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俄军抛弃苏-33,却选择了短腿的米格-29k?|军情晚报

 昵称m5Gu5 2019-02-13

《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


任何拥有航空母舰的海军强国都特别喜欢F-14雄猫和苏-33那样的双发重型舰载机,如果最后选定了一款轻型的短腿舰载机,那一定是无奈的选择。俄海军目前已经放弃了苏-33重型舰载机,俄罗斯海军采购了24架米格-29K舰载机,用于全面替换苏-33舰载机。俄海军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米格-29K中型舰载机就是俄罗斯目前唯一的现实选择。



在2016年12月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赴叙利亚执行作战任务时,俄罗斯还能飞的苏-33舰载战斗机甚至还不到10架,所以特意携带了全部3架米格-29K原型机,用于实战测试。



苏-33服役时间已经很长,生产线又早已经关闭,最终只能是逐步退役这款重型舰载机。而米格-29K则是俄最新研发的一款舰载机,俄海军可以直接装备使用,而无需研发一款新的舰载机,这无疑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经费和时间。对于现阶段“囊中羞涩”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在1996年最后一架量产型的苏-33舰载机交付后,由于没有后续订单,苏霍伊公司自然关闭了整条生产线。如果俄海军想要重新生产一批新的苏-33来替代老旧的苏-33,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重启生产线,鉴于苏-33的航电设备也已经非常落后,在复产过程中必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改进,届时整个复产项目的成本投入是非常巨大,对于俄海军来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米格-29K舰载机则属于一个仍然在生产的成熟产品。印度已经购买了一批米格-29K舰载机装备到了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尽管印度海军在使用过程发现米格-29K存在机体强度不足,发动机故障率偏高的问题,但这些缺点是暂时可以接受的,米格-29K仍然不失为一款合格的中型舰载机。



新式的米格-29K型舰载战斗机对机体内部进行了优化,燃油载荷增加到5.1吨,有效缓解了米格-29“腿短”的毛病,同时,大幅度使用复合材料,以减轻飞机的空重。发动机也换成RD-33MK型,单台最大推力增加到8.3吨,两台最大推力为16.6吨,并给飞机装上全数字飞控系统和新式的“甲虫-ME”雷达系统,可以有效对抗阵风M、EF-2000等三代半战斗机。最大外挂也增加到5.5吨,具备携带各类俄式精确制导武器和空对舰导弹的能力。



米格-29K舰载机的体积也更小,这意味“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可以搭载更多的米格-29K,有效提升舰载机联队的作战能力。尽管米格-29K在载弹量,航程上明显不及苏-33,但是米格-29K由于研发装备时间较晚,航电系统是明显优于苏-33的。其具备了执行多种任务能力,综合作战能力自然比基本只能空战的苏-33舰载机更为实用。



俄罗斯最终选择了米格-29K舰载机其实一点都不令人惊奇。因为利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办事是俄罗斯一贯的作风,特别是俄罗斯还遇上了印度这种“人傻钱多”的顾客,更是是这种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俄罗斯的怂恿下,印度出资研发了苏-30MKI战机,俄罗斯则在苏-30MKI战机成熟后才开始装备升级版的苏-30SM,在印度投资研发并装备了6艘11356型“塔尔瓦尔”级护卫舰,并且印度对其评价较高后,俄海军才开始开始装备改进型的11356M型护卫舰。俄罗斯在军工领域的“借鸡生蛋”成功让俄军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不少新装备,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俄罗斯人的精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