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人】吴熙载传

 石安说 2020-05-23

吴熙载者,晚清篆刻大家也。原名廷扬,字熙载,为避清穆宗载淳讳,更字让之、攘之,晚年增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

吴氏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同治九年(1870年),祖籍江苏江宁(即南京),后随父迁居仪征(即扬州),世人多称其为扬州人氏。

熙载自幼聪慧好学,性静乐思,辄以读书习字为乐事。岁在甲戌(15岁),因缘际会得汉印一方,喜之,始沉迷印艺,后十年,遍临所见印作,浸淫汉印尤多,遂得印学根基。

年近而立,某日熙载游于当地书家黄乙生宅第,恰逢黄氏挚友包世臣来访,遂以所作书法印刻示观。包氏见其所作,惊其慧能,乃收熙载为弟子。熙载后遂迎师寓于家中,潜心从其学焉。

包世臣者,晚清大学者也。学问时负盛名,有“一代宗师”美誉。世臣亦能书,师从皖籍大书家邓石如。邓亦为印坛皖派宗主,印有威名。包氏虽列邓氏门墙,却不以印家之名显矣。

包吴师徒相洽三年有余,包氏以熙载确为薪传石如衣钵不二良才,遂于临别之时,命熙载跪于邓氏画像之前,授其邓氏亲拓《完白山人印稿》,倾囊相赠所藏邓之原石印章、书法诸件。熙载得以深窥邓氏精作,日久遂登邓氏之堂室。

自此,熙载尽弃他学,专研邓氏书印一脉。“笃信师说,至老不衰”,且能推陈出新,终成大家。

熙载既得邓氏印学精髓,技艺又有青蓝之誉,后人谈印坛皖派大成者,往往“邓吴”并论。

皖派亦因熙载之功,终为世人所重,与西泠浙派一时瑜亮,被后人视为明清以降文人流派印之两大巅峰。皖派能得以卓耀当代,影响披及后世,熙载于其中功不可没也。

晚清篆刻大家赵之谦有诗赞曰:“圆朱入印始赵宋,怀宁布衣人所归。一灯不灭传薪火,赖有扬州吴让之。”

后世印家吴昌硕云:“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并身体力行,癖斯者亦即有年,且时以家训示其(让翁)用刀之法。

近代画家高野侯则评称,让之刻印使刀如笔,转折处,持续处善用锋颖,糜见其工。石安信然!

石安观吴氏篆刻,篆法以书入印,印从书出,线条劲健流美,生动多姿,具篆意,有笔墨;章法妙造自然,布局妥帖工巧,有走马容针之能,无矫揉做作之迹,深得书印相契之妙;其刀法精熟,运刀如笔,变化万端,虽主冲刀,然冲、切、披、削诸法运用自如,心手相应,举重若轻,技艺臻于化境。后世印家往往视其技艺较于邓石如有青出于篮之誉,此评不虚。

青年之熙载,尝求学优而仕,数度赴应科考,往返仪征、泰州两地之间。然时运不济,屡试不应,仅得生员(秀才)之名。虽无功名,却得以结识刘汉臣、岑镕、陈守吾等诸多泰州文士,交游甚契,后诸友于熙载晚年寓居泰州相助良多也,是为后话。

岁至中年,熙载侨居扬州,历时十余载,书法治印之声皆名重于当时,其间经画家王素介绍,拜名画家郑箕为师习画,自号“晚学生”。据清董玉书《芜城怀旧录》载,吴氏居扬州时,曾与画家王素同客石牌楼观音庵,时人以“非王画吴书不足相配”论之。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受宿迁王惜庵之托,熙载以枣板续刻《砚史》(高凤翰集撰)后半部分。又四年(1853年),为避战乱,熙载迁至泰州,先后辗转寓居于旧友新识之姚正镛(为其刻120方印)、吴云、岑镕、陈守吾、朱筑轩、徐震甲、刘麓樵(为其刻88方印)等诸君家中。后渐入晚年,熙载自觉目力衰退,润印渐少,后遂以书画谋生,然终因孤老于外,未能脱贫苦困窘之境。吴氏曾撰联自嘲:“有子有孙,鳏寡孤独,无家无室,柴米油盐。”

清同治九年(1870年),吴熙载因病辞世,时年七十有一,一代大家就此陨落。

若吴氏熙载,负艺术盛名,然一生清苦,常年漂泊于外,居无定所,晚年憩于僧舍,画梅乞米,以求“但使残年饱吃饭”,岂不令人感慨如斯?

熙载清贫如斯,一生却治印逾万方,且时有著述,诗文书画亦得时名。由此可窥艺术大家成就背后之艰辛劳苦往往非常人所识,诚为不易之事也!

熙载尝刻“好学为福”白文印,或可见其志于斯哉。

石安曰:予观古今艺术大家,芸芸者众,多重情轻利,双全者寡也。又往往专注于艺,物质经营往往少谋,虽穷且益坚,困顿不减其志,辛劳增益其能,终得艺业大成,然艺者,亦为人,非不食凡间烟火者也,若能物艺两全,岂不美哉?!

注:吴氏熙载刻印虽丰,却少署边款,偶以草书入款,亦惜字如金。其有言“吾之所刻,自有风格,若夫行家,一望便知,无需署款也”,然于后世,却往往易为人忽视,渐多佚失,流传至今少矣,加之自谦印不足存,故未留一谱。是为印坛一大憾事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