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发 李洪春 董维贤 甩发是戏曲表演中表现激情的一种特殊技术。头发一束, 用丝弦缠扎二寸左右作辫根, 钉在直径二寸五分的圆座子(皮托) 上, 这就是甩发。生、净、丑都可以戴。(川剧的甩发, 发根短, 没有发座子。) 旦角是在大头右分出一绺头发叫做发绺, 作甩发使用。甩发通常是尖梢的, 长约一尺五寸左右, 以垂达脐上为度, 名为“通梢”。另有一种齐头的, 名“倒栽”, 有的长至二尺五寸, 丑和穷生用的略短。甩发原只有黑色、白色的, 杨小楼演《罎山谷》的时候, 用过着白的。 在京戏里, 生旦净丑各行都有甩发表演。甩发用来表现人物喜、怒、忧、恐、思、疯等不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要表演得好, 需要磁实的功夫。 耍甩发讲究脆、率、漂, 要刚柔相济, 干净利落, 一丝不乱。有“三要”“七诀”。 “三要” 是 心静、气沉、眼神要集中; 浑身上下一个劲; 节奏要清楚分明。 “七诀” 是 梗、扬、带、闪、盘、旋、冲。 由后往前甩发用的是梗劲, 甩发时腰部要坐住劲, 用后脖梗微微用力前甩, 犹如蜻蜓点水。 往后甩发是颈部用扬劲, 颏下略用抖劲, 眼神要膘着发梢往后扬送。 由背后往左肩前甩, 或从左肩往后甩, 都用的是带劲, 犹如猛力拉车上坡行走的带劲儿。 从背后往右肩前甩发是用闪身子的劲儿, 耍时用左耳后颈部脖筋起泛儿, 眼神斜瞟发梢, 微往右斜闪膀子前甩。由右肩前往背后甩发, 泛儿相同, 左肩吃劲, 右肩往后闪身甩发。 往左方甩绕甩发用的盘绕劲儿, 是用后颈上部左右两边脖筋起泛儿, 腰上掌住劲, 提气, 越松弛越好, 内心思想感情和眼神随着绕发活动, 要“一个劲儿”。 打旋儿如同留声机、鏇床的旋转, 往右方甩绕就是用旋转的劲儿, 座住腰, 用后颈两边脖筋起泛儿, 胸部运气结合甩发往右方旋绕。 冲是甩发直立冲起, 表现怒发冲冠, 怨气冲天。用前面梗的泛儿, 劲儿略猛,座住腰, 精神贯注, 腿肚绷劲, 胸部挺劲, 猛提气往上甩发直冲。 “冲”也是甩发的耍法之一, 早年演《林冲夜奔》, 用甩发直挺上冲, 能将梢子帽挑起, 上纵天井。 直冲有时带“一盆花”, 如汪笑侬演《煤山恨》崇祯自缢时, 怒气冲天, 甩发直冲, 散落下来, 成为伞状, 遮住头部。 “空中绕”是用发梢左右甩绕, 慢动作表示忧思, 快功作表示惊怕、恐惧。 “围身绕”是围着左右肩前胸后背环绕, 是慢动作, 表现愤怒忧思。 “龙摆尾” 是往前左右方交叉斜十字甩发, 耍快时如同耍鞭花(反正弯花) , 成为“龙摆尾”的形状, 一般用在愤怒急躁时, 或在水战中被人灌水以表示躲闪。 戏剧报 1959-11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