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方向:认知障碍。 在“恩必普杯”优秀病例评选大赛第一季中,获得北中国赛区优秀奖。 题目:浅谈一例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丁苯酞的获益。 1患者基本信息 吕某,男,61岁,于2013-08-27收入院。 2主诉 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天,加重伴头晕1天。 患者于入院前2天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表现为右上肢尚能持物,下肢尚能行走,行走时向右侧倾斜,未予诊治。入院前1天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头晕,表现为不敢睁眼、天旋地转感,伴视物模糊,伴头痛,表现为枕部持续性胀痛,伴大汗、恶心、呕吐,呕吐呈非喷射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CT(2013-08-26发病约7小时):示脑干可疑低密度影,于当地医院静点药物(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有所缓解,现为求系统诊治遂收入我院。自述发病前有心脏不适,病程中伴有胸闷、心慌、气短。伴有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尚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3既往史及个人史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20年,规律口服“冠心宁、银杏叶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右侧足部机器绞伤术后史20年,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亲密接触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吸烟史40余年,约10-20支/日,未戒。否认饮酒史,否认相关疾病家族史。 4入院查体 右上肢血压155/85mmHg,左上肢血压150/85mHg,体温36.5℃,呼吸18次/分,心率63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双侧颈部血管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神清语明,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无眼震,右侧鼻唇沟偏浅,伸舌居中,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深浅感觉及共济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侧 Babinski、Chaddock征阴性。无项强、克氏征阴性 NIHSS评分:2分。 5辅助检查 入院后完善头核磁、脑彩、颈彩、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 磁共振头部平扫(1.5T):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急性脑梗死,脑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及缺血灶,双侧上颌窦及筛窦少许炎症。 脑彩示:左侧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之前重度狭窄或闭塞,前交通动脉开放,左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侧枝开放; 颈彩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闭塞。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94mmol,余检验未见明显异常。 6诊断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脑梗死诊断明确,给予银杏叶提取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改善循环、胞二磷胆碱营养神经,甘露醇、甘油果糖、吡拉西坦降颅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阿托伐汀降血脂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住院治疗16天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嘱其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至少3个月。 患者因“间断头晕,周身乏力4年”于2017-8-3再入我院治疗。查头核磁未见新发梗死灶。复查脑彩、颈彩。脑彩(08-06):左侧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之前重度狭窄或闭塞,前交通动脉开放,左侧后交通动脉开放,左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侧枝开放,左侧大脑后动脉代偿合并狭窄,右侧大脑前动脉考虑代偿合并狭窄。颈彩(08-06):左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双侧颈部动脉斑块形成(多发),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闭塞,双侧椎动脉管径不对称,右侧发育优势。 7治疗经过 患者家属述因家庭条件较可,13年出院后长期口服丁苯酞胶囊;13年与17年脑彩、颈彩结果比较:患者血管较窄较前略有进展,但患者血管侧支循环更多开放,且近5年无脑血管病再犯。 此次入院后再次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点,出院后嘱患者至少口服丁苯酞软胶囊3个月并定期来院复查。 8评语 专家点评: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多认为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主要累及注意力及执行功能。本例患者血脂异常,核磁示存在白质疏松,神经心理学测评提示延迟回忆及执行力略差,考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明确。此外颅内段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患者存在颈内动脉的严重狭窄。患者通过应用丁苯酞,改善了认知和血管条件。在临床用药方面,此病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专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杨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