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扮美城市还缺什么?

 太乙ocwfrzeutj 2019-02-14
2019年02月13日 星期三   
新民随笔
扮美城市还缺什么?

  朱 光

  店招是统一还是各具特色?落叶不扫的马路上如果可以安置一些装置艺术的话,选择怎样的公共艺术品为妥?艺术小店外墙可以“画”成作品吗?滨江45公里步道除了走走跑跑,是否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当城市要变得有温度,建筑可以阅读时——以上看似并不相关的问题,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根本:扮美城市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当然,美,是一个相对高的追求。例如统一店招,起初考量的是路面更干净、整洁。当街上小店的每一张门脸都色调一致、字体统一之后,市民群众在赞赏干净整洁的同时,又提升了对店面个性美的期待。这股期待,正如父母在孩子的成绩有进步后,会产生“下次考分是否还能更高些”的心理预期。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电影《流浪地球》是否是“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人民日报官微评价道:“争论,意味着更高的期待”——这句话也适用于本文第一小节的4个问号。
  但是,我们期待美的热情很高,而大部分人如果18岁后没有考进艺术类高校的话,在中小学所上的美育课程少之又少。或者说,正是由于我们接受的美育不足,才会形成争议。早教学什么?音乐、舞蹈、绘画。退休后学什么?音乐、舞蹈、绘画。从6岁到60岁之间,最没空学的也是音乐、舞蹈、绘画——所以,我们才会有开头一小节的争论。真正的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超越民族、国界,直抵人心深处的感动。
  虽然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是美育课程依然没有真正系统化地建立。因而相当一部分人对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并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当下,不妨在公共文化空间开展系统性的美育普及工程。包括市区级美术馆、博物馆、剧场、音乐厅、图书馆,以及艺术院校,都应该面向市民开设低价甚至免费的课程,并由财政拨款保障。当然,与此同时也可设立两套监管体系——一方面评估开支是否合理;一方面评估美育课程效果如何。
  艺术,让生活更美。当全体市民审美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城市定会更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