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病用奇方——奔豚汤

 金坛区 2019-02-13

图文编辑:郑含笑

 责任主编:张凌瑶

前 言

“该患者曾多处求医,常年服药,却效果不佳,且病因不明。此次就诊前,杨妈妈反复嘱咐,她得的怪病,到处都治不好,如果没把握就不要开药了,怕惹得麻烦。我心想究竟是什么怪病,还需要吃几年的中药。”


基本情况

G女士   57岁

主诉

失眠

现症见

2天2夜未合眼,伴心烦易怒、心慌心悸、颈部胀痛、头晕头痛、脚“抽筋”、气上冲胸、咳嗽胸闷、少气,形寒畏冷。炎炎夏日,仍需穿袜子入睡。性格急躁,声音洪亮,形体中等。

既往史

 反复失眠伴身体多处不适数年,再发2天。患者数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并逐渐出现头晕、心慌心悸、气上冲胸、形寒畏冷等症状,多处求诊,曾于浏阳某有名中医就诊,租房暂住浏阳,专门服药长达1年余,稍有好转。但症状仍有反复。

舌脉

舌淡红,苔黄白稍腻,舌下瘀络明显,双脉弦,左关部明显。右寸浮。

处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患者还没进门就听到她打招呼的声音了,且中气十足,看来久病并未虚,古人云怪病多痰,久病夹瘀,该患者症状虽繁杂,却都符合气滞痰凝血瘀(证)的病机,此乃奔豚(病)也,实则见怪不怪矣。再结合舌脉,心中已有八九分把握。然患者最以失眠(症)为苦,遂以失眠为突破点,结合病、证、症,处奔豚汤加味。



2018-8-12微信反馈


睡眠明显转佳,守方再进5剂。

患者追问,因“久病体虚”,家中备有诸多'补品',是否能一同服用?告知虽久病,并无虚,盲目进补,有害无益,清淡饮食即可。


2018-8-15二诊


 诸症皆明显减轻。仍觉形寒畏冷,肩背明显。仍需穿袜入睡。苔转薄白。双脉弦。处方同上。

2018-8-31三诊


 诸症继续转佳,已无大碍。畏冷较前改善,已不需要穿袜子入睡。情绪较前舒缓。舌脉大致同前。守方再进7剂。之后改丸剂缓服。2月后回访仍然状况良好。


按语

1. “气上冲胸”奔豚气也

《金匮要略》中记载:“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后人由“皆从惊恐得之”得到启发,将奔豚汤用于精神、情志类疾病

奔豚气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气。这类疾病往往伴随有诸多兼证,常见腹痛、失眠、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头晕、头痛、颈椎胀痛、手麻,甚则抽搐、厥逆,或兼有乍寒乍热等。西医检查多无异常,患者却痛苦难忍,难以言状,故称“怪病”。可见于俗称的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等病症。

2. 奔豚汤证须辨清

奔豚汤证往往症状繁多,辨证准确,抓住病机,便可化繁为简。以该病例为例,有失眠、头晕、心悸等十余种症状。但病机无外乎气滞血瘀,津停,病位主要在肝胆三焦。肝藏血,主疏泄,三焦为气血运行之通道,疏泄失调,则气血津液行而不畅。气滞则气上冲胸,心烦易怒。气滞血瘀则头晕头痛;气滞津停,留于咽喉则咳嗽咳痰;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筋膜失于濡养,故挛急、疼痛。看透繁杂症状背后的病机,治疗选方便迎刃而解。

3. 辨证论治,灵活运用

奔豚汤病位在肝,肝主疏泄,主藏血,主宰着气血津液的运行,肝失疏泄则会导致气血津液的郁滞:气郁则化热;津液郁滞则成痰、湿、饮;血郁成瘀。

当归、川芎、白芍,当归芍药散格局,柔肝缓急,调血。

桑白皮、半夏,降气化痰,调气调津。

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调津。

黄芩、白芍、甘草,黄芩汤格局,清肝柔肝,调津。

葛根、芍药、甘草,芍药汤格局,柔肝解痉,调津。

故该方是气血津液同调的处方,《金匮》中记载主要治疗奔豚病,后世虽扩充到情志类疾病,但运用仍然不够广泛。紧扣其病机,实则可运用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