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了了斋主 2019-02-14

 

 

引言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况

2.1  瓦屋山的形成

2.2  瓦屋山生态方面的资源优势

2.3  瓦屋山地质方面的资源优势

2.4  瓦屋山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

瓦屋山主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及其开发现状与对策

3.1  道家文化旅游资源

3.1.1  道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

3.1.2  道教文化的开发意义

3.1.3  道教文化的开发现状

3.1.4  道教文化的开发策略和措施

3.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2.1  民俗文化的概念

3.2.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

3.2.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3.2.4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3.2.5  主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和策略

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分散,没有较为突出的文化品牌

4.2  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够,文化传承面临脱节威胁

4.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指导和规划性,没有形成明晰的发展思路,参与者各自为战

4.4  文化旅游商品地方特色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和深度

4.5  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缺乏知识趣味性,品尝性和观赏性等单向旅游开发所占比重大

4.6  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低,服务水平不高

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5.1  将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开发,走生态-文化-地质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之路

5.2  先发展特色文化,塑造文化品牌,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开发

5.3  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持区域内文化的淳朴与特色

5.4  整合周边文化旅游资源,联合开辟文化旅游专线

5.5  根据游客需求的差异性,设计多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

5.6  探索乡土地理课程教育模式,让文化首先融入地方、深入地方

5.7  探索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建立生态人文科研、考察和实习基地

5.8  筹建相关文化博物馆,积极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川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Rain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景区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瓦屋山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本文通过对瓦屋山各主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根据当前的开发现状,总结出瓦屋山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提出相应的开发措施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优势;开发现状;策略

 

Sichuan Mount Wawu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utilization advantages,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Strategy Analysis

 

Ye  Wenbi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scenic tourism development, Mount Wawu’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field experience in Mount Wawu, this thesis finds out some problems in process of Mount Wawu’s tourism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Mount Wawu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ultural tourism exploration.

Key words: Mount Wawu,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utilization advantages, development problems, strategy

 

引言

作为拥有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等诸多美誉的四川瓦屋山风景旅游区,以其美韵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展现出强劲的吸引力。但目前,整个景区开发主要集中在休闲观光旅游方面,对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还比较粗浅,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瓦屋山旅游业的综合开发和深入发展。而在当前,对瓦屋山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资源评价、旅游产品分析和道家文化历史溯源等方面,对瓦屋山主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研究基本还是空白。

基于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通过对瓦屋山主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前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开辟一条以生态旅游为主线、文化旅游为特色、生态-文化-地质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思路。旅游业的核心是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2]瓦屋山景区拥有丰富的道家、青羌和民俗等方面的文化旅游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旅游经济的发展转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况

2.1  瓦屋山的形成

二亿多年前,由于四川西部板块张裂,玄武质火山岩浆大量喷溢遗留形成山体雏形。后期受西北和东北两组断裂带切割围限作用,断裂活动使山体整体被挤压抬升,在山体周缘逐渐形成700800米左右的大断崖。

瓦屋山在形成过程中,裸露地表的块状山体岩性主要为坚硬且抗风化能力强的二叠系玄武岩,之下为数百米厚的二叠系阳新石灰岩,这使瓦屋山与周围山岭相较,显得更加突兀巍峨。再加上瓦屋山岩层基本保持水平,使山顶呈一个起伏和缓的平台状。世界最高(海拔2830米)、最大(山顶平台11平方公里)的桌山(高出内蒙古桌子山681米,面积远大于南非开普敦桌山)[3]就这样形成了。

如此,瓦屋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从任何角度望去,山体都状若瓦屋,故得名“瓦屋山”。

2.2  瓦屋山生态方面的资源优势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AAA景区)位于四川省洪雅县境内,面积105万亩,集雄、奇、险秀、幽、珍于一体,是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经营面积为98.8万亩,森林覆盖率96.1%。园内有野生植物3500余种,被子植物约占世界总科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其中,属国家濒危、珍稀保护的有红豆杉、珙桐、桫椤等84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植物种类20%;拥有“植物活化石”天然珙桐林30余万亩,为世界最大的天然珙桐基因库,被誉为“中国鸽子花的故乡”;天然杜鹃花40多种共计60万亩,是中国最佳杜鹃花观赏景区,被誉为“世界杜鹃花王国” ;在海拔2000米以上分布有浩瀚无垠的原始云杉、冷杉、铁杉林。[1]

