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尼科特式养育与治疗”演讲逐字稿(五)

 刘淑姿 2019-02-13

我们希望未来北京温尼科特小组和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会在江西开展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项目。


也希望江西的幼教、幼儿机构、小学老师也能参加这个培训,因为我们的培训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还涉及到到养育和教育的一些活动。




“温尼科特式养育与治疗”演讲逐字稿(五)


江西精神分析研讨小组年会

演讲者:赵丞智



赵丞智

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

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督导师;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师候选人(IPA);

国际温尼科特协会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师候选人(IWA);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心理咨询师、督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夫妻与伴侣治疗学组副组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

北京温尼科特学研小组温尼科特翻译小组组长。

第五届中挪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基础组中方教师。





1

逐字稿(五)

 

一个婴儿,如果他幸运的话,他会借着母亲的子宫和身体来到你们的家庭中,他大概要在这个家里暂住178年,然后他就走入社会了。所以,孩子都是来我们家里做客的客人。这个家庭如何对待这个客人,决定了这位客人的精神成熟程度,以及日后能否独立地走入社会,其实很多父母是不太知道的这一点的。

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如果他足够地幸运,他就会遇到一个足够好妈妈和一个好父亲,那么他生命早期阶段的养育就有可能是顺利的,那么他在六个月的时候就就可以发展出一个完整人类的主体构架。搭建起这个完整人的主体构架之后,一切人类的情感、认知才开始了发展。比如,罪疚感能力、信任能力、独处的能力、同情能力等发展的起源点都在6个月的时候,都在这儿开始发展,然后朝向更加独立的阶段发展。

所以,孩子从出生到6个月这段时期是很关键的时期,孩子需要绝对地依赖于母亲。6个月之后,你会发现母亲也不像孩子六个月之内那么劳累了,因为婴儿不再需要对母亲的绝对照顾了。

从六个月起,孩子便进入了相对依赖期,也就是说母亲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了,如果你养育得好的话,在婴儿六个月的时候母亲就至少可以梳洗打扮了,梳梳头、洗洗脸、描描眉,也可以参加一些自己的活动了,甚至可以离开婴儿一会儿。那么在孩子六个月之前这是不可能的,六个月之前母亲必须完全与婴儿在一起,必须认同这个婴儿。

6个月之前的婴儿实际上还是一个“非人类”的状态,他需要母亲也成为一个非人类的状态才能对婴儿的需求敏感,才能理解婴儿的需求。所以,你们看到六个月之前的母亲基本就是头不梳、脸不洗、不怎么打扮。这个时期的母亲像个精神病一样,特别的敏感,特别的容易激惹生气。为什么这样?这就是“原初母性贯注”。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还是一个组合体,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父亲,一个特别好的家庭和丈夫,丈夫要像一堵墙一样阻挡着来外来的冲击和侵扰,维护住家庭环境,让这个母亲能够全身心地,什么也不用考虑,全部投注在婴儿身上,与孩子待在一起。如果这个父亲不给力,母亲-孩子组合体就会受到影响。







再说说这个母亲的“原初母性贯注”,每一个母亲的这个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个时期婴儿需要这样的母亲的。这样的母亲有时变成一个类似精神病的人,所以你不要去激惹她,你要去照顾好她。很多家庭的养育团队不懂这个道理,特别是那些有问题的婆婆和丈夫,你在这个时期激惹了孩子的妈妈,将来要有一辈子的麻烦了。母亲要处在一个病态中,这是为什么?这其实是婴儿的需要。

婴儿需要母亲变成这样,为什么?因为只有母亲与婴儿深度认同的时候,母亲才知道这个婴儿需要是什么,母亲才知道这个婴儿是不是饿了,是不是要睡了,是不是尿了,是不是拉了,是不是需要清洁了,这种深度的认同婴儿,让母亲变得像婴儿那么敏感和不稳定。

