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少荃湖要更名?

 李明旭 2019-02-13

大风号

​合肥新站区少荃湖要更名?
​叫了这么多年的名字要改?
​而且更名的理由更是“奇葩”
​就问这样的理由你同意吗?
​近日,在市政府信箱上一则投诉建议,迎来众多围观。
​在众多上访信件中,201个访问量已然是鹤立鸡群。
​-------------------------------------------------------------------------

​-------------------------------------------------------------------------
​没错,就是关于此次少荃湖更名的建议,我们来看一下信件内容:

“堂堂安徽省省会,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改革开放最成功的40城之一,怎么能以这种少荃湖重要地名去纪念一个靠剿杀农民起义起家,签署多份卖国条约的人。”

网友提到的这个所谓“剿杀农民起义,签署多份卖国条约的人”就是李鸿章。

那么李鸿章跟少荃湖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是当地人可能有所不知,李鸿章字少荃,出生于少荃湖畔。“少荃“二字正是取自于家乡的少荃湖。

接下来,瑶海区以及市民政局的回复,也是我看到过的回复信件中数一数二回复细致、理由充分的信件之一了。近千字,堪称是向市民普及历史文化知识、道路地名等命名规则的典范。

答复单位:瑶海区、市民政局

经市民政局核实,打造一个城市的名人文化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安徽历史上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著名人物,在创造历史,创造皖文化的过程中,自己也演化为皖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弘扬皖文化特有的魅力,在地名规划时,我们精选了少量出生于安徽省的著名历史人物的字、号或出生地等来命名地名,一般不直接用人名命名地名。

如用历史人物华佗、包拯、吴敬梓、曹操等命名的华佗路、包公大道、吴敬梓路、魏武路;

用近代人物李鸿章、刘铭传、丁汝昌、戚继光等命名的文忠路、铭传路、雨亭路、戚继光路;

用现代人物蔡永祥、盛习友、孙立人、杨振宁等命名的蔡永祥路、习友路、金牛山路、振宁路等。

市十三届政协委员包正军在市政协第13届2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深度挖掘本土名人文化,构建大湖名城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家园的建议》,

建议中也认为:历史名人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是一个城市的根和灵魂,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

要积极保护好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打好、打响如“三国名将周瑜、北宋清官包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首位海军提督丁汝昌、抗日名将孙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一大批名人的“名人牌”,

不断提高我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地名文化品位。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字少荃,谥文忠。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今瑶海区)磨店乡。

因此2013年12月,经市政府《关于同意我市部分地名规划片区的第四批道路命名更名及第二批桥梁命名的批复》(合政秘〔2013〕202号)同意:将原瑶海区磨店乡区域内的郭冲水库命名为“荃湖”,市民俗称为“少荃湖”。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可改可不改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因此我们认为“荃湖”不属于必须更名的范畴,不宜更名。

少荃湖发展比肩西湖 被关注是必然

少荃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开发区磨店街道,占地1500余亩,总库容350万立方米。

少荃湖在合肥人以往的认知里是一片荒凉,而如今,北航、京东方、合肥九中、寿春中学纷纷落户少荃湖板块。少荃湖也迎来新变化,其身价不断上涨,成众房企争夺之地。

少荃湖是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市公园;

对于新站高新区来说,它是以商业、休闲、娱乐、宜居为样板的滨水中央公园;

对于公园自身来说,它是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重要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南有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西有蜀山森林公园,现在,北部少荃湖湿地公园开建,“三足鼎立”的格局打开,堪比高新滨湖两大区,新站也逐渐成为合肥又一高大上的人文居住板块。

目前少荃湖板块已经集聚了万科、皖投、华润、文一、绿都等知名房企。

高层和洋房为主的主力房源,改善型住宅逐渐成为少荃湖板块目前所打造的品质住宅格局。

当初的房价洼地也逐渐被填平,你看不上的房源,如今却风生水起。

李鸿章一个功大于过的洋务运动之士

对李鸿章的点评历来褒贬不一,但就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不得不重视其洋务运动所带来的历史新东西和进步。

毋庸置疑,对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和经手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劣迹,加以抨击和批判是理所应当的。

但在抨击和批判的同时,也需进一步作出阶级的、历史的说明。

必须指出,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这是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

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敌视人民这一点上,一切封建统治者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的岳飞和史可法,在阶级矛盾激化时,都曾主张并执行了镇压农民的政策。

近代史上的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虽是个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但为了绞杀太平天国革命,他竟不顾病体之难,还以当年出戍时“苟利国家生死外,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词句勉励自己,做了第一任“剿匪总司令”。

既然如此,对身为清朝大官僚的李鸿章的评价,怎能因为他有过镇压革命的“政历问题”而一锤定音呢。​

-----------------------------------------------------------------------
​“堂堂安徽省省会,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改革开放最成功的40城之一,怎么能以这种少荃湖重要地名去纪念一个靠剿杀农民起义起家,签署多份卖国条约的人。”

网友提到的这个所谓“剿杀农民起义,签署多份卖国条约的人”就是李鸿章。

那么李鸿章跟少荃湖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是当地人可能有所不知,李鸿章字少荃,出生于少荃湖畔。“少荃“二字正是取自于家乡的少荃湖。

接下来,瑶海区以及市民政局的回复,也是我看到过的回复信件中数一数二回复细致、理由充分的信件之一了。近千字,堪称是向市民普及历史文化知识、道路地名等命名规则的典范。
----------------------------------------------------------------------------

关于他经手签订不平等条约之事,也应作出具体分析。不可否认,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

如若对当时的实际情形作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得出其责任并不专在李鸿章一人的结论。

从签订《马关条约》来说,甲午战争时,恰逢西太后六旬大寿,这个抱定“宁亡外夷,不给家奴”的清廷主宰者即主张从速和解了事,以免影响她的庆典。

事实表明,这种“议和”的主谋者是西太后。同时,还不应忽视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这次“议和”是在清政府全面战败的情况下进行的。

显而易见,在敌人炮口下的“议和”,清政府无论派谁为“议和”代表,都不可能改变战败受辱的地位。

由此可见,《马关条约》的最后签订,李鸿章虽有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但这笔烂账却不能统统算在他个人的头上。

此后,经李鸿章之手签订的另一个重大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从清政府方面来说,更是由西太后一手造成的恶果。

我们要看到,他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而且他还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因此要全面、正确地评价李鸿章,不探讨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是不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