瓦屋山景观资源集雄险、奇幻、原始、古朴、神秘等特点,被誉为“水的世界、洞的天下、花的海洋、雪的摇篮、云的故乡、动植物的博物馆”。

2.3  瓦屋山地质方面的资源优势

作为四川省级地质公园,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一举成为世界最高、最大的桌山。在海拔2830米、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瓦屋高原上,108个泉眼涌流不竭,池沼、湖泊,鸳溪、鸯溪、兰溪等溪流在林间回环跌宕。周缘,72条瀑布飞流直下,兰溪瀑布以其1040米的落差荣登世界瀑布之最。

这些水体千百年来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在二叠系玄武岩上形成的复杂地形地貌特征,既形成了重要的地质考察价值,也为景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山塬中心占地160多亩的鸳鸯池,湖面上覆盖着广袤的泥炭藓和箭竹林,四周被百年冷杉林匝围,两股清泉四时涌流;迷魂凼,更有陆地“百慕大”之称,曾让多名科学家献身于此;由绿叶潭、小绿潭、双龙瀑布、月亮潭等组成的双洞溪,“碧潭串珠”幽谷景观尤为佳美。

2.4  瓦屋山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

瓦屋山古称居山、蜀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寄黎眉州》诗中写到“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其中的“瓦屋”指的瓦屋山,是一座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的蜀中名山;[4] “八品游治”创建者张鲁也有诗云:“何当有此青玉案,可以横绝峨眉颠”;清代诗人何绍基更是盛赞瓦屋山的美景“巴蜀风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5]足见瓦屋山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巍峨形象。

蜀国开国君主蚕丛在瓦屋山东岩的陵墓,老子李耳在瓦屋山传教布道后的升天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和当地羌民一起创立五斗米教的传奇经历,张三丰修行创建“屋山派”的艰辛过程,如此不胜枚举的历史文化传说搭配千年不朽的老君木像、“青羌之祀”庙堂、“张陵降蟒沟”遗迹等这些颇具规模的殿宇雕刻、遗址古迹,为这座享有“中国道教发源地”美誉的“仙山”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而羌族后裔和山区乡民保持奉行的羌风楚韵,也为瓦屋山平添了许多魅力。此外,从周秦到明清如邓通、诸葛亮、岑参、陆游、杨升庵等许多墨客骚人也曾登临瓦屋山,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优美传说和珍贵记录。

在其他文化方面,在与自然长久的融合过程中探索出的特色菜谱食材和建筑工艺,形成了当地别具一格的饮食和民俗文化,与上文提到的自然生态风光一并,形成了瓦屋山“史悠、迹广、民淳、山奇、水美、林饶、景异”纷繁而神韵的文化旅游资源。

瓦屋山主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及其开发现状与对策

3.1  道家文化旅游资源

3.1.1  道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

远在西周末年,蜀国开国君主蚕丛创建蜀国并教民种桑养蚕,相传在其死后,人们把它葬在了瓦屋山的东岩地区。而首创道家学说的老子,传说在其出关入蜀后,沿青衣江到达瓦屋山,并归隐于此;槽渔滩石壁绘有羌人岩画“老子骑牛入蜀”,是为老子到过瓦屋山的佐证。[4]汉代张陵、晋代葛洪也曾在瓦屋山创道修道,结茅炼丹。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道陵亦将此地作为融合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重要场所,是与少数民族紧密结合的典型教区。元末明初著名道人张三丰到瓦屋山苦修并创立了“屋山派”,后因得罪朝廷,瓦屋山遭明清朝廷封山数百年。这样,一座与峨眉齐名的“仙山”便被沉寂荒芜,山上建筑也相继颓毁。

在众多故人的修道过程中,亦为瓦屋山留下诸多丰富而珍贵的道教遗迹、塑像。古羌人为祭祀蚕虫(青衣神)修建的规模巨大的“青羌之祀”庙宇(由川主、圣德、薄山、遗福、万安等庙堂组成),张陵、葛洪留下的张道陵碑、抱朴洞、百花台等珍贵遗迹,山麓周围的“张陵降蟒沟”遗迹、岩壁处刊载的《登瓦屋山》、《附蟠山同作》等多篇张三丰诗文仍有迹可寻;瓦屋山岩洞中保存了许多较为完好的具道教色彩的床灶遗迹;山顶鸳鸯池畔的太极殿供奉的一尊太上老君木神像,至今已有千年之久。