在这个绝对依赖期,我们怎么强调目的作用和状态都是不为过的。足够好母亲是知道婴儿需求的,你问她你是怎么知道的?她也说不清,反正她就知道。她的心与那个婴儿是连在一起的。由于6个月前的婴儿其实就是个小精神病人,那么与他连在一起的人就需要一个类似病人的、一个精神病状态的人。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育儿团队在这里,育儿它不是母亲一个人的活儿,它是一个团队,当然母亲是一线的战士,她战斗在第一线,因为只能她去接触这个婴儿,婴儿在这个时候脑子里面、眼睛里是没有父亲的。他看着父亲他也觉得这是个母亲,所以这个父亲还必须在场,父亲的作用就是保护这位母亲,丈夫必须是一堵墙,而且要挡住来自家庭外部的,来自于别人家的、母亲娘家的,和父亲娘家的这些干扰和刺激。

这个父亲必须是一个强大而有力量的男任,否则完成不了做父亲的任务。

如果这个婴儿幸运的话,他就能发展到unit这个位置,然后一切作为人类的特征和能力便开始了,比方说相信、信任、自信、罪疚、抑郁、独处,所有这些能力都是从这儿开始了发展,也就是这个大楼的主体结构开始装修了。

此时婴儿的发展也就进入的相对依赖期,这个时候母亲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了,因为婴儿不再需要母亲是个病人了,婴儿需要母亲逐渐好起来,要去有她自己的生活。





那么,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做母亲呢?

她应该是一个能病了,还能好起来的人。

那么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定是一个精神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我们在婴儿观察中发现有一些妈妈很恐惧自己“病了”。她恐惧自己病了,所以她就不敢进入到完全认同婴儿的那个状态中,于是她就无法理解婴儿要干什么、需要什么,她着急想要育儿,但是她又不知道婴儿要什么,于是她非常地焦虑。那么她怎么办啊?去买科学育儿书,床头上有一摞科学育儿的书籍。我们一看床头上有一摞科学育儿的书籍,我们的心里就咯噔一下——哇靠,她是靠这些书籍来育儿的!

好多所谓的科学育儿专家说,要3个小时喂一次奶,婴儿在那里哇哇的哭了,表示他饿了,这个妈妈翻翻书,咦,还不到点,还有15分钟了,回头对着婴儿说:你个小馋嘴,时间还不到啊,我们要坚持,我们要训练,你要坚强一点儿啊。

这个时候,那个婴儿就“湮灭”掉了。还有的妈妈非常害怕新生儿,因为婴儿出生之后其实他还不是个人你知道吗?他是一个能吞噬,能吃掉妈妈的“怪物”。

如果这个妈妈没有足够的自我力量和足够的健康水平的话,她是非常惧怕这个婴儿的。这个母亲的表现在于害怕她的婴儿死掉了。当那个婴儿睡得好好的时候,这个妈妈便很焦虑,为了降低自己的焦虑,她找到一些棉花毛毛放到婴儿的鼻子去试,我说你这是干嘛呢?她说我看这棉花毛毛动不动,看他还喘气儿不。

其实在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在母亲的脑子里头已经死了,她在验证是不是死了。然后她很着急,一翻育儿书,哦!到了喂奶的点了,于是赶紧把孩子抱起来,摇一摇让他醒来,说:宝贝,该吃奶了,来吃奶。实际上,这个时候本来是婴儿需要睡觉的时候,母亲却让他起来吃奶,现在婴儿需求是睡觉,而吃奶是母亲的需求,因为当这个妈妈看见孩子吃点的时候,她便踏实了一点,孩子还是活着的。我们认为,这个妈妈和她的孩子是不连在一起的。

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啊,在婴儿睡着的时候,旁边有多大的动静都不会醒来,可是那个婴儿一动这个母亲就醒来了。

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母亲与婴儿已经变成了一个母-婴组合体。

变成这个母-婴组合体是母亲的一种能力,就是前面说过的“原初母性贯注”的能力。

那么一个女人如何才能具备这个能力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她生命的这个阶段,她被她自己的妈妈足够好的养育过,她自然就具备了这个能力。所以,这个能力是妈妈自己从小被自己的妈妈足够好的养育出来的。

