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枕太湖、依长江,脚下河网密布,水产品的丰富程度可想而知。普通的四大家养鱼种“青草鳙鲢”一个不缺,更有塘鲤鱼、鳜鱼、鲥鱼、白鱼、鳗鱼、银鱼、鲃鱼、河豚、刀鱼、鲈鱼、洄鱼等鲜美特色鱼种丰富着四时餐桌。其中,“鲃肺(鱼)汤”与皇帝有关、“纯鲈之思”让莼菜鲈鱼和归隐挂钩、再来一个"拼死吃河豚",苏州人的餐桌上可谓美食佳肴。加之丰富的烹调手法,我相信苏州人的味觉可以和巴黎人的嗅觉媲美。
此外,苏州人不吃鲤鱼的,一是因为鲤鱼跳龙门,二是有泥土气。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用鳜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
上熬热的糖醋卤汁,形状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后很满意,故称“松鼠鳜鱼”,不久此菜便流传江南各地。清代《调鼎集》记载:“松鼠鱼,取(鱼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炸成松鼠式,油、酱烧”。如今“松鼠鳜鱼”早已闻名中外,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菜肴之一。也许正因为善于吃鱼的苏州人的这种有意无意的忽略,才成就了开封的“黄河鲤鱼”、
杭州的“西湖醋鱼”的偌大名声。但从何时吃何鱼,也能看出苏州人生活的精致。“小暑的黄鳝赛人参”,“桂花塘鲤鱼”,“菜花甲鱼”,“虾子鲞鱼”,“太湖三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