蜀国开国君主蚕丛、道教天神太上老君还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行迹及其遗迹与此山相连,由此观之,瓦屋山道教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底蕴是相当深厚的。如果把张陵的二十四治及相关地方称作早期道教发祥地的话,那么,瓦屋山也可以看作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6]

3.1.2  道教文化的开发意义

瓦屋山作为道教胜地,道教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充分挖掘道教文化内涵,将“道法自然”思想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大力开发道教文化旅游精品,对弘扬道家优秀文化、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3  道教文化的开发现状

目前,整个瓦屋山旅游景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生态观光旅游方面,对道家文化这个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不足,资金投入滞后,且零碎分散,开发带有很强的附带性,由此导致道家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处于封存状态。

特别是随时间的侵蚀和瓦屋山水库的修建,在移民搬迁和工程修建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道家文化资源被破坏和遗失,严重制约了对道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3.1.4  道教文化的开发策略和措施

总体而言,开发的主要策略是保护、修缮和复原道教文化重要的物化资源,弘扬精神资源,开发道家历史名人古迹游、道教养休闲生游、天人合一生态游等旅游产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思路:

3.1.4.1  保护、修缮和复原重要的道教建筑

道教建筑是指宫观庙宇,多为道士修道、供奉神仙及举行祭祀活动之所。[7]目前,瓦屋山旅游景区内,历史记载的与道教相关的物化资源主要有古羌人为蚕虫修建的大规模“青羌之祀”庙堂、瓦屋山鸳鸯池太清道观、太上老君木刻神像、“老子骑牛入蜀”图、“张陵降蟒沟”、“抱朴洞”、”老君观”等遗址古迹,以及诸多山洞内存在的道家文化遗迹。

由此观之,要开发道家文化旅游资源还需大力收集与道教有观的神仙文学(指以慕仙游仙、修道成仙及神仙出道等思想及反映神仙生活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散文传记、戏曲小说等[7])、道教音乐(指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7])等精神文化资料。

因此,只有将这些遗址遗迹修复和开发出来,才能为进一步弘扬和开发道家精神思想文化奠定载体基础。

3.1.4.2  加强道教文化资源的广告宣传

瓦屋山道教文化资源虽然历史溯源悠久,物化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其绝多数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休眠状态。从开发初期,应该充分利用现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信息资源,边开发边宣传,并在过程中注意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以道教文化传说、文人诗篇等为载体,组织相关道教活动,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关注度。

3.1.4.3  组织开发道教养生游、道家历史名人游等旅游项目

道家在历年的修炼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和科学的饮食与养生理论,特别是现代都市游客相当关注的饮食(包括茶酒)、行气、导引等诸多修炼方术和养生方法。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深入研究和挖掘,形成专业、常用、易学、易懂的养生方术,创立道家养生旅游品牌,并与道家历史名人古迹旅游等项目相结合,多元化深层次的对道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3.1.4.4  与相关的道教圣地合作,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主题活动

通过与周边道教圣地合作,一方面可以学习别人较为先进的开发策划经验,通过他们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互动,促进道教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在周边道教圣地中,首选的道教圣地为青城山。由于两者距离相近,交通便捷,有利于双方文化的交流和活动的开展,道教发源历史渊源悠久。双方可以选定一些道教特殊节日,定期联合开展道教文化交流和互访活动,如法会、祭祀、庙会等,以此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3.1.4.5 与周边各宗教旅游地合作,开辟宗教旅游专线

与周边相邻的峨眉山(佛教)、乐山(佛教)、青城山(道教)等旅游地合作,开辟一条宗教旅游专线:峨眉山-瓦屋山-乐山大佛-青城山。由于四地处于一个旅游环线上并且景区间距适中,其间交通便捷,联合组织开发宗教游,不仅有利于各自景区的长远发展,节约成本同时也促进宗教文化的繁荣。对游客而言,在多元化感受不同地域宗教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各自独特的自然文化风光,对于提高专线各景点和自身旅游价值有重要意义。

3.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2.1  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某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8]

3.2.2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

瓦屋山在未移民开发前,由于山高路艰、地偏民稀,长期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形成了当地人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各种饮食习惯、建筑风格、民俗工艺等乡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良好的地方特色,尤其在古羌族文化、饮食文化、竹艺文化、乡土建筑等方面颇具开发价值。

