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骂孔子,认真打了草稿

 茂林之家 2019-02-14



01


庄子这人爱骂人,大家伙儿都知道。


他平生最最最看不惯孔子。


《庄子》这本书里,孔子是除了庄子本人以外出场次数最多的男主角,动不动就让孔子遭到各种隐士、大盗、平民、路人的批判辱骂,以此产生各种寓言故事。


故事多半是瞎编的,但庄子拿孔子开涮却是真的,其中骂起来最狠的一篇,当数《盗跖》。


这盗跖可不是普通人,他是鲁国大夫展获的弟弟。


展获这个名字,大家伙可能不熟悉,但他另外一个称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柳下惠。


展获的封地在一个叫柳下的地方,他的谥号是“惠”。


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在怀中,却对她毫不动心,没有任何逾矩,当真是男人典范,女人偶像。


盗跖的原名也不叫盗跖,叫展雄,名跖,世人跟着他那有名的老哥,叫他柳下跖。


之所以得了个“盗”的名号,都怪庄子把他写成了江洋大盗。


盗跖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做了什么事,已经很难考证了,他第一次被书籍记载,就是庄子这篇文章,其实按理说,他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怎么会沦落到去当盗贼呢?

而且还组织了一场农民起义?

可是庄子想骂人,可不管逻辑通不通。




02


在《庄子·盗跖》一文中,是这样讲他的故事的:


孔子和柳下惠关系很好,和盗跖也混得很熟。


孔子最讲究君君臣臣,可盗跖却是个无君无父的家伙,投身绿林,拉起了一支九千人的队伍,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他干尽强盗行径,还跑到别人家里去,赶牛牵马、强掳良家妇女,完全不顾父母兄弟,百姓都深受其苦。


孔子看不下去了,对柳下惠说:“你管管你弟弟吧!”


其实孔子讲了一大堆话,但孔夫子惯爱讲废话,咱们总结一下就是这么一句。


柳下惠回答:“你叭叭儿说了这么多,有能耐,你去跟他讲去,我觉得他'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挺好的。但你讲不过他,别去了。”


孔子一听差点气出老血,你弟都无君无父了,你还觉得他品行挺好?不行,我要替你管管这弟弟。


于是乎,孔夫子让颜回驾着车,子贡陪着,跑去见盗跖了。


当时盗跖正在泰山南边修整队伍,孔子到的时候,他正好在吃人心肝。


他一听说孔子来了,就勃然大怒,骂道:“呦呦呦,这不就是鲁国那个巧言令色的伪君子孔丘吗?替我去告诉他,他这种搬弄是非的人,赶紧滚!不然,我就把你的肝给挖出来吃了当加餐!”


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哺之膳。』


孔子临危不惧,又再求见,盗跖没办法,只得接见了他。


孔子行完礼后,说了一通大道理,大概意思就是天下人有三种美德,这个、那个,还有那个,我看将军你三种美德都有了,偏偏有个盗贼的恶名,你就不想洗白?这才是圣人贤士的作为,也是天下人的心愿。


盗跖大怒,心想你这小嘴儿这么能说,也别怪我跟你辩上一辩。


于是他声如洪钟、面露精光,从有巢氏、神农氏、黄帝、尧舜禹汤一直讲到春秋的忠臣贤士,直讲得是天昏地暗、把孔子骂得狗血喷头。


他说:“世上所尊崇的,莫过于黄帝,黄帝尚且不能保全德行,逐鹿中原,流血百里。你说尧舜禹好,但尧不慈爱、舜不孝顺、大禹半身不遂;商汤放逐君主、武王出兵讨伐过君王,文王还当过阶下囚,这些人都是世人所尊崇的,但你看他们哪一个不是为了当帝王而迷失本心、丢弃了你所说的君臣父子?”


他又说:“世上所崇尚的贤士,莫过于伯夷叔齐,但他们俩却饿死在山上尸骨无存;鲍焦抱木而死,申徒狄投河而死,介子推那样忠诚的人,连自己的大腿肉都能割给晋文公吃,最后却被背弃。重视名节轻生赴死他们跟投河的猪狗有什么区别?”


“世人所尊崇的忠臣,像比干、伍子胥那样的,愚忠而死,反被天下人耻笑无能,有什么好效仿的?”


“你孔丘今日所说的,都是我想废弃的,赶紧滚,别再来了!”


“你的那套主张,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连真性情都不能保存,有啥好说教的?”


孔子快步离去,走出帐门登上车子,连缰绳都握不住,掉了三次。


他听了盗跖之言,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眼神涣散,脸色犹如死灰,差点一口气就喘不过来。


直到他回到鲁国东门外,碰见了柳下惠。


柳下惠问了他几句,他仰天长叹:“我这叫无病扎针,自讨苦吃!去撩拨老虎的胡须,差点就要落入虎口!”


事后,孔子的弟子子张问满苟得:“怎么不推行合于仁义的德行呢?”


满苟得曰:“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



03


庄子借盗跖和满苟得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孔子那一套仁义道德规范的不满。


盗跖不是真正的大盗,他是同情奴隶不幸遭遇的英雄,而真正的大盗,则是那些把持国家权力,却滥发动战争、奴役百姓的诸侯。


庄子在《胠箧》一文中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普通百姓偷了一个衣带钩都要被处死,但与这些“窃国者”比起来,他们又算的了什么?


盗跖在带领奴隶起义、反抗诸侯的道路上六亲不认,连先祖亦不祭祀,因为他的先祖正是这些“窃国者侯”。


但他却为孔子宣扬的礼教所不能容忍,只是孔子却想不明白,官逼民反,到底为何(更可能是孔子他老人家想明白了也没办法)?下面乱成了一锅粥,只要求卿大夫们遵循礼教有什么用?


或许,盗跖说的并不全对,但这是庄子所代表的道家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之间的争论,孔子述而不作,我们无法知晓,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中,他是否当真与一个叫盗跖的绿林英雄有过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PK。



04


只是,连庄子本人都没有想到,盗跖的故事流传到后来,完全被掐头去尾,扼杀了其中心思想,只被华北地区的百姓们记住了一句“取人妇女”。


渐渐地,以讹传讹,盗跖居然被传成了一个四处掳掠妇女,却对掳来的妇人十分温柔、从不用强,反而让她们过上了好日子的铁汉柔情形象。


盗跖本人,也因此被华北地区的娼.妓供奉为守护神,尊之为“白眉神”。


后世的娼.妓们都相信,在遇到恶人嫖.客时,盗跖会从天而降,救她们于水火之中。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了千年,清朝烟霞散人所著的长篇小说《斩鬼传》里还写道:


【含冤又问道:“这尊神是何出身,在生时姓甚名谁?”柳金娘道:“小妇人也不知其详,只听得当日老亡八说是柳盗跖。”又有白眉神道:“俺自春秋以来,至于今日,娼妇人家,家家钦敬,大小奉祀,竟如祖宗一般。”】


在她们眼中,这便是:“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彩云来救我。”


娼妇人家,家家都把他当祖先一般祭祀了两千年,倒是盗跖本人也没有想到的奇事。


而庄子若是泉下有灵,听说他痛骂的儒家孔子成了至圣先师,而他化身的盗跖竟为娼.妓做祖宗,不知会有何感想?


他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