可是,现实中很多女人在自己的生命早年没有遇到过一位足够好妈妈,换句话说,孩子的姥姥没有足够好地养育过他的妈妈,这就麻烦了,这种不够好的养育就会一代一代地往下传,这叫养育质量的代际传递。

所以,温尼科特式治疗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打断这个不好的代际传递。虽然你没被你足够好地养育,但你还有第二次接受养育的机会,那就是治疗师来弥补或帮助你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然后当你成为了一个妈妈的时候,你就会为你的孩子提供好一点的养育,那种失败的养育就会少很多。







很多时候妈妈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婴儿,但是姥姥或奶奶可以做到,于是就把婴儿交给老人抚养,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首先,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想要结婚的时候,打算要孩子的时候,都要清楚地掂量掂量各自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做父亲和母亲。


做母亲和做父亲,实际上意味着你得具备一种能力和责任,意味着你们至少应该是一对精神健康的夫妻。我在这里总拿女人说事,是因为在婴儿生命的早期阶段,母亲的责任和作用太重大了。


当然,我不是说父亲不重要,只不过对于婴儿来讲,父亲的直接责任可能要在6个月之后。


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当你决定要和一个男人结婚的时候,你至少需要好好地思考半年:

你要掂量掂量自己为什么要嫁给这个男人?

你要嫁给的这个男人是不是一个基本上成熟的人?

如果这个男人有一点不成熟不要紧,你要看看他是不是一个开放的男人,愿意不愿意学习,并继续变得成熟?这一点很重要。


同时你要想一下你能不能做一个妻子,做妻子实际上是意味着能力和责任,那如果你说我做妻子的能力也不够,我做妈妈的能力也不够,那好,那你还是做你的小姑娘算了。不要结婚,就谈恋爱就行了。你就谈到三十、四十岁,等成熟的差不多了,再结婚。


总的来说,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能力和责心。


但现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现实是很多做不了母亲的人、做不了妻子的人,至少在形式上已经是了。这个时候其实是一个挺麻烦的事情。


如果你做不了母亲,但是这个养育团队里头有一个人能做一点母亲的事情,比方说丈夫,比方说奶奶,我觉得这还算这个孩子次一点的幸运。你做不了,那你让这个丈夫或者奶奶来多做一点这样的工作。


所以我们说婴儿要有一个足够好的环境。足够好的环境不一定是母亲,当然,顺利的话母亲是足够好的环境的重要部分,如果这个母亲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产后抑郁了,那其实这个团队的其他人可以顶上来,弥补这个环境的不足。


当然它比那个真正的健康的母亲要差很多,但是总比没有母亲要好。所以我们叫“母性养育”


母性养育不仅仅是母亲能够提供,很多时候,父亲也有可能提供母性养育,这个家里的奶奶、姥姥也有可能提供母性养育。但是,从原本的质量上,这种替代性养育远远不如那个亲妈提供的养育。


所以,你会看到每个生命的发展阶段实际上是有发展任务的,比方说这个绝对依赖期要发展出一个人的基本结构,然后母亲可能就要有自己的生活了,从此婴儿需要母亲后撤一点给婴儿一个空间来“装修”自体的主体结构,直到8到10个月的时候,他就发展出了“非我”,然后“我”与“非我”就能区分了。


依恋理论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陌生人焦虑,就是我能认人了。


什么叫“认人”?

就是我把我与别人区分开了。


这个时候婴儿就知道了,我跟我妈其实是两回事,两个人。所以,你会看到八个月前的小婴儿咬自己的手指头就等于咬他的妈妈,八个月之后咬自己手指头时他知道,我疼,我妈不疼。这个就是能力的发展


如果这个孩子养育得好,一直到12个月的时候,人的结构才算装修好了,这就发展出了一个有身份的“统整性自体”。这个时候他就变成了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人”,从一个人类的主体结构和架构发展成了一个统一完整的“人”。


这个时候婴儿有一些独立独立了,已经断奶了,开始不那么依赖了。


婴儿他只有发展出能意识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的能力,他才能意识到母亲也是个完整的人。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出现了“二元关系”,完整的客体关系才出现了。


客体关系发生在在哪里?发生在二元关系这儿。依恋理论在那儿?就在二元关系这里。只有发展到了这里才能涉及到依恋的话题了。鲍比的依恋理论就在这个位置,那之前的位置是什么理论管着呢?





