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闷、头晕、全身酸痛,警惕流感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

 糖果堡宝 2019-02-14

流感高发季节,小心心脏出毛病!快转给需要关心的人~



来源 | 江苏省人民医院官方平台


春节长假刚过刚刚上班

你是不是发现身边许多人

因中招“流感”在家卧床休息?

作为冬春季节常见病流感

另很多人避之而不及,但你知道吗

作为流感并发症的心肌炎

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018年,我院曾成功抢救一名

因感冒而诱发暴发性心肌炎

心跳呼吸骤停的22岁女大学生

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发生心肌炎?

心肌炎究竟有多么凶险?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今天,请我院心血管内科

李小荣副主任医师

来说说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那些事儿~


李小荣副主任医师

一提起心脏病,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起搏器等……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另外一种心脏疾病——心肌炎。顾名思义,就像细菌感染导致肺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炎一样,心肌炎也就是由于各种病原菌感染了心脏而导致心肌发生炎症,因这种病原菌多为病毒,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 病毒性心肌炎


什么情况下会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大多数心肌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可以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那这种病毒从哪儿来呢?它们可能与引起我们日常的感冒、腹泻的病毒相同,这些病毒可以感染呼吸道引起感冒,可以感染肠道系统引起腹泻,同样也可能感染侵犯心肌,从而导致心脏内炎性细胞浸润,引发心肌水肿、充血、损害。因此日常生活中一旦有 病毒性感冒、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急性腹泻、皮肤感染 等,不可轻视,如果这些病毒性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机体及时的清除,病毒就可能随流动的血液来到心脏引起心肌炎,病情严重者则可能致命。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毒感染心肌的严重程度,变异大,每个人表现不一样,轻症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重症爆发性心肌炎也可以短时间内猝死。



大约一半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前 1~3周有过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即所谓“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有人表现为皮肤病毒疹。总之多数人会出现有各种各样病毒感染的病史,然后再出现心脏不适症状,此时务必当心病毒性心肌炎,别把感冒腹泻发热不当病。



当病毒侵犯到人体时,大多数情况不会有任何症状,机体可以启动免疫系统清除掉病毒。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比如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肆无忌惮的病毒才有可能侵犯到心脏,伤及心肌。我们临床上也发现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是由于加班、熬夜、劳累、不规律作息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给了病毒感染心脏的可乘之机。



病人往往表现为心悸不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全身酸痛、乏力、眩晕。重度病毒性⼼肌炎病情凶险,可在短时间甚至是24小时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70%-80%


轻症病毒性心肌炎多单纯累及心脏,而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时病毒不仅导致心脏感染出现心脏不适表现,也可以侵犯全身任何器官。侵犯肝脏可以导致食欲减退、乏力,转氨酶升高甚至肝衰竭;侵犯肾脏可以导致少尿、无尿、肾功能减退甚至急性肾衰竭等。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方法?


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杀死病毒的治疗措施。多数急性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如同普通感冒时医生建议我们好好休息、多喝水一样,病毒性心肌炎也一样,只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卧床好好休息,避免熬夜、疲劳、运动等,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同时进补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营养,一般可以自行好转

当心脏严重受累较重时要住院治疗,按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一旦当心脏传导系统受累,出现心率极慢甚至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要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保证病人心律稳定。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要注意哪些?



心肌炎一般分为急性期(发病3个月内)、恢复期(3个月后至1年),慢性期(1年以上)。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可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和急性期的修养后能痊愈并完全恢复日常工作生活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有部分患者可以在一年或数年甚至数十年以后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等,这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防止心脏功能恶化。


温馨提示

感冒、腹泻也是病,症状较重务必应及时就医;如病毒感染1到3周后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要警惕心肌炎,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心肌炎尚无特效药物,恢复主要靠自身抵抗力,确诊心肌炎后应立即停止工作或上学,休息为主,卧床1到2周,在家休养3到6个月; 确诊心肌炎后应按医嘱服药,尽可能平稳度过急性期; 心肌炎出院后应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检测心脏整体情况,一旦出现心脏扩大、心衰、心律失常要及时干预、防止进一步恶化。


哪些年龄段需要留意心肌炎?



心脏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在内的多种疾病往往是老年病、慢性病,多为40岁以上人群易得,年龄越大发病人数越多。而本文所讲述的心肌炎与这些不同,往往是年轻人易得,可以是几岁的儿童,可以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可以是30岁左右的青壮年以20到40岁的人群最为多,但极少是老年人。因此,对于有胸痛、胸闷不适的儿童、青少年、青壮年务必当心该类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