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喜欢次子李泰,为何不在流放长子后传位给他?

 昵称413468 2019-02-13

李世民和皇后长孙氏感情甚笃,千百年来,其夫妻二人一直是历代帝后的楷模。所谓爱屋及乌,长孙氏所出的几个儿女也颇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共有三个嫡子,嫡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在这三个人里,唐太宗李世民最喜爱的就是次子李泰。

原来,魏王李泰虽因贪吃而体态不佳,却饱读经书,是个博学之士。唐太宗非常喜欢这个多才多艺的李泰,很是纵容这个儿子。举个例子。李泰成年后,按唐制本应尽快去封地上任。奈何李世民太过宠爱李泰,为了不让李泰离开京城,李世民想了无数的理由来堵朝臣们的嘴。

笔者先前提到,李泰博古贯今、颇具文名。早在贞观十二年,李泰就在父皇的授意下大规模编纂图书,由此名声日盛。只是,在李泰的憨厚外表下却藏着一颗躁动之心。他仗着父皇的宠爱,大肆勾结朝臣,竟然妄想谋夺他大哥的太子之位。

当时朝廷上已经有大臣发觉李泰妄图夺嫡而漏出的马脚,奈何他们劝谏皇帝约束好李泰的折子被李世民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众大臣的举动不仅未获成效,反而使李泰愈发肆无忌惮。在李世民的娇纵下,李泰的野心日益膨胀。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伤心欲绝的唐太宗终究没有狠下心诛杀亲子,只是把李承乾流放到黔州。

对于长子李承乾,唐太宗亦是多有爱护,即便他所犯的乃是谋反大罪,却也不忍心将其处死。须知,这要换别的皇帝,李承乾不一定死多少回了。而在李承乾造反失败后,唐太宗也曾有过立李泰为太子的心思,但在二人的一次谈话后,这个念头被打消了。

那是一次很寻常但又深藏玄机的对话。李世民问李泰:“日后,我若是传位给你,你百年之后会传位给谁呢?”李泰答:“当传位于稚奴(李治小名)”。“若你的儿子不愿意呢?”“当杀子传弟”。

起初,李世民听李泰如此顾念手足之情还大为欢喜,但冷静过来的他很快想明白了其中关键:一个人连儿子都舍得杀,他所说的话是否值得信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