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提醒:健康千万条,安眠第一条。睡眠不规律,血管两行泪

 读书看报好 2019-02-14

睡眠几乎要占去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可想而知,充分的睡眠,一定对生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熬夜加班已经成了许多人工作中的常态。想要美美睡上一觉,成了现代人的奢求。

然而许多研究都表明,睡眠不足对身体有着种种危害。今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则在“危害清单”上又加上了一条:哈佛医学院与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实验小鼠中,如果睡眠不规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自然》提醒:健康千万条,安眠第一条。睡眠不规律,血管两行泪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患者的动脉里,白细胞会侵入动脉壁,与胆固醇等物质接触后,引发炎症反应。这就会导致动脉出现斑块状结构,使动脉变得狭窄。严重时,它甚至会造成冠状动脉疾病,或是中风。这也难怪,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的主要致死原因。

本研究里,科学家们想要了解睡眠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他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它们天生就很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随后,研究人员们把这些小鼠分为了两组,一组是“碎片化睡眠组”。这组的小鼠在睡觉时,研究人员们会用一根小棍轻轻横扫笼子底部,把小鼠弄醒,人为造成小鼠睡眠的“碎片化”。另一组小鼠的睡眠则不受干扰,作为对照。

《自然》提醒:健康千万条,安眠第一条。睡眠不规律,血管两行泪

▲“碎片化睡眠组”的小鼠(右),出现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随后,研究人员们开始比对这两组小鼠的生理状况。他们发现相较对照组,“碎片化睡眠组”里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状况更为严重。相对应的,这些小鼠的骨髓,在生产白细胞方面也更为活跃,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这两种白细胞的数量更多。

有趣的是,如果在小鼠清醒时用小棍进行横扫,两组小鼠间就不会有类似的差异。因此研究人员确认,这些生理上的区别,的确是由于睡眠被打断所带来的。

那么,睡眠不足,是怎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呢?研究人员们进一步在大脑中控制代谢反应的下丘脑里,寻找受睡眠质量调控的蛋白质。他们发现一种叫做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的蛋白质在睡眠不规律的小鼠里,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先前人们发现,下丘脑分泌素能够使人清醒。因此在缺觉的小鼠里,这种蛋白质水平出现下降,正是身体想要继续睡眠的信号,非常容易理解。

那么这种蛋白质,是否就是白细胞水平变化的元凶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们又做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首先,他们使用遗传学工具对小鼠进行基因改造,让它们无法表达下丘脑分泌素。果不其然,这些小鼠体内真的出现了更多的白细胞,动脉粥样硬化也变得更为频繁。其次,他们在睡眠受到干扰的小鼠体内,注射进了下丘脑分泌素。也正如研究人员们所预料的那样,小鼠的白细胞水平有所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也有所减轻。

《自然》提醒:健康千万条,安眠第一条。睡眠不规律,血管两行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