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我们讲过规划能帮园区解决“作什么用,挣什么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企业的战略、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交通环境、空间布局、建筑高度、园区风貌、景观设计、投资等,都会涉及和考虑清楚。 可惜的是,一些自以为是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在规划之初,往往容易陷入以下7大误区中,结果只会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一、规划的7大误区 1、不做规划或草率做规划 如今搞休闲农业开发项目的企业家,很多从地产、矿业、IT、建材等领域转型过来,往往都是在其他领域有了原始积累和成功经验后,或为情所系,或为利所牵,往往颇为自信。觉得不做规划也没所谓,想到哪就是哪,或者草率做规划,满腔热情一头扎进农业产业前端,斥巨资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种养殖基地,打造现代化科技化的生产车间,而且都是大手笔,盲目上马、布局混乱。导致起步之后,顾头不顾尾,到头不知向哪里走,有一种找不着路的感觉。 有不少休闲农庄主,愿意花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去做农庄建设和投入,却不愿意花几十万的规划费去请好的专家,图省钱花一两万元甚至更少做个规划,糊弄自己,糊弄他人。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要舍得在设计上花钱。我现在非常后悔的是,我当时没有找一个设计师帮我。我在全国看了太多的农庄,都像我这样小聪明的很多,很多后悔。所以,我讲,各位,要舍得在设计上花钱!拆拆建建的钱远远大于设计上花的钱。而且,一定比你做的专业。我在这方面花了几百万冤枉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蚌埠禾泉农庄董事长蒋保安如是说。 2、一味图政府所好和图己所好来做规划 有的企业,不是面向市场、资源和资金来做规划,而是图政府所好、图自己所好来做规划。 目前许多农庄项目看上去有规划设计,但是项目都是假、大、空,与市场或实际投资、经营严重脱节,根本无法实施、或者实施即死,造成巨大浪费,此类案例很多。究其原因,往往是奔着地方政府要补贴去的、所以要投地方政府领导之所好,好看,形象工程太多,有公益没收益,华而不实。 好看还要避免图自己之所好。有些企业,投入巨资修建出来的所谓“景观”其实没有盈利点,白费。投资者由于不懂行,凭个人的主观想法,在投资项目中经营之后才发现有30%-60%的项目在经营中没有效益,造成资金浪费大,生产力差,这些现状极为普遍,投资者的资金损失很大,实在可惜。 规划不是用来对付政府要补贴的,不是用来供自己看着爽的。归根到底,是针对区位市场和内部资源、用来落实的。规划中的落地项目如果没有市场回报点,没有足够财力实施,都是瞎规划。 3、请空头理论家做规划 该请谁来做规划? 很多休闲农旅项目的投资庄主,特别重视规划,这是对的。毕竟,专业性极强的规划的确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做。但是,规划之前的一系列市场分析、资源利用分析、整体定位、项目设立、运营架构、盈利模式要谁来做?通常从园林规划、市政规划、旅游规划象牙塔中走出的人,有多少人参与过农庄的具体运营? 空头理论家做规划,规划者不懂运营,不懂游客心理,不懂市场运行的法则。没有农庄生产经营的经验,根本不了解设计的项目有无市场,生产成本多少,经营渠道等等,只是以场地来规划项目,而不是根据区位市场、资源特点和个人资金来进行规划设计项目,容易导致浪费资金或项目无法落地,变成假、大、空。 所以做规划的忌讳是,切勿让不懂运营的人做规划。 4、规划生搬硬套,盲目复制;没有特色,没有因地制宜 园区规划时看上顺眼的就原样照抄,生搬硬套别的地方看着好的项目。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独特的DNA,都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东西,规划最怕复制别人已经建好的东西,地形地势不一样,人文风情不一样,自然化境也不一样,盲目复制是万万要不得的。 5、园区盲目求多,面面俱到,变成“万花筒”、大杂烩,没有主业 不少庄主认为,项目越多,客户越多。规划出的蓝图面面俱到,只要建成,就一定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庄主大量投资建成的休闲农庄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园区变成了“万花筒”、大杂烩,有时甚至自己都看着别扭。 究其原因,不少庄主不知道自己修建的庄园最核心的业务是什么,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做不精,什么都做不好。 因此,在做休闲农业项目规划时,一定要先守一,再做多。先要围绕一个主题和一个主业进行。“一”定了之后,要“删繁就简三秋树”,删除一切可有可无的项目,删除一切无关紧要的装点。简约化了,精品化了,主题和特色也就显露出来了。在一凸显后,再围绕主题,把产业链深入下去,做多。 6、只重视硬件,不重视软件 邵建成在农学谷课堂上曾经比较过大陆和台湾休闲农业的特点:大陆是硬件做得扎实,软件普遍较落后;台湾是软件作得扎实,硬件做的不够。有些农庄投资规模不小,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就是少了那么一点味。一是缺少文化味,二是缺少乡土味,三是缺少情趣味。甚至有些还缺乏“人情味”。 7、好大喜功,破坏环境 不懂因地制宜,大动土方,破坏生态。大动土方,破坏生态。有些农庄为了造景做出所谓的大创意,在建设时,挖山、毁林、推岭、挖塘,跟原来面貌反差越大越“成功”,“彻底整容式”大变,环保风险大,投资风险大。 二、7大误区,导致3大普遍缺失 这7大误区,导致国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在建成后普遍呈现3大缺失现象: 1.同质化:缺魂,缺主题、缺焦点 (环境与空间上、寻求突破) 规划范围内,缺乏文化类主题; 缺乏景观制高点,视线吸引不明确; 区域内缺乏旅游产品集聚,旅游体验不聚焦。 规划无魂、跑题,主题特色没体现、实施过程中定位与主题不清晰,体验项目同质化,直接导致项目不聚人气,留不住人、不盈利。可以说,同质化,是目前国内许多大小农庄存在的普遍问题。 2.缺产品、缺延展 (丰富产品,拓展市场) 资源类型单一,仅有山体、农田作为吸引物; 资源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 市场拓展存在短板。 好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上的缺失,直接导致项目的盈利能力不强,直接影响项目的生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