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吃---破一破养生帖子的迷信说法

 欲穷千里目399 2019-02-13

关于吃---破一破养生帖子的迷信说法 (4)关于盐的摄入

             LL20190212

一个人要吃多少盐?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从我以前读书上课学到的知识,人体对盐的调控是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吃的多,会排的多,身体需要了,就少排,总是能保持一个正常的范围,只要心,肾和内分泌功能正常,吃多点或吃少点应该都没什么关系。我们在医院里治疗病人,只要病人能吃饭,一般不会担心他们的血钠浓度。可是这些年(也蛮久了,有近二十年了)一直被告知要少吃盐,否则容易得高血压,并且是权威机构宣布的: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能高于6克。于是我也这样告戒家人:少吃盐!可是最近又有一个帖子在流传,题目很惊人:“提出低盐的人是犯罪“。有朋友看了感到困惑,希望我能就此写一点,我自己也想好好搞清楚这个多年困扰我的问题,所以查了些资料试着写点。

基于我写科普的主要目标是普及一些基础医学知识,在此我想分三个问题谈谈:1,钠对人体的重要性, 2,身体如何维持钠的平衡,3,提出限制盐摄入的依据和争议。

1, 盐对人体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我们吃的食盐是氯化钠,氯化钠在水里溶解就分解为钠离子和氯离子。钠是我们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化学元素,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器官,主要在细胞外液及骨骼,约占体重0.15%。

钠对人体的功能很多,主要功能是: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2)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这两句话怎么理解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渗透压。如果我们腌制咸菜,我们会发现加了盐后,菜会出水,如果不加盐,它不会出水。为什么呢?水从哪里来的呢?水是从菜的细胞里面出来的。细胞表面是细胞膜,这个膜即不是像铁板一样严严实实,什么东西都不能逾越,也不是像纱网那样松松垮垮,什么东西都能进进出出,它是一种生物半透膜,水可以自由进出,但是像钠离子,钾离子之类的小分子却不能随便进出,必须在有“命令”时,让膜上特有的钠通道钾通道开放时,它们才可能由通道进或出。水进出细胞膜就取决于细胞膜两边离子浓度形成的压力强度,也就是说,哪边的压强大,水就往哪边跑。腌菜时,菜外面加的盐多,让水渗透的压力远远大于细胞里面的,所以,细胞里的水就跑到细胞外面来了。大家想想,细胞里的水跑出来会发生什么情况?细胞一定变得扁塌了,变小了,即细胞脱水,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功能;同样,如果细胞内渗透压大于细胞外,水就会往细胞内跑,这样细胞就会变大变鼓,即细胞水肿,甚至还会把细胞涨破,同样严重影响细胞功能;只有在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都一样大时,水才会停止渗透。所以要细胞保持正常的大小和有正常的功能,必须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一致,也就是:维持渗透压平衡。

钠和钾在人体内分布是不同的,它们各有各的“地盘”,钠主要在细胞外,钾主要在细胞内。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钠离子的浓度维持的,而细胞内主要是钾离子的浓度维持。我们说的生理盐水是0.85%的盐水,这个浓度的盐水就是和细胞内的渗透压相等的,也叫等渗盐水,静脉输入生理盐水不会影响血细胞,故是安全的。

(钠对酸碱平衡的作用我以前有写过,这里不再重复。)

至于钠对人体的功能的第二点: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简单地理解就是人体任何的神经,肌肉活动都要钠,缺了就动不了,就像一个手机没有充电,用不成。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吃盐过少,或者严重腹泻,就会出现低钠血症,表现软弱无力,反应迟钝,心脏收缩无力。严重者还会因为脑及多种细胞水肿出现一系列精神,消化,呼吸等多种严重症状。

此外,钠还有许多其他功能,由此可见保持钠的平衡是生命的基本需要。

2, 人体如何维持钠的平衡

我们吃的钠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钠离子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摄入多,排出亦多;摄入少,排出亦少。这个调节是通过非常复杂的神经--体液-内分泌网络调节的,我们的大脑,心脏,肾上腺和肝,肾等都有参与。当血里面钠浓度高了,渗透压高了,通过神经感受器,我们就会感觉口渴,就会喝水,使渗透压降下来;体内水多了,血量多了,又通过神经感受器,分泌一些激素,因子,让肾多排尿和钠。相反,体内钠浓度低了,就会让肾少排钠。

此外,随汗液亦可排出少量的钠,如大量出汗,也可丢失较多的钠。

3,提出限制盐摄入的依据和争议

人们观察到盐和高血压的关系的已经有很长时间了。20世纪60年代,Dahl成功培养了一种盐敏感大鼠族,当给以高盐饮食后,大鼠血压急剧增高,成为高血压大鼠,这是首次从动物实验证实了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后来不少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支持存在这种关系。1988国际上著名的 Intersalt研究包括了全球范围32个国家的52个中心 2079岁男女,共10 079名观察对象。做了统计分析后,发现24小时尿钠排泄量与个体收缩压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钠排的越多的收缩压更高),习惯于低盐的人收缩压比平均人群要低一点,也会相应降低冠心病死亡风险和中年卒中死亡风险。

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膳食盐及钾摄入指南,要求大家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高于6克,2013年又减为5克,并要求多摄入钾。认为钠摄入量高>2/天,相当于每天5克食盐)和钾摄入不足(低于每天3.5克)会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但是,是否一味的低盐就好呢,要低到什么程度呢?美国以国家医学院2005年的报告为根据,建议普通人群把每天的钠摄入量限制在15002300毫克。但是现在有人指出,美国国家医学院2005年报告中的一些研究方法有缺陷,结论可能有问题。

2008年了对232名意大利曾接受中度或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积极治疗的病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把这些病人随机分为两个组,一组每日摄入钠2760毫克,另一组每日摄入1840毫克,其他的饮食都一样。结果却和预料的相反,每日摄入钠1840毫克的病人组中再次住院人数是每日摄入2760毫克钠三倍多,死亡人数也是后者的两倍。另一项发表于2011年的对2.88万名5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4.7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尿液检查分析了他们的钠摄入量(摄入越多,尿排出的越多)。结果发现每天钠摄入量超过7000毫克的人,以及低于3000毫克的人,心脏病发作、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及心脏病致死的风险都大幅增加。这些研究显示了高盐和低盐可能都对心脏有危害。

这些看似矛盾的结果,说明什么呢?我看了一些文章,现在头脑里有点清楚了:这个问题并非只有盐和血压两个东西,还有遗传因素,不考虑这一点,结果就会有偏差。在人群中有对盐敏感的,有不敏感的。不敏感的人,吃钠多也不会影响血压,而敏感的人长期吃高盐就会发展成高血压。这和基因有关,不同人种中对盐敏感的人所占的比例不同,但是我们现在不能知道自己的基因是敏感或不敏感,所以,大家都且按敏感的对待,少吃一点,如果家里有高血压病史的,是盐敏感的可能性更大,更要注意钠的摄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克。我查的成人钠的需要量应该是4-5克/日,所以我认为也不要低于这个量,摄入盐过低肯定也是不好的。钠的来源主要是食盐,还有味精等,很多加工好的有味的食品都有钠,应该注意一下钠含量。

至于高盐为什么影响血压的道理还是很复杂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顺便讲一句,钾是细胞内的主要离子,所以我们吃的食物都有钾,只要正常吃饭,不会缺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