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县在几年时间里教育焕然一新,它是如何做到的?

 实心菜书斋 2019-02-13

10年前,河南省濮阳县的地方教育和许多欠发达的教育类似,教学质量低下,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而今,濮阳县的教育吸引了周边乃至全国慕名而来的教育者。10年间,濮阳教育探索出一条囊括教改、教师专业发展在内的教育变革之路。

这一切的发生不得不提及濮阳县教育局副局长申建民,在他一丝不苟的研究和稳步推进的改革之下,濮阳教育迈入了发展的快轨。申建民自认为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对于濮阳县未来的教育,他内心藏着宏大梦想,并结合实际情况,一点点转化为现实。

10年来,濮阳县一直遵循着“让农村的孩子享受最优质教育”的教育初心,将国内最先进前言的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体系中。

“如果将如今全县的教育状态和2009年相比,那么那时候可以说是植物人,而今我们已经可以直立行走了。”申建民笑称。

或许你会好奇,濮阳教育的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改变教育先改变教师 

当副局长之前,申建民曾当了19年的高中历史老师。在局长位置上,他的很多做法都来源于过去当教师的经验体会。回归到个人,他觉得要想让教育有所改观,教师首先必须要得到专业发展,即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反思;其次,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服务,教学生学会学习,懂得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2010年,担任副局长之后,面对着一摊子落后的教育,申建民难以平静,“我就想着如何尽快地缩短当地教育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让县里的孩子和发达地区的孩子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但纵使内心壮怀激烈,要想改变一个县的教育谈何容易?申建民首先做的是将周围的同事“点燃”。他身体力行,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全力以赴地做出表率,然后引领着校长和老师去进行各项教育改进工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到工作成就感。“一旦获得了成就感,他们的各项工作就开始加速。”

另一方面,他广泛“借脑借智”,调动外部资源,“请进来走出去”,让老师接受各类教育培训,并将外部优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与濮阳当地的教育进行嫁接融合。

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濮阳教育构建起了“一个信仰,五个模式” 的“五专”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五专”包括:“专业阅读”,大力推广教师阅读 ;“专业写作”,每个教师需要写工作心得,提升写作能力;“专题研究”,鼓励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专业成长共同体”,教师内部形成团体,共同成长;“专业发展规划”,老师需要对自己进行专业成长规划。

最开始,申建民鼓励一些老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的教案汇编成了书,这个举动让很多教师和校长受到了鼓舞,“很多校长都没想到原来老师也能出书”也纷纷开始总结研究,著书立传。每年,教育局都会拨出20万供濮阳县的教师出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教师活跃在小课题研究上。

通过这样的方式,申建民希望每位教师都能从自己的课堂出发,逐渐转型成一位研究型和学习型的教师。“只要他们聚焦于一个问题,就需要读书、查阅文献,思考和总结,越来越接近于科研。”申建民说。

几年下来,通过这一模式,濮阳县将国家级培训、地方培训和学校培训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五专”模式推动了一段时间之后, 教师们的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逐渐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生命的常态。

在申建民看来,教育已然成了这些老师的一种信仰。 有很多老师自发工作到凌晨,每次研修回来之后不需要安排就能自行组织研讨会。这同样是申建民所理解的教师的幸福感,“所谓的幸福感就是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状态。”

改变从课堂到课程

教师的状态焕然一新之后,教改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教改,申建民所选的首要切入点就是课堂。在当时,高效课堂是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申建民不愿意照搬外界模式,他希望能够生成一套适用于濮阳当地的高效课堂模式。于是,他领着教研员和骨干老师在听评课的过程插入了一个环节:每节课上完都让大家一起探讨“什么是理想中的课堂模式”。

经过半年反复的梳理和总结,教师们达成了几点共识,其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提出问题;其二,针对问题,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其三,围绕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训练检测。 其四,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对于知识点能够举一反三。

将这四点进行整合提炼之后,濮阳县形成了以“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多元互动,合作探究”“训练检测,目标探究”“迁移应用,拓展探究”为四个环节的“四步探究教学法”。这一课堂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申建民始终坚信“学习的本质是思维”,而通过“四步探究教学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让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课堂模式日渐成熟之后,申建民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推进课程改革。他鼓励教师多立足于课程的角度进行思考,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于是,濮阳县基于对人的理解,改造传统的“德智体美劳”的课程标准,开始“五位一体”的课程模式构建,“五位一体”包括学科拓展课程、文化素养课程、活动体验课程、艺术审美课程和生命尊享课程。