3.2.2.1  青羌文化

据史料记载,瓦屋山复兴村是土著青羌人和楚王后裔的居住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当时青羌民族和楚人后裔文化结合,形成了该村独特的“羌风楚韵”。[9]羌笛、羊皮豉、口弦、盘玲等古羌人的乐器和楚人带来的铜器,经数年的改编,逐渐演变为以锣、鼓、铙等打击乐器为主、唢呐、笛、箫等管乐和琵琶等弦乐伴奏为辅的“复兴响器耍锣鼓”民乐,并于2006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能歌善舞的复兴人,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时,会举行山歌对唱、狮子灯、牛儿灯等古老原始民俗活动;农历六月六,复兴人还要晾晒青衣,敬拜青羌鼻祖——蜀王蚕丛;农历十月初一是羌历新年,复兴村家家都要蒸糯米打糍粑,并将糍粑挂的牛角上,以显对牛图腾的崇拜;每逢竹笋采摘季节,入山前行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山神仪式。复兴山歌兼备羌风和楚韵粗犷悲韵的特点,目前已形成独具地方风味的《报门歌》、《打笋歌》和《送情歌》等歌曲300多首。

目前,复兴村已建成青羌民俗博物馆和观光台广场,组建“青羌艺术团”宣传“羌风楚韵”,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3.2.2.2  饮食文化

瓦屋山的饮食受当地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除许多特产食物外,其部分特色食材还具有生态、珍奇等特点。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许多食物被赋予了很多文化色彩和饮食风俗。

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目前已逐渐整理成型10大特色菜系列(竹笋、老腊肉、野生鱼、豆制品、土鸡、野菜、风味小吃、家常菜、竹筒菜、风味菜) 50余个菜品,特别是冷竹笋、老腊肉、野蜂蜜、野生雅鱼、石磨豆花、野菜野味等菜系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

3.2.2.2.1  野生雅鱼

雅鱼,青衣江流域(瓦屋山作为发源地之一)特产,形似鲤而鳞细如鳟,肉质细嫩。之所以雅鱼能成为当地名贵食材,相传在清代雅安举人李景福曾以雅鱼以贡慈禧太后,太后吃了大加赞美,誉之“龙凤之肉,恐亦难与媲美”。

此外,雅鱼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据民间传说,雅鱼是仙女的化身,女娲的青衣女弟子在其补完天漏后被丢弃于此,久之,这些青衣女子便幻化成游弋于绿水红石之间的雅鱼,身上铠甲幻化为美丽的鱼鳞,腰间佩带的宝剑幻化成短剑藏在头中。正宗雅鱼头上有块剑骨,形如“宝剑”。

3.2.2.2.2  瓦屋山老腊肉

瓦屋山老腊肉之所以出名,主要在于生猪养殖和腌制方法非常独特。在当地,生猪主要用于自给,采取人工少量生态饲养,以山野青草、玉米等为食料,饲养周期在9-11个月。因此,猪肉绿色鲜嫩。在熏制时,主要采用青衫等味香树木的枝叶、树根、锯末多日不间断地烟熏方法,保质期可达一年以上。

生猪饲养和制作工艺之所以如此精细,这与瓦屋山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密不可分。在当地,由于气候湿热,肉类不易长期保存,而当地人以体力劳动为主,需要时常补充油脂,而乡村市场有限,不能保证每日供应,遂发明此法。更重要的是,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需要煮猪头、炖猪蹄,这些都是祭祀的必需品,而且这也是款待和馈赠宾客的至上佳品。

3.2.2.2.3  瓦屋山竹笋

瓦屋山竹的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不但有常见的毛竹、斑竹、剑竹、谈竹、桂竹、刚竹,还有诸如冷竹、苦竹、籚竹、篌竹等少见竹种。关于瓦屋山的竹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古时,瓦屋山并不产竹子,山里住着一户勤恳善良的老夫妻,常对周邻长途运竹的艰辛心生同情,遂多年坚持在瓦屋山上引种竹子并获小成,但仍供不应需。后经神仙点化,在瓦屋山东山峰的无底洞插入一根百节毛竹,作为瓦屋山这条船的船篙。后竹林在此发迹,并逐渐繁衍繁荣。

