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妈妈,听说老高的孩子期末考了全年级第一?” “那孩子呀,挺争气的!学习上的事儿几乎没让他爹妈操过心!哪像我家这虎孩子,就没让我放过心,每天守着他做作业不说,背个书也是催得我自己都头痛!我要是跟他一起读书,怕是都要毕业了!” 下班回家无意间听到两个妈妈在讨论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相信这样的场景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对于家长而言,小姜妈妈的话更是直戳心灵!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也经常收到家长们的提问,其中,关于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就占了90%左右!当然,身为一名老师,对于家长们的焦虑心态也是很理解的。试问哪个为人父母的不希望自家孩子的成绩能优异过人?但凡孩子考差了,逢年过节别人问孩子成绩,或是开家长会时,家长和孩子都抬不起头。 我带过好几届初中毕业班,在这期间也目睹了一些“差生”如何反败为胜。其实就是这些孩子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所谓的“差生”蜕变成了“优等生”。想到马上又要开学了,老师特意赶在开学前分享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给孩子们。想要提高成绩的孩子不妨试一试。 对于孩子而言,你让他每天都抱着书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肯定不如人意。就拿语文阅读理解来说,想要得高分不容易,因为他不仅需要孩子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还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拿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生来说吧,这个学生之前语文阅读理解几乎每次只能得一两分,可以说是相当“惨烈”了。但是后来我教他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去学习,仅仅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不但阅读理解次次高分,其他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我分享几张孩子手绘的思维导图,看看他是怎么学的。 以下四张图是孩子在学习《边城》这一课时,自己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梳理,运用思维导图四步法来分析课文和拟图: 图一 图一是思维导图第一步:定主题。 根据所学课文定下主题,所以画了一位老人和一些青山、柳树来包装中心主题; 图二 图二是思维导图第二步:拟分支。 拟分支就是分析、划分和概括书本的结构、内容等。用归纳总结法分析书本,可以根据“小说类知识点分析”,从“基本信息”、“人物”、 “艺术手法”、 “情节” 和“主题”来拟定一级分支: 图三 图三是思维导图第三步:找关键词。 在拟分支的基础上,继续分析文章结构并提炼概括性的词语、短语,就可轻松地画出一幅结构清晰、内容明了的《边城》思维导图笔记; 图四 图四是思维导图第四步:美导图。 完成以上步骤后可对照原文,针对部分内容补充修正。最后,上颜色、加插图,让思维导图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完成思维导图这一过程,孩子已经潜移默化地把《边城》这篇文章理解分析得相当透彻,这样在考试时再遇到相关的阅读理解,一定是“信手拈来”。 最后,老师想告诉大家,如果说阅读一二遍之后,只能吸收书中内容的30%,那么做完思维导图笔记和其它笔记后就会达到50%,完成一个大的主题阅读之后会达到70%。再加入跟其它人分享(包括向别人讲述)和实践才能达到90%。 家长们肯定会产生质疑:为什么不是100%? 很简单,任何单纯而孤立的阅读都是一种很浅薄的吸收。对孩子们来说,不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思考,就不能形成整体的系统框架,这样就会缺少自己的观点,无法跟实践相结合。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