生命尊享类课程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它整合了体育、心理、生命安全、法治规则、生涯规划等多维度的教育,从每个个体生命幸福成长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享受生命的过程。

课程结构的变化带动了学生和教师的变化,从而令濮阳县教育逐渐有了文化层面上的积淀。

为了更好地推动课改,申建民竭力地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在濮阳县,一百多所规模稍大的学校都成为了课改项目的试验校,每个月,初中段和小学段的学校都会集体召开专题研讨会,展示课改成果。而针对小规模的学校,申建民又发起成立了一个微信学校联盟,同样一个月开一次现场观摩课程研讨会。

每年十月份,全县会召开课程教学博览会,一开就持续数日,吸引了诸多外地的学校前来观摩。在课博会上,全县每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个展区,呈现课改的亮点和成果。

事实上,研讨会和博览会在濮阳县已然构成了一种评价方式,学校在这种展示型的评价中不断地比较自己和其他学校,在比较中反思与进步。“每一所学校每年所展示的成果都不一样。”申建民坦言。

创设共同的成长环境

在推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申建民始终在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提出了打造“幸福教师的口号。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浪潮掀起之后,几位教师自发成立了一个民间学习型组织,取名“杏会星期天”,每一个月固定某一个周日,教师们聚集在一起读书交流,学习成长。

有一位高三的语文老师在加入了这一组织之后,立即被点燃了,开始和其他老师一样,加入了课题研究的队伍,这在高三教师是极为罕见的。他以阅读为切入点,顶着升学压力,他在高三年级大力推行阅读《史记》,结合高三学生的阅读状况,他完成了“中学生读《史记》”这一研究性课题报告,并出版了6本专著。

在小学,很多女教师在平时家务事繁忙,但这并不能抵挡她们学习的步伐,她们自发成立了一个线上组织,每天八点半之后在微信群里“打卡阅读”。

就这样,濮阳当地的学习型组织如同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不仅仅是教师群体内部,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孩子都相互联合起来,成立了越来越多的微信阅读群。如今,微信阅读群已然无法满足需求,每周六日,当地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一起来到县城的书店,进行现场读书讲书。

每所学校都拥有了自己的读书节,全县将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设立为全县的阅读节。

“通过最初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给点燃了,人与人之间深入影响和互动,最终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态。”申建民对于这些年的改变颇感欣慰。

让师生收获真正的幸福

很多年以来,申建民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经历了摸爬滚打,他坚决反对简单粗暴的应试教育,始终想着如何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让师生拥有获得感,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这些年,申建民将很多的课程引入到了濮阳县内,比如“学思维”课程、steam课程以及财经素养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引入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样态。

以“学思维”课程为例,这套课程由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带领团队研发的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濮阳县要求全县试点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认领其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而非仅仅由几位教师教授全部的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将“学思维”课程中的教学方式吸纳,迁移进传统学科的教学中,改变了原本的教学方式。一段时间下来,教师对于steam课程、“学思维”课程与传统课程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他们已然学会了将课程进行融合,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

一位中学教师,原本沉陷于工作的灰暗境地,对周围的环境极为悲观,直到接触到“学思维”和steam课程之后,他的工作生活状态焕然一新,他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学生的热烈追捧,成了明星教师。

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点燃了学生,他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便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孩子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学习。

申建民认为,如今孩子所承受的学业负担是成年人用成年人的视角强加给孩子的,而非出于孩子的意愿,这便造成了负担。

而他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便是改变学生成长的环境与生态,在如今的濮阳县,即便应试的痕迹依然存在,但至少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然享受到了多元自主的“新”教育。

这些年,濮阳县还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的课程下沉到初中,这样,一部分不适合参加高考的学生觉提前分流到了职业教育中。

濮阳县还尝试进行学生评价的改革。申建民大胆地提出取消全县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统考,要求学校不允许公布考试排名。取而代之的,濮阳县引进了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的绿色评价工具,用第三方的大数据来引发校长和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中考和高考的机制尚未发生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希望借助评价方式的改变帮助校长和教师建立一个更好的教育体系。”申建民说。

申建民的一个终极理想是促成一个教育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教师都拥有理想和信念,淡化功利,尊师重教,而这样一个社会需要每个人齐心协力,共同来实现。

至少在濮阳县,这一理想的曙光已然点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