因此,瓦屋山的竹笋深入当地民俗各个角落。苦笋被视为炎夏降暑佳品,冷笋也被制作成灰笋、泡笋、干笋等各类品种,人们在四季重大节气时才食用,也是祭祀的必备品,馈赠宾客的上品。

3.2.2.3  乡土特色文化

3.2.2.3.1  竹艺民俗文化

作为产竹盛地,竹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已与村民生活密不可分。以竹笋、竹菌、竹虫等原料烹制的竹菜,竹根、竹叶、竹茹等竹制药物,竹制炊具、餐具、酒具等饮食器,竹席、竹背篓、竹桌椅等日用品,竹筏、竹桥、竹滑竿等竹制交通工具,扁担、筐篓、水车等竹制生产工具,鱼杆、竹枪、囚笼等渔猎工具,毛笔、竹纸等竹制文书材料,笛子、笙箫、快板等竹制乐器,爬竹竿、舞龙狮、玩弓弩等体育娱乐活动,竹雕、竹编、竹盆景等竹制工艺品随处可见,[10]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民间生活独特的文化活动。

3.2.2.3.2  乡土民俗文化

作为瓦屋山地区特殊的风俗,村民在腊月间不能“迂”(制作)火夹,担心小鸡在孵化时蜷在蛋壳里出不来。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三不能杀生,从大年初一鸡过年开始,依次为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11]除了过年,依据当地俗言“惊蛰用了牛,牛要筋骨痛”,惊蛰那天当地人也不会使用耕牛。到了春分,妇女们不梳头,怕的是“理乱了鸟儿窝”,而且家家还要煮汤圆,并把煮好的戳在竹尖上插到房外,“泥雀儿嘴”,让它们不去啄庄稼。十月初一,是当地牛王生日,那天,家家都要打糍粑,并把它们挂到牛角上,以示对它的爱戴。

在建筑方面,在移民前,村民房屋多以纯木质结构的两层小楼为主,受五斗米教的影响,民居有在屋檐两侧悬挂木鱼的习俗,用于辟邪。

每年农历八月则是山区群众打笋的盛大节日,一般当地村民都会举家入山,搭棚驻扎,采挖冷竹笋。在采挖时,村民都会身披自制的棕麻蓑衣,头戴特制斗笠,敏捷地穿梭于密林之间,亲手掰下刚冒芽儿的嫩笋,每日下午再打捆成包运下山出售。在瓦屋山半山腰景区,游客时常能见此身影。

3.2.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由于瓦屋山景区乡村民俗文化形态比较完整、地方特色浓郁、形式多种多样,旅游开发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大有可为。因此,通过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开发,有利于将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居民增收结合起来,促进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2.4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由于瓦屋山景区与居民聚居区相去较远,很多游客在旅游区游览之后,很少在居民聚居区驻足消费;加之开发者的开发重心在生态,导致景区民俗文化开发整体上呈现出低层次、零散状、无序性、监管弱的特点,由此滋生的诸多欺诈行为对景区形象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正由于前期开发的力度弱,旅游需求大,民俗文化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巨大。

3.2.5  主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和策略

3.2.5.1  提高游客在民俗文化旅游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只有让游客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中来,让其体验主人翁的角色,通过互动式、体验性营销模式,才能提高其对当地文化内涵和价值的真切感受、理解和认同。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倡导和组织游客亲自体验各种饮食制作活动,或深入乡村家庭体验农家生活文化,作为表演者参与各种民俗风情文艺文化活动,[12]以此民俗文化旅游方式加深旅游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3.2.5.2  充分挖掘羌族饮食、歌舞、建筑、节庆、手工艺等民族文化资源,设立专区,复原重构具有民族浓郁文化气息的民族小寨

瓦屋山青羌文化所在地复兴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生态文化村”,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历史和民俗传承基础上,充分挖掘青羌的饮食、歌舞、建筑、节庆、手工艺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设定专区,修缮、复原、开发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民族小寨。

3.2.5.3  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古菜、祖传菜、乡土菜,选取适当区域开辟地方特色饮食街区,建立村饮食主题餐厅,打造品牌,适时举办美食旅游节

