,称他为“黄老虎”。曾国藩称他为“凶悍狡诈”之人。18604月,黄文金参加授京解围的作战,歼敌数万,解了天京之围。黄文金受封为定南主将。18614月参加授救安庆作战有功,1862年受封为堵王,1864829与洪仁玕、洪仁政等返回德州,护送幼天王西走宁国,受敌截击受伤,遂南走浙江昌化。95因创伤不治,不幸于昌化白牛桥病逝,英年33岁。
黄文英,生1838年,卒于1864年。为人刚毅文静,幼丧父母,由堂兄文金扶养长大。13岁跟堂兄文金参加金田起义。后随文金所部行军作战,主要是筹备军响,经管粮草并兼理文金家务。长期奔波劳累,历尽艰辛。18639月叙功论赏,晋封为昭王。1864829黄文英同黄文金、洪仁玕等人返回德州护送幼天王脱险,途中黄文金受伤病逝,文英接统其军,继续护送幼天王入赣,途中妻室和6岁幼子被乱冲散,战马丢失,脚底受伤,被清军所俘。18641123黄文英在南昌同幼天王、洪仁玕、洪仁政等人一起,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博白文地黄族人为了纪念这俩位英雄,在文地建有纪念堂,供黄氏族人纪念他们。
2003年底,博白黄姓人在建造黄峭山公祠的同时,在公祠的二楼建有黄文全纪念馆。
另一位名人是黄宗。他生于1911年沙河镇双山村,三十年代于广西大学文法专业毕业。一生热心文化教育,亲自创办沙河初中(现改为高中),历任中学校长,县教育局长等职。1949年侨居香港,在各社团、文化、财经各界被推选为各团体主任、会长、顾问、董事长等职。英名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先后荣获“社会栋梁”银牌二座;“同心爱国”锦旗一面;“忠精祖国”锦旗一面。他擅长中文、英语,精忠报国,致力教育,为中华崛起作出了贡献。他的作品被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被香港誉为教育家和知名人士。离休后,曾兼任香港教育、文化、社团等多个方面的顾问和名誉会长。大陆改革开放后,尤念家乡建设事业,多次捐款给家乡人民办教育,办福利,给家乡优秀学生发奖学金。其中给沙河高中一笔固定存款,每年取出利息奖给品学兼优和考上大学的学生。1992年临终前把子女命至床前,再三嘱咐要继承其遗愿,继续给家乡3间学校发奖学金,待子女应诺后,始瞑目长辞人世。至今,在沙河高中校园内建立有黄宗三米高的塑像,以供黄氏族人和学生纪念他的功德。
博白黄氏族群的标志,就是座落在亚山镇民新村的黄峭山公祠和黄文金纪念馆。说到这宗祠,则有一番神奇的轮回。原黄氏宗祠是峭山公的裔孙黄兆裕(地理明师)走遍博白的山川秀水而亲点的一穴风水宝地,嘱咐子孙一定要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建成祠堂。后来沙河老人湾族为主会同全县黄姓人于1934年筹建,1935年9月14日建成祠堂。这个祠堂又叫龙腾肚祠堂。因为祠堂前面有一个清潭,深不见底,当地村民说:“万丈深潭大龙殿,龙从潭里升起来,”因而得名龙腾肚。祠建好后香火不断,财丁兴旺,人才辈出。至解放后,政府收为国有,一半用作民新村村公所,一半用作民新村小学。后来全部归小学使用。因为年久失修,到了2003年8月,被县教育局检查发现,宣布为严重危房严禁使用。学校领导急于找到当地的黄氏族人,商量解决办法,经多次协商,学校愿意有偿归还黄氏族人。这真是黄姓人梦寐以求的大好事。因为近十多年来,黄氏有识之士如博白的黄锦柱、黄秀球、黄世有、黄宗微等人,南宁的黄征旺、黄有光、黄典朝等人,多次议论重建宗祠的问题,因地址问题和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定论。现在归还旧祠地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经历68年宗祠重新轮回黄氏族人手中,这事神奇不神奇?黄姓人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立即召开代表会议,成立建祠筹委会,号召全县黄姓人捐资:农村人口每人3元,城镇人口每人6元,干部职工一百几十元不等,企业家、生意人一万几千元不等,坚持负担不重,自觉自愿为原则,一时间集资100多万元。先划拨出一块黄氏的地皮,再出偿一部分资金(其余资金由政府、教育局和当地民众共出)重新修建一所新学校,在新学校建好后,孩子们能进学校上课读书以后,我们才退座建新祠。这件事这样做各方皆大欢喜。

通过建祠,以弘扬江夏黄氏之美德,寄托宗亲们对先祖的厚念深情,深得世人的赞誉。从2003年到2006年,历跨四年,经过多次集资最后集得180万元,已建了成一座小学和一座两层1349平方米的黄峭山公祠。宗祠的建设能与时俱进,新老结合,中欧式结合,园林式风格。正殿两座,两排横屋,中间设拜亭、罗伞,屋面琉璃瓦,屋顶龙凤呈祥。一层有五个门,方便进出,二楼前面有九个孔门,美观好看,真是九五之好。二楼还设有太平天国堵天黄文金,昭王黄文英的英雄事迹展览纪念馆,供后人瞻仰。这个优秀的设计者是黄立明高级工程师。
写到此,笔者有三个设想:一是号召黄氏族人捐资给民新小学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二是申请博白县人大把黄文金、黄文英俩兄弟的英雄事迹展览纪念馆作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象福建省邵武市把黄峭山墓地以及和平书院作文物保护单位一样保护起来,供人瞻仰;三是号召有识人士,把黄峭山公祠周围附近这山青水秀的地方,开辟成文化旅游景点,供人们参观旅游休闲娱乐。但愿这几个愿望能早日实现。

作者黄征旺是广西区党校教授、黄峭山公孙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