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王朝第十二任帝王周幽王

 庶民临风 2019-02-14
    姬宫涅,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的第十二任王,其祖父是西周第十任王姬胡,其父是西周王朝第十一任王姬静。

   周宣王四十六年(己未,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姬静死后,其儿子姬宫涅继承王位,是为周幽王。

   周幽王元年(庚申,公元前781年),即位后的姬宫涅娶申国(今河南省南阳市)国君之女为王后。不久,生下太子姬宜臼。然而,姬宫涅一坐上宝座,就重蹈姒履癸、子受辛的覆辙,成为周王朝的暴君之一。有一天,大臣向他奏报:“泾河、洛河、黄河,三条河流,都告干涸。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地震,发生山崩。”周幽王却说:“河干山崩,稀松平常,对我说干啥?”大臣赵国国君赵叔带规劝道:“传说中,河干山崩象征血枯神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况且岐山是我们周王朝建立大业的基地,一旦倒塌可不是一件小事。”但周幽王却认为,周王朝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镐京镇)已四百年。那岐山时代,已是古老的事矣,跟国运有何关系?再说平日就讨厌赵叔带这人一向自命不凡,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把赵叔带免职,驱逐他回自己的封国了。这时,褒国国君褒珦,前来首都朝觐时眼见政府的变化,忍不住也规劝了几句,结果被幽王囚禁在大牢里。褒珦的儿子褒洪德为救其父,于是征集大批美女送往周王朝。 
    周幽王二年(辛酉,公元前780年),褒国美女褒姒被送入宫后,周幽王对她宠爱有加,并且对其言听计从。

   周幽王三年(壬戌,公元前779年),褒姒生下一子,名姬伯服,。于是,她发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宫廷斗争,那就是为自己夺取王后的宝座,为儿子夺取太子的王位。 
    周幽王九年(戊辰,公元前773年),褒姒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终使周幽王将元配申王后囚禁于冷宫,她所生的太子姬宜臼被贬为平民,并被发配到四百公里外的申国(今河南信阳),还命其外祖父申国(申王后的父亲)国君进行管教。遂后,褒姒被立为王后,她所生的姬伯服被立为太子。然而,得到这一切的褒姒似乎并不开心。于是,周幽王千方百计逗她笑,她就是不笑,大臣虢石父献策曰:“从前西方蛮族强盛,时常侵犯首都,为了防备他们突袭,曾经设置了烽火台二十余路,一旦有警,燃火烧烟,直冲霄汉,附近封国,就会起兵来救。但多少年来,天下太平,从没有用过。我建议你跟王后前往骊山(今西安临潼区城南),然后举起烽火,一定大军云集,等他们来后,却扑了个空,玩弄玩弄那些国君,王后必定大悦。”周幽王一听拍案叫绝,遂带着褒姒摆驾骊山。