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优势,瓦屋山具有非常丰富的食材资源,并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菜品。因此,在开发中可以收集和深入挖掘民间遗存的古菜、祖传菜、乡土菜等菜系,结合地方传统和特色制作工艺,打造特色品牌菜系。选取适当地域开辟地方特色饮食街区,[13]建设相关饮食主题餐厅,利于饮食文化的集中和宣传,为举办美食旅游节庆奠定基础。

3.2.5.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节日,打造品牌民俗旅游节庆

民俗节庆是民俗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往往也代表着地方民俗文化的核心。因此在选取时,应该选择具有地方独特性的民俗节日进行重点开发,打造品牌文化旅游节日,以此作为导引,系统开发其他民俗节庆。比如,举办“采笋节”,此时为旅游偏淡季,又遇国家法定假日,同时与生态、饮食旅游结合,形成一个相关旅游开发系列,促进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整个景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处于民间自发式发展状态,文化开发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分散,没有较为突出的文化品牌

虽然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和数量较为丰富,但各种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分散,整体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民间长期自由式发展,不论是道家文化还是民俗文化资源,实物资源保存并不完善,文化名目繁多,导致旅游开发出的文化产品层次较低,产品结构单一,客观上阻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定位、建设和塑造。

4.2  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够,文化传承面临脱节威胁[9]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正面临着延续和传承等问题,如果保护或开发不当,极易造成文化的消失。而目前,瓦屋山旅游开发对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许多优秀文化正逐渐流失;专业人才培养脱节,专业文化队伍老龄化日益突出,青黄不接,民俗文化传承面临严重挑战和威胁。

4.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指导和规划性,没有形成明晰的发展思路,参与者各自为战

目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资本主要来源于民间,主要作为住宿、餐饮和旅游商品加工等方面的附属品,没有具体部门进行统一的指导、规划和监督,导致开发混乱,层次差别巨大。各文化旅游产品销售形式、价格、质量、服务各异,很多经营参与者采取游击销售方式,没有统一的主旋律。

4.4  文化旅游商品地方特色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和深度[14]

由于主管部门对文化旅游开发介入较少,民间低层次开发不能很好地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传承的规律性,对当地民俗文化理解肤浅,甚至有些为了一己之私刻意曲解、杜撰、拼凑民俗现象,迎合误导游客,使许多伪民俗大行其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也影响原生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绝大多数民间开发还处于未加工的实物商品销售的初级阶段,没有将其归类上升到文化精神层面。对很多民情风俗和习惯不注意保护,导致很多优秀旅游文化不断被蚕食。

4.5  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15]缺乏知识趣味性,品尝性和观赏性等单向旅游开发所占比重大

在民间开发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零散,文化资源产品主要还是单方向的实物销售,忽略了许多商品工艺制作过程等富有文化底蕴的环节,游客往往也只能出于新奇购买作为品尝之用。而很多文化文艺活动,时常也是出于演出赚钱目的,导致游客参与体验的机会大大减少,游客只能作为一个“局外人”被动地观赏,致使旅客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大大减弱。在整个文化销售过程中,文化与游客之间互动性很差,进而使得文化的知识趣味性也被弱化。

4.6  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低,服务水平不高

在目前的发展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依靠于民间组织的商业旅游活动(如农家乐等形式)。这些活动受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局限,这些团体往往基础设施不完善,绝大多数是依靠自家屋舍扩展而来,员工也多以本家亲友为主,因此旅游接待能力有限,而且服务水平也不高,各种文化开发层次比较低,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也有限。

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5.1  将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开发,走生态-文化-地质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之路

生态旅游作为瓦屋山发展的起源,也是景区发展的根基,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和地质旅游资源优势;而文化旅游又是生态旅游的补充,可以从人文精神方面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将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结合发展,能够促进景区旅游的多元化、深层次、可持续发展。因此,整合景区森林-文化-地质旅游资源,探索一条人文文化、生态文化、地质文化旅游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包容的发展之路是未来景区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5.2  优先发展特色文化,塑造文化品牌,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开发

根据景区内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点,优先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旅游文化,塑造旅游文化产业龙头,营造旅游文化氛围,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形成自我的竞争优势,实现文化旅游的起步发展。并以此为起点,以点带面,不断将景区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化开发。通过对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在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同时,总结文化发开经验,探索发展模式,为以后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5.3  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持区域内文化的淳朴与特色

