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专访花鸟画家李汉平教授

 夕妙斋 2019-02-14
瀚墨云桥推荐语

从李汉平老师的画中可以看出他深厚的笔墨功力和诗意情怀。长期的多方面修为,形成他一种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式。汉平老师在绘画创作中视'造化'为根本,把笔墨作灵魂。其花鸟画作品所表现的绝不只是自然物象,而是他在观照自然基础上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


他记忆中第一次参加的画展是在故乡小城的文化馆里举办的。虽然只是个十分普通的展览,但在少年汉平的心目中却是十分看重,非常期待的。作品题材表现的是一个少先队员扶白发老人过马路的情景。作品由学校老师推荐上去后如泥牛入海般没有半点消息,以至于展览开幕当天,汉平走到展馆门口却又止步不前,因为害怕自己的作品落选,因为害怕自己承受不起落选的打击。


在这种不安的情绪驱使下,他让同行的弟弟先进展厅去帮着查看。当独自进入展厅的弟弟又飞奔出来,冲着汉平高喊着'我看到你的画'这一刻,他内心的喜悦是难于言表的。汉平老师说,正是早年的这份喜悦和成就感伴随了他一生的艺术之路。而今,他的作品早已走进了全國多个重要的美术馆,也被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但都远不及当年那个小小展览带给他的激动和鼓舞。


《江南三月风自香》124cmx250cm


进入美院专业学习绘画后,汉平老师选择中国花鸟画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这与他少年时的那段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流长的渊源可上朔至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在战国时期的帛画上,都可以找到花鸟画的最早原始印记。


花鸟画所表现的固然是大千世界中的树木、花草、禽鸟、走兽等自然物象,画家们则常常将自已的审美追求与这些自然形象融为一体,使画面的生动意趣借助笔墨来传达出画家的内在精神与审美理想。


《蕉园双禽》59cm×74cm


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尤其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从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中汲取灵感,进而升华为艺术作品。


《冷秋》69cm×138cm


观汉平老师的画作,经营、布局既来自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又来自于个人主观感情表达的诉求;既符合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出其不断探索的实践价值。作品常常流露出他在观察自然物象时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痕迹。


《融融秋日》70cm x 70cm


中国画写生其出发点是关乎中国画本身的。写生不仅可以让画家获得绘画素材,可以激发画家的创作灵感,更是抒发画家内在情感的最佳方式。画家只有在储备了丰富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后,才能真正解读中国画写生所特有的内涵。


《紫荆三月花正红》69cm x 138cm


汉平老师的写生是源于对自然油然而发的敬畏之心,放下那浮躁的心,俯仰天地,体察万物的动静,以虔诚之心对待自然物象。只有“外师造化”,才能“中得心源”了然于胸,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汉平老师以极大的热情专注于写生,不断地在实景写生中练手、练眼、练心,对于自然界细微的变化,他能够迅速抓取其特点,努力使自己通达闭目如在眼前,下笔如在腕底的自由境地。


《风动荷塘满池香》138cmx138cm


中国画是以自然物象为依据,须在“师造化'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概括、提炼、加工而成,是客观景物与画家思想感情相融合的统一体。石涛说:“人能受天之任而任,非山之任而任人也”,这表明画家并不是简单的把自然进行再现,而是根据对自然的理解与领悟而进行创作的。


扇面


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巫术活动,都是自然膜拜的表现。自然最初是被人类征服、驾驭的对象。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不断调整着与大自然的关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来改善与自然的关系;以审美的意识对待自然,用和谐发展的态度去利用自然,并与自然逐渐构建起和谐统一的关系。


《蕉林小景》46cm x 69cm


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本源的学科,它将宇宙万物和人看作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对生命意识反思,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体悟,形成了儒家的生命哲学。宋代朱熹认为,宇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空间,所以天地有生之大德,'生″是宇宙的精神。儒家的生命哲学强调人们应该消除心和物的对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得宇宙万物处于生机盎然的状态。


花鸟画作为对自然的模写和对生命的关照,注重的是人的心灵世界,体现为对世间一切生命价值的关怀。花鸟画在创作过程中对生命和精神的追求是从自然美到艺术美的过程。汉平老师的花鸟画正是把花卉、鸟兽的自然形象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把自己对景物的感情融合到对象中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紫荆满枝头》69cm x 138cm


汉平老师的作品具有哲学般的气质,他要激发人们对于生命的真实认知,让生命的存在呈现出一种本真状态。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受到种种诱惑,被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里,不能认识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人们只有重新审视自然的本真状态,祛除人生中的种种障碍,才能体味人生乐趣,恢复对于生命本真价值的追求。


《大吉图》


花鸟画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形式,它把人们的主观精神与自然的形态相融合,是内心情感的外在寄托。正是这种融合,才能创作出花鸟画意趣盎然的大境界。历史上的优秀大家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境界。


《早春》70cm x 70cm


汉平老师长于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体现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秋叶、荷塘、芭蕉、红果等自然物象,在他的笔下俨然具有了生命的灵性,或在风中婆娑起舞,或在绝壁中顽强生长,就连枯藤残枝、野鹤寒鸦,在一片萧瑟之中,也蕴涵着生命的光芒。生命被视为一切艺术之源,这正是花鸟画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画生生不灭的精神主题。


《丽秋》69cm x 138cm


汉平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他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艺术不同于死记硬背的其它学科,其要义在于在反复训练,循循善诱中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体验,从而形成个体对于艺术的感悟能力。'艺术实践'是汉平老师每年必带的课程。他说,在其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仅有一个'教师节'是在北京家中度过的,而其它十几年的'教师节'都是在带学生外出写生实践的路途上。


当今社会,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使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精神领域出现了慌乱和茫然,人们一时无法透过重重迷雾去认识生命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古人说:“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诚然,自然和人类发展的规律是人力难以改变的,然而,面对这个'规律″,作为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我们该作何反应呢?我以为,艺术当是平复'慌乱',慰藉'茫然″的一剂良药。时代需要艺术,时代更需要汉平老师这样的艺术家用“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的精神,去启发人们认识和追求生活的真谛!



李汉平简介


■1999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 获硕士学位 ;

200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

2008 年出版画集《关照自然·李汉平花卉写生作品集》;

2009 年出版画集《李汉平花鸟画》;

2012 年出版画集《美术家·李汉平》;

■现为北京林业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 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北京民进书画院副院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驻校艺术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硕士论文(社科类)评审专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专家。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深思,当初那场小小的展览对于汉平老师的意义。它肯定了一个少年的才华,点燃了一个毕生为之努力的梦想,并最终成就了一个风格鲜明的写意花鸟画艺术家。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舞台,一种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