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之初,性本善

 傅志岐 2012-03-13
“人之初,性本善”人在“赤子”状态生命力最旺盛,“和之至也”,“和”可以看做是一种场,是一种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氛围。“赤子”身心所处这种氛围,是一种元状态,是尽善尽美的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赤子的行为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的行为,没有或者极少有显意识起作用。人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显意识,这些显意识是在他所生活的环境里被熏陶而形成的这些熏陶有善的成分亦有“非善”的成分,那种至善的“元状态”被逐渐削弱,生命力也就在衰减。一些“非善”的信息在伤害着人的身心,比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25岁以后,每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平均寿命减少21.8分钟”,那么,看电视就是一种“非善”的行为,他是不符合生命的生长规律的,看电视可能会对人的生理造成伤害,有些“非善”的行为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构成伤害。这些伤害不容易被人直接感知,所以,就被人们疏忽了,忽略不计了,但它确实存在。人在做过大手术之后,都知道“元气大伤”那是“元气场”被伤害了,手术后再怎么补充营养,其生命力也会衰减的,这些“非善”的因素对生命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就像树上的苹果,如果苹果上有了病菌,并且积累到一定的量,苹果就会落下来的,只是,落下来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一切“非善”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会影响生命的状态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这里的义字可以理解做“善”字。
        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我觉得凡事符合人的生存规律的思想和行为都称之为“善,吉也。——《说文》,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内涵。“善”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首先要有善是意识“善心”才能产生“善”的行为,和结果。剔除思想意识中的非“善”的成分和因素,力争提纯而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善就是为人处事的思想和方法。为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怎么做人,二是,做多久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