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密关系并不是人生标配(691期)

 wzchen666 2019-02-14

人生何处不心理,待我为你八一八

文 | 陈思呈

来自“闫红和陈思呈”(rlintutu) 


八八导读:


明天就是情人节了,想必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好情人的甜甜蜜蜜,有笨情人的心生怨怼,没情人的……五味杂陈……


其实情人真不是标配,起码不是人生每个阶段都要有的标配。有没有情人和幸福没啥大关系,什么情况下都能让自己好好活下去才是重点~



前不久终于看了著名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的童年在讨好父亲中度过,求而不得之后,连带恨她妹妹,因为父亲过度关注妹妹才疏忽了她。


松子长得很美,但自信全无,对父爱的渴求一叶障目,一生里的亲密关系都全是失败,生活更是一团糟糕。


她为所欲为地做了很多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去负责任的事,为了可以为了早点去洗澡就承认偷钱,为了让对方不要揭发她就让对方看她的胸,看松子的人生梗概,似乎有个令人惊心动魄的结论:一个不被父亲所爱的人生就应该自暴自弃。得不到这份爱,她就有了对命运耍赖的理由。


松子对父亲的爱有执念,仿佛父亲的态度就是她的全部,而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听过无数类似的说法,比如说:得不到父亲的爱,以后在自己的婚恋生活中就会复制一种不被爱的模式;女孩要富养,要不然别人对她一点好就可以收卖她。如此之类。


松子似乎也在言传身教地告诉了我们这些心理机制的科学性。


而且,我们还完全可以把父亲这个词改为母亲,也许有另一个松子,她的执念就是得到母亲的爱,得不到母爱的加持,她的一生也尽是失败。


看起来这是一个难以解除的魔咒。



再扩大一些,松子们渴求的父爱母爱,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著名的亲密关系,还不仅仅是指代际关系。


一个孩子对父母之爱这样的亲密关系的索求非常自然,但在成年人身上,会以一种古怪、尴尬、并因尴尬而格外悲伤的方式呈现。


比如同样也是前不久看的电影,《托尼埃德曼》,这一次,情形恰好倒了过来,松子是对父亲求而不得,而电影《托尼埃德曼》中,六十几岁的父亲却是对女儿求而不得。



这部电影是德国女导演玛伦·阿德拍的,这是她拍的第三部电影,不知道她的前两部电影是否也是这种令人很想失控大哭的却被归类为喜剧的电影。


电影讲的故事本身其实不算荒诞,六十几的父亲,试图加入到一个成年女儿的生活中,甚至指导她的人生。


这样的故事,可以表达得很温馨,可以表达得很苦情,取决于你怎么表达,似乎这两种都是很讨好的方式。


但玛伦·阿德决定,把它表达得很荒诞,绝望加尴尬。


这是不讨好的方式,电影并不“好看”,让人想失控大哭的时候,大概是因为觉得自己就是像那六十几岁的父亲那样尴尬。


父亲离异独居,极为寂寞,潦倒肥胖,他赶到罗马尼亚,做出偶然出现的样子,对女儿却只是惊吓而非惊喜,女儿继续忙乱不堪,父亲试图帮忙,结果全是帮倒忙,他没有及时叫醒女儿害得女儿差点错过重要的会议,他对女儿的生活的参与全是不合时宜,他几乎是被女儿赶走的;


当然女儿也不好过,忙乱中踢伤了腿,还穿着高跟鞋如常工作。但父亲持续介入,化妆成一个叫托尼埃德曼的人,在酒吧里偶遇女儿,试图继续参与女儿的生活。


父亲对女儿的生活处境没有真正的理解,但他对女儿的爱,是不是一种天然的正义?


在爱的驱使下,他做出很多过份的努力,这些努力,远远不是《啥叫佩奇》中那个盼着儿子回来过年的老人那么简单,他对女儿的生活的参与欲望体现在一个细节里:用一付手铐自作主张地跟忙得一头烟的女儿玩游戏,二话不说就铐上了,然后他找不到钥匙——他大概在潜意识里把钥匙丢了。



《托尼埃德曼》中的父亲和《被嫌弃》中的松子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以及求而不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这件事里的危险之处在于,对此有执念并求而不得的人,会转为对自身攻击,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


因为,“最为亲近的人都不待见自己,自己必定是非常糟糕的。”


而这种自我攻击后面,其实又是深刻的自恋,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更多,然后方可变好。


松子的情况正是如此,她看似被嫌弃,看似放弃自己,其实还是喜欢自己,是固执的自恋:“我应该得到父亲的爱”,仿佛得到了这份爱才得到真正的出生。



世界上有一些虽然得不到亲密关系但获得了更为宽广途径的人。比如中国导演毕赣,电影《路边野餐》和《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导演。


我没有看这他的这两部电影,评论却看过不少,他在访谈中说过,他拍这两部电影都在解决自己的内心问题,就是童年时不被母亲所爱的心结。


影评人火锅特别指出一个细节,毕赣小时候一直以为月亮是跟着自己走的,在关心自己,但他不敢向老师求证,因为害怕一旦求证会破坏这份幻觉。我们也由此可以想象他童年时的孤独。


他选择用电影来承载和表达自己的痛苦,是一个克服了命运的伤害的成功案例。


但世界上能成为导演的人不多,不为亲密者所爱的人却很多,人们要如何找到自己的途径,有没有能力自救,似乎是一个任何人都应该警惕的问题。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