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你是这样的“麻黄汤”

 初上旅途Lzg 2019-02-13

原创: 冬虫or夏草

原来你是这样的“麻黄汤”


我是冬虫夏草,生于北京,长于花城。

有一次出门,骤然变天,没来得及加衣服,被吹了个透心凉。傍晚,觉得身上好冷,头身疼痛,尤其后脑勺像炸裂一般,难受得要命。一量体温表,38.5……搭了一下自己的脉,紧的,偏快。一点都不像表虚证的“脉浮缓”,而且身上无汗——基本确定了外感风寒表实证。

治疗发烧,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退烧药”,或者干脆去医院输液。可是既然学了这么多中医,关键时刻为何不用?于是自己开了方子。生麻6g 桂枝8g杏仁9g炙甘草6 生姜5片 大枣3枚。没有用任何西药。当时分析,自己身处南方,天气并不会特别寒冷。而且当时比较瘦弱,所以麻黄用量减了一些。

那是我第一次给自己用麻黄汤。虽然发着烧,煎药的时候竟很期待。熬好后热服:麻黄辛散的力量是能感受到的,杏仁的味道有点清香。不会很难喝。然后倒头便睡。半夜醒来一次,没有感觉发汗很猛,只是身上浅浅一层。可能是用量不多的原因吧。次日清晨,体温恢复,头痛完全消失,心情大好。只是有一点点虚,也许是正气被消耗的缘故吧。

赵五味说,麻黄与桂枝比例为9比6时发汗作用最强。

【意义】

之所以给大家介绍这个方子,是因为这是方剂基础中的基础,外感风寒最典型的病机,也叫伤寒正局。君臣佐使各一味,也是基础方剂的典型结构。

【麻黄九禁】

原来你是这样的“麻黄汤”

麻黄汤有“咽、淋、疮、衄、血、汗、寒,尺脉迟和尺脉微”九种禁忌症,被称为“麻黄九禁”。其实,这个“九禁”,泛指辛温发汗的方剂,包括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甚至包括桂枝汤,葛根汤这类的方剂,都应当适合这九禁。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丢失的药方)。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原来你是这样的“麻黄汤”

【附方】

附方1麻黄加术汤组成:麻黄9g,桂枝6g,甘草3g,杏仁6g,白术12g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附方2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组成:麻黄6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

附方 3大青龙汤

麻黄12g 桂枝6g 炙甘草6g 杏仁 6g 石膏12g 生姜 9g大枣 3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