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墟古镇观赏桥

 木香草堂 2019-02-14
芦墟古镇观赏桥

                                芦墟地处水网地带,河港多桥梁多。

                         2000年底,市镇区域各种类型的桥梁共有39座。

                 南芦墟古镇区内有桥梁19座,大部分修建年代较早,石桥居多且古老。


芦墟古镇观赏桥

    泗洲寺桥志书上均作永安桥。古时为三孔梁式石桥。初建无考。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建。崇祯九年(1636),泗洲寺茅君堂道人徐某募金重建。工部主事叶绍袁为之作《泗洲寺桥碑铭》。故又名泗洲寺桥。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冠溪迁居芦墟的士绅吴之湄发起募资重建,并首次改建成石环桥。同治八年(1869)又重建,为高大的单孔石拱桥。地处水深流急的开阔河面,桥顶高耸,拱券宏大,下部宽边水盘石供纤夫穿桥而过。该桥至解放初已成危桥。50年代末拆去桥顶拱券,利用原先桥墩、桥台,改成梁式木桥。70年代初,利用原有桥台基础改建成双曲拱桥,能通行空载的小型机动车。1992年改建成新式公路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庆丰桥连接牛舌头湾与陆泰丰,初建时为三孔大木桥。因河道船只来往频繁,1982年重建成曲拱桥,东西桥面为踏步,桥顶水平。净空较高,以利船只通行。


芦墟古镇观赏桥

                                         泰生桥(观音桥)

    初建无考。乾隆十二年的《分湖志》有载。乾隆三十五年里人吴之湄等募资重建。观音桥跨市河北口,西为杜字圩,东为在市河与后河之间的当字圩;往北是北栅漾,古人称“鞋皮漾”。

    

芦墟古镇观赏桥

     观音桥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单孔石拱,桥宽2.2米,矢高3.2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额上的桥名,间壁上的楹联,券石上的碑文都已无法识读。



芦墟古镇观赏桥

    旧时,西北堍傍桥建有小庵。庵里供奉观音像。遂俗称观音桥。该庵至解放后的50年代后期拆掉。上世纪,观音桥上北侧,紧靠石桥临空筑有三间房屋,中间是关帝庙,东、西两侧的两间,是两家鱼行,房屋都是大门朝南,跨门而出就是桥面。关帝庙在桥顶,两家鱼行在东、西两堍。远处相望,只觉得桥上是亭台楼阁。


芦墟古镇观赏桥
    桥顶四座望柱上的石狮,至今仍在。石级多有松动、移位。北侧金刚墙上部石缝中生长着野石榴和灌木丛,枝叶茂盛,花果点缀,宛若空中盆景。


芦墟古镇观赏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永福桥位于西栅港的市河口,南北跨忠字、宿字两圩。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雍正四年重建。嘉庆初年重建。市民简称该石拱桥为“小桥”。20世纪60年代修建为水泥梁木板桥,并易名为胜利桥。80年代初改建为水泥平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位于市河偏南处的平粱桥,当地人称檀家桥。此桥明永乐五年(1407)初建时为拱式石桥,清代两次重建。解放后政府两次整修,保存两岸桥墩,顶部改为平板石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太平桥(中塘桥、人民桥)始建于明天启丙寅年(1626)。清康熙中期重建。乾隆年间重建。嘉庆元年里人袁兰等人募资重建成三孔石拱桥,桥身玲珑秀美。该桥东西跨槐字、忠字两圩,位于芦墟市河的中段,俯视市河的十字港口。俗名为中塘桥。至解放初,该桥已成危桥。50年代末,重建成梁式平桥,改名为人民桥。60年代中期改建成水泥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登云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横亘于市河南口,东西跨小角、忠字两圩。乾隆四十六年,时任运河道按察使的陆燿(青来)“因镇中河形太直,无留顿之势”,拆掉老桥。不久,市民“因行旅不便,仍议开坝筑桥”。里人重建登云桥。西北金刚墙上长系石旁的青石碑文:“吴席珍、陈克修、陈建安、陈峙霉、陈封定、胡家昭、陈明潜嘉庆二年(1797)。”登云桥是苏州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芦墟古镇观赏桥    

    该桥全用金山花岗石构筑。桥宽2.2米,矢高4.0米,石级整齐,外观完好。因部分石栏板破损,1965年整修时全部拆掉,以砌砖墙抹水泥代替。水泥栏板上部呈尖形。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顶中央是方石浮雕,中间是“轮回”,四角分别是“笔锭、如意、犀角、双胜”图案。两侧桥额上的“登云桥”三字凝重凸现。间壁楹联是:“气凌霄汉山河壮,路贯杭闽烟树浓”;“龙光远映千门色,虹影高涵万户春。”西南间壁“树”字处被撞断,不可读;东北联仅末尾“春”字可读,余六个字笔划有剥落损毁,难以辨认。高大的单孔石拱桥,雄踞镇南,俯视航道繁忙的南栅港、芦墟塘,实为古镇的南大门。


芦墟古镇观赏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芦墟古镇观赏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