刚刚提到二元关系前面的发展部分没有理论在管,我在学习克莱因理论的时候,是有学习到部分客体的概念,比如说妈妈的乳房啊,好乳房,坏乳房……


好的,你的问题提得很及时,也非常的好!我来说克莱因与温尼科特的区别。


在克莱因学派看来,不管它是部分(乳房)客体,还是完整(妈妈)客体,它们都还是个客体。


在温尼科特看来,生命早期婴儿是没有客体的,真正的客体是婴儿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之后的概念。所以克莱因理论在这儿是有点牵强的。也就是说,婴儿他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时候,他就是个部分客体,那在部分客体之前是什么呢?克莱因没有彻底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克莱因只能假设,婴儿一生下来就知道部分客体。


温尼科特认为,实际上婴儿一生下来是不知道有乳房的,也不知道乳房后面还有个妈妈,而此时的乳房是婴儿的全世界。所以,那个时候乳房不是个部分客体,是环境。这就是克莱因跟温尼科特的区别。






所以,如果借用克莱因的部分客体,意思就是说,在婴儿的体验里面,他其实不是说体验到一个部分客体的环境,而是那个乳房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个环境。


你的理解是对的。处于绝对依赖期的婴儿存在于环境之中,还没有形成部分客体的概念。但是,从外界来看,也就是从观察者视角来说,乳房可能被看作是一个部分客体,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婴儿的视角上看,生命的早期根本还没有部分客体的概念。






但是,后来克莱因在研究一些病理学方面,因为克莱因也是来自于临床的一些观察,她针对部分客体前面0-6个月的时期出现的一些障碍,或者一些发展期的阻滞问题,她用部分客体的这个临床概念进行治疗的时候,它也是有效果的。


所以,我就不很清楚,这只是像你前面讲的从不同的视角去工作,还是说怎么回事?


克莱因是用她的理论和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来理解婴儿,但她确实不是从婴儿生命的一开始出发来理解婴儿的。所以,她站在一个客体的视角上来看,这是她理论上的问题,是理论上的缺陷。


温尼科特认为,我们应该从生命一开始就站在婴儿的视角上看婴儿,才能看见真正发生了什么。至于你说克莱因的临床实践也是有效果的,这个事情是值得商榷的。第一个,克莱因临床上的治疗是不是就真的按照她的理论去做的,还有就是她临床上的治疗是不是有更好的理论性解释,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督导体验是,在儿童治疗中,治疗师基于投射和客体的概念去解释,效果是不好的。


那么,从婴儿的角度来说,他出生之后是没有客体这个概念的,哪怕是部分客体这个概念也还没有形成。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克莱因的理论属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实际上她的理论有一个前设。


这个前提假设就是,婴儿一出生就有一个世界,就能投射。这一点我们前面讲过。看下面那个宝图,投射的起源点在哪儿啊?在6个月的Unit形成之时。这个主体框架单元搭起来之后,婴儿才开始逐渐形成投射能力。在这个起源点之前,并不存在投射。如果楞说有投射,那也是一种魔法性的投射。所以,这样去解释,就更贴近现实和临床了。


我们很难说,克莱因的理论都是来自于临床的,克莱因是不做临床婴儿观察的,尽管她承认环境的重要性,但她反对进行直接婴儿观察。克莱因明确地说母亲很重要,都是她从来不去研究育儿,不去研究环境,克莱因甚至连直接婴儿观察都反对。但是,安娜·弗洛伊德会做婴儿观察。所以你说的一套与你做的是什么,我们会综合地去看,去研究。


克莱因想构建她的理论帝国,就像弗洛伊德要构建他的理论帝国一样,这样的话,免不了他们就会脱离临床。


温尼科特在这里批评到:“常常是直接婴儿观察者告诉分析师,他们过早地使用了他们构想出来的分析性理论。”


当然温尼科特也说:“分析师也会接着直接告诉婴儿观察者,人性中还有比直接观察到的多的多的东西。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除了一些有趣的理论讨论之外,其实没什么复杂的东西!”





