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唐代诗人是怎样描写女子发饰的?

 寻梦向天歌 2019-02-13

​             寻梦向向天歌/文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开放、政权稳定、经济长期发展繁荣的时期,开放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学艺术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而健全发达的经济体系也为人们追求更加时尚的服饰打扮奠定了殷实基础。

           不同年龄阶段女子的发型发饰往往对她们的服饰打扮起到了恰当得体的陪衬作用,使服饰打扮更能显示体貌特征与形象气质。女人们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发型发饰极大地调动、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与灵感,拓展了思维视野和想象空间,成为诗人们笔下一咏三叹、反复吟诵的精彩题材。那么,唐代诗人们是怎样用生花妙笔来抒写女子发型发饰的呢?

 古代女子发型,有髻、鬟之别,实心者为髻,中空而作环状者为鬟。鬟大多为青年女子所喜欢,有高低长短大小之别。如“出意挑鬟一尺长”(段成式《柔卿解戏呈飞卿》)是长而大的鬟;“短鬟一如嗪”(曹邺《四怨诗》)则是短小的鬟;鬟的位置也因头而异,结于头顶的如“双鬟梳顶髻”(《刘禹锡同乐天和元微之深春》);垂于脑后的如“柔鬟背后垂”(元稹《恨汝成》)。鬟以双者为多。

 

      


  幼女则往往垂发于额。如杜牧《书情》的“媚发轻垂额”,李白《长干行》的“妾发初覆额”即是。

 髻一般为妇人的发型,青年女子也偶尔为之。

 李贺的“峨髻愁暮云”、万楚的“插花问高髻”和稹之的“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等所吟都是高髻。这是初唐稍后身份较高贵的妇女改变了隋代的平云式而使其向上高耸而成。她们认为,头部在上,地位重要,故要加高发髻。于是,从宫中到宫外,高髻便流行起来。高髻种类极多,如凤髻、宝髻等。类似凤型或饰以金翠凤凰者为风髻:“松鬓改梳鸾凤髻”(刘禹锡《和乐天柘枝》),“凤髻不堪重整”(冯延巳《如梦令》)。在髻上鬓间饰以花钿、钗簪、金玉花枝等饰物者为宝髻,即所谓“山花插宝髻”(李白《宫中行乐词》)。此外,还有一种称为“花髻”的高髻,是将各种鲜花插于髻上而成;万楚的《茱萸女》有:“插花间高髻”的句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所描绘的也是这种花髻。不过,这几种发饰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别。

 

     


  低髻与高髻相对,位置偏低,如牛峤所吟“低髻蝉钗落”句(《菩萨蛮》);有时也指式样低卑的髻,如温庭筠的“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郭处士击瓯歌》)句。

“轻梳小髻号慵来”(罗虬《比红皂》)所吟是小髻,一般不加髲而梳成。

“宛陵女儿擘飞手,长杆横立上下走……反绾头髻盘旋凤”(顾况《险竿歌》)说的是反绾髻,为使头发不蓬松下垂而将其反绾于头顶而成。

 侧垂向下者为“侧髻”,“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即指此(岑参《后庭歌》)

  到中晚唐时,流行一种“时世妆”,即脸面不施朱粉、口唇涂以泥色乌膏、眉作八字啼妆样。与此相配的发型是椎髻,白居易所吟“圆鬟无鬓堆髻样”(《时世妆》)即是。这种椎髻是效法吐蕃,将头发束于头顶而成椎状的发型。它虽远不如初唐妇女发式的利落美观,但依然很流行。白居易的《时世妆》实际是对这种发型及其好尚者们的讥刺。

 

       


 双髻、双螺髻为少女的发型,或梳于两额,或垂于耳旁,或在头顶两侧,多表现出少女的天真烂漫。如“长安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夭邪”(《唐音癸签》)、“鸦翅低从两鬓分”(罗虬《比红儿诗》)

  唐代鬟髻五花八门,他如螺髻、乌蛮髻、同心髻、囚髻、抛家髻、闹扫妆髻、拔从髻、丛梳百叶髻、翻荷髻、反首髻、偏梳髻、半翻髻、飞鬟望仙髻、飞髻等等。

 

 

       


  千姿百态的发型配以丰富多彩的发饰,可谓锦上添花,煞是好看。插饰有:梳、簪、钗、步摇、篦、翠翘、珠翠金银宝钿、搔头等。请看诗人们眼中的插饰何等的美丽迷人:“云鬓花冠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白居易《长恨歌》)、“头上何所有?翠为訇叶垂鬓唇”(杜甫《丽人们》)、“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于濆《古宴曲》)、“灯前再览青铜镜,枉插金钗十二行”(施肩吾《收妆》)、“独把象牙梳插头”(崔涯《嘲李端端》)、“镂玉梳斜云鬓腻”(李洵)。

 

 

    


 唐代女子发饰的丰富多彩,是唐代开放性社会意识的反映。这些玲珑的发饰亦可作为男女爱情小巧的信物,如白居易在写贵妃死后痛不欲生的唐玄宗时,吟道:“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由于这些饰物为金、银、玉所制,故可典当。元稹回家无衣无钱,其妻韦丛“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这些精致的饰物出自贫苦工匠之手。李贺在《老夫采玉歌》中吟道:“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肌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但是,贫穷女子却只能以野蒿簪子与荆条发钗作头饰,“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于濆《里中女》)、“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葛鸦儿《怀良人》),字字句句饱含着诗人们对贫富不均、等级悬殊的社会现实的愤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