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心理学:数字时代的旁观者效应

 昵称535749 2019-02-15
 2019.02.15 , 11:09


想象一下:你正在街上走路。突然,听见了一声惨叫。你转过身便看到某女生正在被某男子猛烈地攻击,之后行凶者立刻跑离了现场,这个女生浑受了伤,无助地躺在地上。遇上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你肯定回去帮助这个女生……

呃,真的会吗?

上述的一幕,在1964年3月13日,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一位名叫Kitty Genovese的年轻女性,在她回家的路上被人连捅数刀。行凶者很快离开了现场,而她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据报道称,在场有38个人看到了这一幕,但所有人都在犹豫,没有一个人报警。最后,其中的一个人终于报了警,但为时已晚,Kitty死在了被送去医院的路上。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出现了:如果这38人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人,早一些去帮助Kitty,那么她还会死吗?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些人没有去帮助Kitty?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人们指责这些人没有人性也没有同情心。而这种现象,我们现在命名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这起事件发生以后,心理学领域便开始了对旁观者效应的广泛研究。对于“为什么尽管明确地知道他人需要帮助,人们却不去理会”这个问题上,心理学者们提供了许多被证实的原因。其中一个理论便是“责任分摊(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意思是,当一群人有着共同的责任时,单个人去帮助人的动机就会减少。在Kitty的例子中,旁观者知道其他人也在旁观,因此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已经有人出手帮忙了。并且,就算有人责难这种不作为,这些谴责也会由大家集体承担。Darly和Latane (1968)曾经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项测试:让一群人旁观一起紧急事件(一个突发癫痫的病人),而这些人并没有被提前告知这是一场社会实验。实验的情况被设置为:单人、双人和四人,共三种分配。实验的结果表明,他人的存在明显降低了个人的责任感,这明显地推迟了人们实施救援的时间。换个角度看,成本与收益模型(cost-reward model)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该模型认为,人们在做决定是否要伸出援手之前,会衡量潜在其成本(例如:付出的努力和潜在的窘境)和收益(例如:自我道德感的提升和来自他人的赞扬)。Pillavin和Rodin(1969)通过改变需要帮助者的身份(生病者或醉酒者)证实了这个理论的真实性。和预测的一样,生病的人比醉酒者更有可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因为帮助醉酒者的潜在成本要高很多(在人们面前丢脸或身体伤害)。因此,社会中的种种不作为不一定要归结于人们的冷漠和淡然,它可以用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过程来解释。

那么,近60年后,在这个生活被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统治的时代,社会中的旁观者效应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尽管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现象,但它在当下依然是个普遍性的问题。与过去不同的是,比起从背后听见一声惨叫,我们更有可能坐在屏幕前面见证事情的发生。在2017年,一群男人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进行了性侵犯。而Facebook Live直播了这起性侵的过程,而当时40多个直播观众,无一人报警。在同一年里,一个男人因为拒绝出让他的座位而被美联航的保安拽下飞机,没人出手帮忙,所有人只是淡定的用他们的手机录下了整个过程。这是个遗憾的事实,这些事情表明旁观者效应并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消失。

当然,有人会说把这些事件记录下来,总比什么都不做强(这些被捕捉到的画面可以帮助警方调查),不能说我们什么都没做。但令人担心的是,在这个数码时代,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有增无减。比如说,各大社交平台实际上提供了许多可容纳几百上千人的公共房间,而这使得责任分摊变得更彻底了。“其他那39个正在看的人,肯定早就报警了,对吧?” 根据Le Bon的去个体化理论(deindividuation theory),我们的“自我感”会在群体中倾向于消失,匿名所带来的舒适可以使我们逃离责任和义务带来的压力。在电子化的时代里,我们的屏幕保护了我们,使我们不用面对个人责任,因而使我们在责任面前变得更加被动。

科技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普及,而对于像Kitty谋杀案这样可怕的案件,情况也一直在改变。但不幸的是,社交媒体的力量使得我们更不愿意去帮助他人了。意识到这一点,是我们改变的第一步。所以,下次当你在网上看到某人需要帮助时,花一点时间多想一想,而不是直接去看下一个热点信息。毕竟,在你遇到危险时,你一定希望某个人可以伸出援手来帮助你。

这篇文章由Mallika Bhaskar 写就,Hosana Tagomori编辑,两人都是Bugle team的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