好的,现在我们要看一下下面这个宝图,那么当发展进入生命第二年的时候,母亲与婴儿才真正地开始有了一种二元关系。这个时候,爱和恨的对立情感才出现了。那么这个时候父亲的作用还不是主要的,但父亲得在场,父亲才开始逐渐地在关系中的发挥作用了。所以,在这个二元关系的内部,实际上是来修通和整合爱与恨的两价性情感冲突的。



那么,只有发展到了36个月才,才进入家庭三元关系,父亲真正地参与到了关系里面。到这儿才开始进入俄狄浦斯期。所以,我们会看到经典精神分析直接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但是,经典精神分析却把把俄狄浦斯的视角推到了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

就上面的那个宝图来看,克莱因的理论实际上说的那两个心位,也是把俄狄浦斯情结的视角推到了前俄期。而温尼科特说的是生命更早期的位置。

关于人类个体发展过程,我这里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杨蕴平老师很喜欢我这个比喻。

还看那个宝图,如果把人类个体情绪发展过程比做一个居住人的小区,如果生命线左边一开始是小区西门,生命线右边小区东门,那么温尼科特精神分析范式是从西门进来,抬眼看见的是依赖,母婴组合体;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范式从哪儿进来?是从东门进来,他首先看到的是更大一点的孩子,是俄狄浦斯情结,是家庭三元关系,所以他看到了这些问题。

这就是视角的不同,范式的不同。那么有人问了,克莱因精神分析在小区的什么位置啊?我们认为克莱因精神分析位于小区的中部偏东门(弗洛伊德)。那么,太阳是从哪边出来?太阳是从东边升上来的,这其实是一直就是个错觉。所以,这些东西你必须都得熟悉,都得知道,你不能只去认识某一个理论。

那么,如果你从温尼科特西门这儿进来,你既能看到生命的开始、早期,精神病的位置,如果在这个位置上出现了养育性失败,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出现精神病性病理起源。至于他什么时候发病,我们不知道。

发病可能在青春期遇到了一个大的生活刺激,一个大的应激,他就发病了。所以为什么一个青少年会出现精神分裂症呢?因为他在没有发病之前人格一直就处于精神病的位置上,这是由于生命早期出现了养育的失败。

为什么那个孩子在青春期遇到一个应激,他发病是一个边缘性的问题呢?因为他在绝对依赖期的养育还算可以,可是在相对依赖期的养育失败了。

为什么一个人他发病是神经症呢?因为在个体情绪发展的前面养育得还凑合,不是说没问题啊,还凑合,因为前面的养育好的话后面肯定也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三元关系的位置上可能出现了问题,在俄狄浦斯期上出现了问题。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个体的人格发展与病理学和健康的人格发展对应在一起了,这个理论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完整人类发展的健康和病理现象。我们就可以把人格发展和病理学和健康的人格对应上了,我们对于理解一个完整的人类发展的现象也就比较全面了。

当然,每个理论都有它强调的基点,因为每个生命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俄狄浦斯期,他表现出来的是阉割的焦虑,是性驱力的冲突,是三元关系中的困难。而在边缘位置上表现出来的是爱和恨的问题,嫉羡、嫉妒的问题,二元关系上的问题。在更早期的生命阶段表现出来的是依赖的问题,是绝对依赖和完全照顾的问题,所以每个生命发展阶段的任务和问题不一样,强调的主体也不一样,而温尼科特更加看重生命早期情绪主题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