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用道德来贯穿的。如果不重视道德,不信良心的力量,也不能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如不读。以免读了之后,增加危害人群社会的功力,徒然害人也害己。“君子"和“小人”,在(易经)当中常出现。“君子”指品德修养良好的人,“小人”则是见识很少、不识大体、日趋下流的人。但是,有阴就有阳,有真便有假,有真君子必然出现伪君子,有小人也一定有假小人。 怎样分辨君子或小人?首先,听听他的观点,然后看看他的朋友,了解一下他业余做些什么,读哪一类的书,看什么样的杂志,喜欢哪些资讯,又如何反应。常常标榜自己是君子,多半是假的。迟早露出马脚,让大家看出伪君子的真面目。毫不避讳地表现出小人的行径,反而是不虚伪、不造作、不欺骗的真小人,远比那些虚伪造作、企图蒙蔽大家的伪君子可爱得多。 至于假小人呢?有时候是为了测试他人的真假,故意装的。有时候是为了责任,有意如此。有时则是由于一时糊涂,无意间表现出小人的心态。真假,虚虚实实。无论是君子或小人,我们都应该用心加以明辩,严防混淆。 然而,真假难辨,虚实不明。凡是一路忠实到底,或者一路骗到底的,实际上便是真的。忽真忽假,最好认定不是真的,比较保险。我们宁可面对真小人也不情愿遇到伪君子。偏偏伪君子远比真小人多得多,所以用六利永贞,是十分重要的启示。不柔顺则已,要的话请长久保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