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皋初中德育专题]知道这些心理学小常识,能让你养育孩子事半功倍!

 天道酬勤之人 2019-02-14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孩子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美好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用错了爱的方式。知道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现象或许能让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事半功倍。

  一.感觉剥夺:人失去了感觉会怎样

1954年, 加拿大的几位心理学家在付给学生被试每天20 美元的报酬后, 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实验好象是非常愉快的。具体地说, 就是在没有图形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 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 和听觉( 实验在一个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 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开始阶段, 许多被试都是大睡特睡, 或者考虑其学期论文。然而, 两三天后, 他们便决意要逃脱这单调乏味的环境。实验的结果显示: 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 思维受到干扰, 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 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另外, 生理上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 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 有的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 白日做梦) 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体的心理的形成, 完全依赖于其所处环境。“有机体在每一年龄阶段都和它的环境不断发生交往,被试对实验环境的出乎意料的反应, 正是其离不开所处环境的证明。”

生活中,很多家长替孩子包办太多,这个不能做,不能碰,那个不能看,不能听。各种限制令打上了“爱”的烙印伴随在孩子左右。孩子唯一的事情就是学习,大人再苦再累,舍不得让孩子为家里拖一下地,抹一下桌子,更别提让孩子为家人做顿饭。这也是对孩子感觉的一种剥夺,把孩子跟外界隔绝了,现阶段的孩子是“安全”了,但阻碍了孩子发展健康的心理,后果已经在悄悄地酿成,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爱孩子就把感觉还给孩子吧,只有跟外界常态化的接触,孩子才有机会发展出健康的心理。家长只需带着爱,用着心做一个智慧的“旁观者”,做到孩子的生活里“无我,而我无处不在”,只在孩子陷入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伸出援手,孩子会越来越出色。

  二.角色效应:给予孩子适当的角色会让孩子发展得更好

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同卵双胞胎长得很像,生长环境一样,可是彼此的性格差异却很大。认真分析之后,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这些双胞胎之所以性格差异很大,是因为成长过程中,他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先出生的那个,哪怕只是几分钟的差异,父母便责成他(她)成为“哥哥(姐姐)”,后出生的自然就成为“弟弟(妹妹)”。父母便要求哥哥(姐姐)必须照顾弟弟(妹妹),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成为他们的榜样。同时,也要求弟弟(妹妹)要听哥哥姐姐的话。这样,哥哥(姐姐)不仅自己要学会独立,还得保护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一直充当着被保护的角色。

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其实人人都会受到角色的影响,你是老师,便不知不觉处处要“为人师表”,你是家长,在孩子面前就会让自己的言行最大程度地符合社会规范……

心理学家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一些不太懂礼貌的孩子参加一个特别的晚宴。有趣的是,晚宴中,受到文雅氛围的熏染,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客人角色,并用这种社会角色来约束自己,很快地变得有礼貌了。

根据角色效应,家长不妨有针对性地为孩子安排一些角色,自然而然地就会按照这个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在个性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安排大一些的孩子为小一些的孩子辅导作业,负责照顾更小的孩子。比如经常出差的爸爸可以把家里那个总跟妈妈对着干的儿子安排一个角色,照顾家里的“弱者”——女人。妈妈在家庭里适当的示弱更是很多心理学工作者提倡的好方法。

  三.禁果定律:越不被允许的东西,人们越感兴趣

心理学家发现: 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人们越会对它产生好奇和关注,内心充满了窥探的欲望和尝试的冲动。这就是禁果定律。原本普通的事物只要一披上神秘的外衣总能激起更多的人一探究竟的欲望,因为人们都认为总是被禁止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而且,花费了很多心思跟力气才能得到的东西总会给人一种成就感。

很多家长有过这样的体验:孩子的朋友在你看来,学业不精,行为乖张,甚至品行有问题。做父母的自然会担心,担心孩子被对方影响。怎么办?有的家长会委婉的劝阻,强势的家长会强制孩子与对方断绝往来。有用吗?我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这些做法只会让孩子跟对方越来越亲密。这就是禁果定律在起作用。这个时候,我能给你的建议就是,不要企图控制他交朋友,你不妨试试相反的方法,欢迎他的朋友来家里玩,并对他们友好,跟他们开开玩笑,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孩子只有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他才能发现那个品行不好的孩子有多么让他失望,厌倦那些不好的朋友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家长最紧张的是看到孩子跟异性同学相处得很好,担心孩子误入早恋的歧途。担心是对的,但想堵是堵不住的,同学朋友中有的是热心人替他们传纸条,打掩护。而且你别忘记,很多时候青春期孩子第一反叛的对象就是父母,堵到一定的份上孩子都会忘记为什么喜欢对方,只是为了跟你对抗。这还是禁果定律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这份感情,因为这份感情在孩子那里是十分神圣的,不要用成年人恋爱的情况预测孩子们所谓的恋爱。除了极少数特例之外大多数孩子的所谓的早恋就是对对方关注得多一些,愿意跟对方多待一会儿,多说几句话。然后我们家长也可以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聊聊,建议他们成为好朋友,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就能够理智地对待。

  四.逆反情结:哪儿有压迫,哪儿就有反抗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某大学的男洗手间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写着“严禁胡乱图写”,口气严厉,另一块写着“请不要胡乱图写”,口气相对柔和。每两个小时换一次警示牌,而后调查相应牌子的洗手间被图写的数量。结果,挂着“严禁胡乱图写”的洗手间被涂抹的情况更为严重。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逆反情结:人们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教育孩子时,认识到这种对抗心理非常重要。如果不分场合,当着外人教训孩子,看到孩子犯了错就劈头盖脸一顿骂,就算你的批评是对的,孩子觉得丢了脸面,自我价值被贬低,也会为了维护自己的价值,也会跟父母对抗。你让他往东他偏偏要往西,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我们看到孩子的言行有问题,能够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避开外人跟孩子讲清楚,孩子还是很愿意听话的。

  五.皮格马利翁效应:指责永远敌不过赞美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赞美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所以,你期待孩子成长成啥样子就经常向孩子传递啥样子的期待。你期待孩子变得更出色,就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毫不吝啬赞美之辞。没有哪个孩子是越被批评就越努力越出色的。同时,家长还可以假借老师之名,传递老师对孩子的赞美与期待。

  六.吉格勒定理:你的孩子有目标吗?

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实验:在哈佛即将毕业的一批大学生中,研究人员曾对其进行人生目标跟踪调查,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他们之中有3﹪的人曾确立了远大的目标,10﹪的人有明确的短期目标。60%的人对目标没有很清晰的概念,只是过好眼前的生活即可,27%抱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没有目标。20 年后,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那曾树立了远大目标的3%的人,完成了当初心中的既定目标,并成为了最成功的人士,那10﹪的人虽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但也成为社会中的上层人士,那60%的人虽然没有大富大责,但在中下层也算是比较安稳地过日子,而那27﹪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条件很差。

从这组调查数据中,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人们总是认为,成功是先天注定的,是与生俱来的,但事实上,许多人一事无成,并不是他们没有天才的智慧,而是因为他们缺少雄心勃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不敢为自己制定一个高远的奋斗目标,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美国心理学家吉格勒认为,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个认定的高远目标,他将一事无成。这被称为吉格勒定理。

家长们根据这一定理可以帮助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引导孩子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你想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3.你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

4.你想通过什么途径逐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5.你怎样做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

当然,这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根据孩子成长的状态随时调整,修改。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设立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总之,我们要尽可能让孩子逐步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孩子才会有清晰的努力方向,才会有努力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