   骊山,在镐京的东方约三十公里处。到达骊山的当晚,周幽王在举行盛大宴会后,下令燃烧烽火。郑国国君姬友,此时正担任三军总司令,看到烽火后吓得魂飞天外,慌慌张张跑到行宫,警告道:“烽火是军国大事,在紧急时才能使用。现在无缘无故燃烧,对封国国君是一种戏弄;而且以后万一有紧急情况,他们不再相信,怎么能征得来兵。”然而,周幽王不但不接纳他的谏言,还对他怒吼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啥情况可紧张的?”事已至此,姬友只好闭嘴。   
    ----烽火台,是上古时代的人专门传递军事上紧急情况。从首都作放射形状,分别通往边疆或各封国,每隔十公里或十五公里建筑一个高大的堡垒。堡垒上除了有士兵日夜二十四小时轮班眺望外,还储备有木柴和狼粪。夜间燃起木柴,谓之‘烽火’;白天燃起狼粪,谓之‘狼烟’。据说,狼粪的烟,比较有凝聚力可直冲天际,不易被风吹散。如果敌人攻击边界,边界立刻燃起烽火、狼烟,消息便会很快传达到首都;如果首都有难,各封国也能立刻得到消息,发兵勤王。经我这么一解释,全世界都知道烽火的重要性了吧!然而,周幽王却认为偶尔一次没有关系,遂下令点火。一剎那间,火焰直冲星斗,像无数只逃命的巨鲸,不断的一股一股喷出火柱向黑暗的远处奔腾而去。王畿(古时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附近的一些封国国君们从梦中惊醒,以为镐京已被蛮族包围,立即集合军队前来驰援。黎明时分,身披重甲、啣枚疾进的勤王之师从四面八方纷纷进入周幽王与褒姒的视界。封国的部队虽经一夜的急行军仍精神抖擞,脸上呈现着即将献身国王,为国战死的忠义之色。
西周王朝第十二任帝王周幽王---姬宫涅可是,他们看不到敌人的影踪,也听不到嘶杀的声音;只看到灯火齐明、乐声悠扬,不禁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姬宫涅面对这种奇观,大为满意的派人宣布:“谢谢各位,根本没有什么外寇,我只不过用烽火来试探一下你们的忠心是否有所减退,请你们原路回去,等候政府赏赐。”那些勤王的国君和勤王的战士,好不容易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只好大眼瞪小眼、偃旗息鼓狼狈撤退。褒姒看到这里,不禁嫣然一笑,这一笑使她更加美如天仙,这一笑使得周幽王浑身发麻。于是,他为虢石父出了如此的上策博得美人一笑,竟然赏他黄金一千两。----中国的俗语‘千金买笑’就典出于此。就在褒姒百媚俱生的时候,周幽王再度献媚。

   周幽王十一年(庚午,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了讨褒姒的欢心,下令给申国国君,让他把废掉的太子姬宜臼杀掉。申国国君非但不肯杀自己的外孙,还写了一封激烈的抗议书:“从前夏王朝姒履癸宠施妹喜,结果夏王朝灭亡。商王朝元首子受辛宠苏妲己,结果商王朝灭亡。而今你又宠褒姒,废嫡立庶,既没有夫妻之情,更没有父子之情。请马上收回命令,免得也归灭亡。”周幽王还没看完信就大跳其高,下令撤销申国国君爵位,同时撤销申国的封国,并集结军队准备讨伐。申国知道单独不能抵抗中央政府的攻击,就跟镐京附近的蛮族--犬戎部落酋长结盟,并向犬戎酋长保证,申国国君只为外孙夺取王位,至于镐京所有的金银财宝以及可供奴隶的青年和可供淫乐的年青妇女,全归犬戎。这对犬戎酋长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于是派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强大兵团,向镐京发动闪电攻击,申国的军队也跟着向镐京进发。申国与犬戎部落联合兵团发动攻击时,身为周王朝第十二任王的周幽王并不在意,三百余年的合法正统政府,岂在乎一个小小封国的叛变,更不在乎一个小小蛮族部落的蠢动。等到犬戎兵团抵达镐京城下,他仍安如泰山,因为他手中有着最后的王牌--烽火。只要烽火一举,立刻大军云集,他深信宣传家所形容的:王师所至,有征无战。于是他下令‘举烽’的霎时间,烽火狼烟直冲云霄。可叹的是,这正应验了伊索寓言上‘狼来了’的故事。烽火点着了,救兵却没有来,这时周幽王才慌了手脚。最初,他还仗恃镐京的城墙,可是申国潜伏在镐京的内应,早打开城门放犬戎一拥而入。于是,他只好赶忙带着褒姒,在弟弟姬友的保护之下向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南)逃命。他最终的目的地,可能是远在东方的陪都洛阳。一路仓皇逃亡至骊山脚下,正打算在行宫歇歇脚时,犬戎的追兵已到。姬友战死,周幽王与太子姬伯服被杀,葬于骊山脚下。西周覆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