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剥】彖曰 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译】彖 高山自然脱落归附地面上,起初土质松软但会逐渐变得坚实。“其好处会呈现在长远的将来。”是说平民百姓的人口数量是增长的,顺应人口增长需要高山自然脱落形成的平地就会成为新增人口的居住地,这是通过观察高山自然脱落现象得出的结论。君子就要尊重事物的盛衰变化,顺应自然规律来行事。 此彖辞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剥,剥⑴也,柔⑵变⑶刚⑷也, 【译文】高山自然脱落归附地面上,起初土质松软但会逐渐变得坚实。 注释:⑴“剥” 脱落,侵蚀。郦道元《水经注·毂水》:“墓前有碑,文字剥缺,不复可识。” ⑵“柔”柔软(不坚硬。)。《老子·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⑶“变”改变,变化。《论语·乡党》:“迅雷风烈不变。” ⑷“刚”坚硬。(坚实)《吕氏春秋·贵信》:“冬至德寒,寒不信,其他不刚。” 【原文】“不利有攸往,”小人⑴长⑵也, 【译文】“其好处会呈现在长远的将来。”是说平民百姓的人口数量是增长的, 注释:⑴“小人”平民百姓。指被统治者。《尚书·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穡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⑵“长”生长,增长。《孟子·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原文】顺⑴而⑵止⑶之⑷,观⑸象⑹也。 【译文】顺应人口增长需要高山自然脱落形成的平地就会成为新增人口的居住地,这是通过观察高山自然脱落现象得出的结论。 注释:⑴“顺”顺从,顺应。《孟子·公孙丑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⑵“而”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止”居住。《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⑷“之”指代事物。《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⑸“观”观察。《战国策·秦策》:“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⑹“象”形象。凡形之于外者皆称象。如天象,景象。《尚书·说命上》:“乃审厥象。”(“形象”既“现象”指具体事物。《吕氏春秋·顺说》:“善説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 【原文】君子尚⑴消息盈虚⑵,天行⑶也。 【译文】君子就要尊重事物的盛衰变化,顺应自然规律来行事。 注释:⑴“尚”推崇,尊重。《老子·三十章》:“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⑵“消息盈虚”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⑶“天行”自然而行。《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
|
来自: zhaogengbai > 《直方周易·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