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发现自觉性与发挥自觉性,不管是在每一个阶段的过程里,还是每一次发现或发挥,都有着实现自觉性的意义。这是不是意味着经过发挥自觉性一定时日之后,就可以一下子到了自觉性的实现阶段。这样的理解是不完全的,只能说发挥自觉性经过一定的过程之后,就进入到了实现自觉性的阶段,但这只是进入到了这个阶段,并不意味着是这个阶段的实现。 可以通过这样的具体描述,来说明这一问题。 发挥自觉性阶段的自觉性状态是这样的,时间的节奏感会有提醒,应该进入什么样的状态了,做什么事了,或者日程安排会有提醒,该进入什么样的状态,做什么事。这种提醒让人很快进入到提醒的应该状态中。在这个阶段里,自觉性的发挥,表达为因为时间的节奏感,或者自觉的事务日程安排,自觉性对于生命会有提醒,这是自觉性发挥的第一层意义,第二层意义是一经提醒,生命就会很快转入到该进入的状态中。这时候,自觉性的发挥才算真正完成,如果只是有提醒,而不能让生命进入到提醒的状态里去,只能是发现了自觉性的存在,它并没有发挥其作用。 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自觉性的发挥,依然存在着自觉性与生命的某些不和谐,生命是在提醒的前提下才有所行为的,就是说,生命的有所行为依然具有被动性。这种被动性就是自觉性与生命之间的不自在,不和谐。这种不自在表现为生命会对自觉性的提醒持犹豫、拖延甚至不快的感觉。生命带着这种犹豫、拖延和不快进入到自觉性提醒的状态后,经过一段时间,这时间有些时候长,有些时候短,会进入到一种十分自在十分快慰的状态,让生命感觉到还是按照自觉性的吩咐行事快乐和自在。 这就是一个人发挥自觉性阶段的具体状态。 那么从这一描述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实现自觉性的阶段,应该有所不同,这不同在于: 1、生命的行为不再存在自觉性的提醒,也不再存在提醒时的时间和日程等因素。无论何时何地,生命会身心和谐而自在地处于在此时在此地的自觉状态。所谓的此时和此地,即我在,所以我在的状态。通俗地说,我在的在,即此时和此地,所以我在的所以,指的是我已经具有的自觉性,而后的我在,即,我能与此时此地的在而在。这是一种完全自在的自觉性状态。不需要提醒,也不需要有引起提醒的因素。自觉性似乎不存在,然而,它又无时无处不在,它与生命力完全融合为一体,生命折状态,就是自觉性和生命力完全融合的状态。 2、生命在实施自觉性提醒的行为时,不仅不再是被动的,即不再犹豫,不再拖延,也不再感到不快,这样的不自在不见,而是相反,生命力各行其事地进入自觉状态,并感觉到一种特别平静的安然和快乐。这样的状态,是真正的自觉性的实现。 在如此描述之后,我们会很明白地看清楚发挥自觉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实现自觉性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并且,更要紧的是,你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也是很清楚的。 那么,为什么实现自觉性也会像发挥自觉性一样,必须经过一定的时日呢?在下一节里,我会讲述这一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