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是吸引游客最重要因素的之一,所以在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注意保持旅游文化的淳朴和特色性,才能使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更加浓郁,[13]也才能对游客更具吸引力。因此,对那些伪劣文化旅游产品要加大规整力度,保证区域内文化的纯正和品牌优势。

5.4  整合周边文化旅游资源,联合开辟文化旅游专线

峨眉山佛教圣地、雅安碧峰峡、乐山大佛、眉山三苏祠、青城山道教圣地等周边诸多旅游地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各旅游地通过相互合作和资源整合,联合打造一条文化旅游专线,这对促进文化旅游的交流与繁荣、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大有裨益,最终也有利于各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5.5  根据游客需求的差异性,设计多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16]

不同的游客群体对旅游文化的需求也是大有差别的,对学生游客群体而言,他们对体验型、知识型文化旅游产品更感兴趣;而对老年游客来讲,休闲型、观光型文化旅游产品则更实用。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类型的游客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策略,有助于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多元化发展和转型创新。

5.6  探索乡土地理课程教育模式,让文化首先融入地方、深入地方

一个连瓦屋山人都不能理解透彻、没有强烈归属感的文化岂能奢望外地游客会有认同感;如果不能得到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又岂能称得上瓦屋山有文化旅游品牌。所以,编撰瓦屋山乡土地理课程,探索瓦屋山乡土地理教育模式,对于总结和繁荣瓦屋山旅游文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通过编撰和教育,在创新教育思路的同时,也可以让老少民众对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有较为详实的认知,对营造浓郁的旅游文化氛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7  探索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建立生态人文科研、考察和实习基地

充分挖掘瓦屋山在生态、地质、人文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自身在科研、考察和实习等方面的基地建设。以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系统,设计高校实习、环保基地、知识讲座等修学旅游产品,青羌文化专项游、民俗体验考察等民俗旅游产品,瓦屋山与道教文化游等宗教旅游产品,同时辅助以珙桐专项游、珍稀植物亲近游、杜鹃隋游、植物标本制作游、地质地貌考察游等科考旅游产品。[17]一则可以进一步挖掘高校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二来也可以利用这些单位的智力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发展模式。

5.8  筹建相关文化博物馆,积极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建立本地文化博物馆,加强对本地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文化资源注意保护性开发,让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一个归属地和展示平台,形成集聚效果。特别是对道家文化和青羌文化,应该更加深入地进行挖掘和开发,积极地为申请国家非物质遗产做准备,形成强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和宣传名片,不断扩大瓦屋山旅游的知名度。

结语

作为瓦屋山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储备丰富但缺乏系统有序地开发,这不仅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瓦屋山旅游地长远深入地发展。因此,充分挖掘瓦屋山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依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多元化、深层次、多角度、系统性地开发其他文化旅游资源。与瓦屋山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整合融会瓦屋山各类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对推动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的整体可持续深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3]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绿色中国,2006(8):76.

[1]冯维恒.浅论峨眉山旅搽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夏咏荷,康志立.瓦屋山——人间仙台的蓊郁与绚丽.西南航空,2009(6)29.

[4]石磊,朱创业.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及营梢策略探析.走进四季人居. 2009(8)69.

[5]任嘉尧.四川瓦屋山.上海道教,2001(3)30.

[6]卿希泰.瓦屋山道教文化考察刍议.81.社会科学研究,2000(4)81.

[7]伍鹏.台州道教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论.北方经济,2011(4)838484.

[8]崔广彬.郑岩.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满族研究,2007(1)31.

[9]贺丽娜.瓦屋山下的“全国生态文化村”.魅力中国,2009(98)300.

[10]王富德,张义丰,李群伟.中国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安徽农业科学,2007(6)1753.

[11]田良玉.瓦屋山民俗与生态文化.瓦屋山水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149.

[12] 蔡晓梅,甘巧林.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分析.第五届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之第二篇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2007-7-23206.

[13]杨绪光.淮安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考试周刊,2009(38)48.

[14]阿不都外力·阿吉买买提.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4)111112.

[15]赵建军.大理白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大理学院学报,2009(7)21.

[16]章荣亮.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7.

[17]黄尤优.瓦屋山森林公园功能区划与旅游产品系统设计.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4)75.

 

致谢:

本课题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都得到了指导老师吕瑜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作为一位科研型导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定稿,过程中,老师多次在忙碌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组织参与我们小组成员论文问题的探讨和交流,给予了我们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吕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