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女

 庶民临风 2019-02-16

班母,我国早期木工、建筑器械等方面杰出的民间工艺家、发明家、尊为天下木匠鼻祖的鲁班之母。鲁班本名叫公输班,因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人们都称他为鲁班。鲁班三岁时,其母便开始教他识字了。小鲁班十分聪明、过目不忘,但却对父亲的那些木匠工具更有兴趣。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女---班母母亲教完几个字,他就钻到工具堆里摆弄,并饶有兴致的告诉母亲,自己对工具的改进。人们都说这孩子没什么出息,其父也很生气的对妻子说:“我做了一辈子木匠,你还让他摆弄这些玩意,难道还想让他走我的路吗?”然而,班母亲却认为,小小年龄的孩子,正是培养兴趣的时候,他对这个有兴趣,说明他有这个天赋,父母不应该扼杀孩子的天赋。况且,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心计,于是鼓励鲁班做自己喜欢的事,还从旁帮助他想办法拓展思路,培养儿子的触类旁通能力。没多久,鲁班俨然像一个真正的木匠那样,可以熟练使用工具了。

后来,鲁班去学堂读书。虽然生活环境改变了,但他的志趣并没变。每当上学时,他总是把父亲用过的几件旧工具装入书袋偷偷带到学校。课余时,他便找几只小木块,按自己的设计,做起木匠活来。有时上课时,老师在前边讲课,他仍在下面偷偷地摆弄木板。老师本来很生气,但见他自制的玩具精巧细致,便又不忍心对他多加责备。于是,老师就对鲁班的父亲说:“看来鲁班并不适宜读书,不要勉强了,还是让他跟你学习木工吧!”说完,老师拿出几样鲁班所做的小玩具,接着说:“你看,这是他平时做的,多么精致!说不定他在这方面,还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啊!”其父看了儿子自制的玩具,也觉神奇,有些地方设计得很是精巧,连自己也难以想象得出。于是,顺水摔倒舟,便接受了老师的提议。就这样,鲁班就跟着父亲专门学做木匠活了。不到半年工夫,就把父亲大半辈子的手艺全学会了。

有一天,父亲对鲁班说:“看来,你的学习进步很快,我也无法教你了。听说离此很远的一个地方,有个叫终南山的山上住着一位手艺高强的老人,但此人不轻易传人,也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但你可以去试一试,看能不能有缘见到他,想法让他收你为徒。”于是,鲁班告别父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终南山。他的聪慧和悟性让那位高深老人十分惊奇,于是收他为徒,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技艺都悉数传授给了他。几年后,鲁班学成下山。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女---班母有一次,鲁班的手被茅草划破了好多道小口子。他拾起茅草,见这种草的叶子边上长着一些锋利的小齿,用它在手背上一划,一下子就刻出了一道小口子。他便想,如果在铁片上做出齿,用来拉木头也一定很好使。于是,他请来铁匠,在薄薄的铁条上做了许多锋利小齿。然后,试着用它来锯木头,果然又快又好使。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名叫‘锯’。后来,他又给锯安上一个工字形的把手,用起来就更方便了。有了锯,伐木头就快多了,宫殿很快盖起来,大家都夸鲁班能干,也有人开玩笑说:“鲁班师傅摔一跤,抓一把草就制出了铁锯,真了不起。”其实不仅仅是锯,许多别的木工工具,像墨斗、曲尺等也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在做木工活时,常要母亲帮他拉着墨线头,才能操作画线。有时,班母正忙着做饭,遇到鲁班要用墨斗,只好放下手中的活,来帮儿子拉线。时间一久,鲁班就开始琢磨,要是不用人来拉墨线头就好了。于是,鲁班和母亲做了好几次试验,终于找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墨斗的线头上系一个小铁钩,放线时,用小铁钩钩住木头的一端,代替人手拉线,这样就一个人也可以画线了。此后,鲁班再弹墨线时,就不再找母亲来帮忙了。为了纪念鲁班母子的这个创造,木匠们都把这个小钩叫‘班母’。鲁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巧匠,当鲁班刨木料时,总会叫妻子帮他扶着木料。但是,扶木料这活儿,既费力又危险,扶不好还会碰着手。鲁班与妻子又想出一个好办法:他们做了一个卡口,来代替人扶。因此,这个卡口就叫‘班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