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养生】今日春分,养生注意事项早知道。

 香菊书屋 2019-02-13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

 

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各地农谚对春分有不同的说法:山东有谚语“春分日植树木,是日晴,则万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广东有谚语“春分在前,斗米斗钱”。

 

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的台湾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如在烹调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时节,回然堂提醒大家最重要预防以下三类疾病。

  
五更晨泻

1,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

2,舌苔白,脉沉而弱,怕冷,腰以下发凉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以温中扶阳。平时可常用干姜炖汤。

  
腹痛腹泻

1,因春天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素脾虚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其特点是腹痛明显。

2,养生的办法是大风天,少到户外受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理中丸。

3,春分前后,要防止受凉。

4,做菜多用干姜,因为干姜能温中。

  

感冒、流涕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防病从细节做起

在中医看来,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不但容易诱发年老体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症,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高压力状态下的“亚健康人群”,要注意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病”,回然堂建议大家这段时间里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如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利用居住环境进行简单的健身运动,如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时间不易太早。早起洗漱时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每天房间开窗通风的时间也不易太早,9时后较为适宜。

  
穿衣适宜下厚上薄

虽然进入春分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但是昼夜温差还是较大,而且不时仍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此时,回然堂提醒大家要注意添减衣被。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老人及小孩普遍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在这个时候就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适量多穿一些衣服,不要一时减衣减得太快。

  
春分养生宜吃春芽食物

春芽食物包括香椿芽、春韭、柳芽、马兰头、鲜荠菜……这些都是只有在春天才能享用的美好食物,非常珍贵。更加奇妙的是,这类食物正能切合人体此季对营养的特殊需要,弥补春季饮食中诸多的缺损和不足。很适合作为春分养生的事物之首。

  
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大枣尤宜于春季食用。《本草纲目》中说:“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乐,人服轻易延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